這天,陽光正好,灑在村頭的小河上,波光粼粼,像是撒滿了碎金子。丁小玲穿着一件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肩上搭着條麻繩,手裡提着個竹簍,正興沖沖地往河邊趕。她身後跟着的是白志剛,一個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小夥子,肩上扛着一根自制的竹竿,竿頭綁着個鐵絲網兜,那是他們抓魚的秘密武器。
“志剛哥,你說今天咱們能抓到多少魚啊?”丁小玲邊走邊回頭問,臉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兩個小酒窩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甜美。
白志剛嘿嘿一笑,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有我在,還能少了你的魚吃?放心吧,小玲,今天咱們肯定能滿載而歸!”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來到了河邊。河水清澈見底,偶爾有幾條小魚從水草間穿梭而過,激起一圈圈細膩的漣漪。丁小玲和白志剛迅速分工,一個負責用竹竿網兜趕魚,一個則負責用竹簍接魚,配合得相當默契。
正當他們忙得不亦樂乎時,丁小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目光被河岸邊的一幕吸引住了。那裡躺着一個面色蒼白、衣衫褴褛的年輕人,看起來像是走了很遠的路,又或是遇到了什麼不測。
“志剛哥,你看那邊!”丁小玲指着那個年輕人,臉上滿是驚訝。
白志剛聞言,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順着丁小玲手指的方向望去,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哎呀,這不是那天給咱們送信的那個書生嗎?他怎麼在這兒?”
丁小玲仔細一瞧,果然認出了那個年輕人,正是前陣子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給村裡每家每戶送了一封信,說是尋找失散親人的那個書生。信中言辭懇切,村裡人都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的是他!咱們快過去看看!”丁小玲說着,便快步朝那個書生走去,白志剛也緊随其後。
走到書生身邊,丁小玲蹲下身子,輕輕推了推他:“哎,你怎麼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書生微微睜開眼,看到是丁小玲和白志剛,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随即又因為身體的虛弱而顯得有氣無力。他用微弱的聲音說道:“快……快把我扶到那邊的草地上,有人……在追我……”
丁小玲和白志剛對視一眼,心中都充滿了疑惑,但還是迅速行動起來。兩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書生扶到了不遠處的一片草地上,讓他靠在一棵大樹下。
“你怎麼樣?是不是哪裡受傷了?”丁小玲關切地問道,同時用手輕輕按壓着書生的胸口,試圖幫他緩解呼吸困難。
書生搖了搖頭,但臉色依舊蒼白如紙:“沒……沒事,就是……就是喝了幾口水,有點喘不過氣來。”
丁小玲一聽,立刻明白了過來。她記得村裡老人說過,溺水的人如果被及時救起,按壓胸口可以幫助排出肺裡的水。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雙手交疊,放在書生的胸口上,一下一下地按壓起來。
“咳咳咳……”随着幾聲劇烈的咳嗽,書生終于吐出了幾口渾濁的水,臉色也漸漸恢複了些血色。他喘着粗氣,眼神裡滿是感激地看着丁小玲和白志剛。
“好了好了,沒事了,你再歇會兒。”丁小玲拍拍書生的背,安慰道。
書生點了點頭,似乎還想說些什麼,但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來。他閉上眼睛,靜靜地躺在那裡,似乎在恢複體力。
丁小玲和白志剛見狀,也沒有再打擾他,而是默默地守在一旁。過了一會兒,書生終于睜開了眼睛,神色也恢複了些許清明。他坐起身來,看了看丁小玲和白志剛,卻并沒有說些什麼,起身就要離開。
丁小玲一把拉住他,疑惑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被人打了還是怎麼回事?怎麼一副要逃跑的樣子?”
書生歎了口氣,眼神裡滿是無奈和失落:“我呢,本來就是個秀才,上個月考試又沒考中。家裡隻有一個寡母,她為了供我讀書,已經把家裡的田都賣了。我現在又沒有高中,實在無顔回家啊。”
丁小玲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同情。她看着書生那張憔悴而疲憊的臉,說道:“那你也不能就這麼走了啊!你母親還在家裡等着你呢,她要是知道你沒考好又跑了,得多擔心啊!”
書生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擡起頭,看着丁小玲,眼中閃爍着淚光:“我知道……可是我實在沒臉回去啊……我辜負了母親的期望……我……”
丁小玲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你别這麼說!考試沒考好并不代表你不行!你母親供你讀書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未來,而不是讓你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回去跟她好好說說,她會理解你的!”
書生聽了丁小玲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他看着丁小玲,感激地說道:“謝謝你……你說得對……我應該回去跟母親好好說說……我不能就這麼放棄!”
丁小玲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對了!你回去好好跟母親聊聊,然後再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書生再次點了點頭,然後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恩情!”
丁小玲和白志剛笑着擺了擺手,說道:“别客氣啦!咱們都是朋友嘛!以後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們!”
書生微笑着點了點頭,然後轉身離去。他走得很慢,但步伐卻異常堅定。丁小玲和白志剛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心中都充滿了感慨。
接下來的日子裡,丁小玲和白志剛時常會想起那個書生。他們不知道他最終是否回到了家,是否跟母親好好聊了聊。但他們知道,那個書生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朋友。
有一天,丁小玲在村裡的小路上遇到了一個陌生的老人。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看起來像是走了很遠的路。她的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手裡拄着一根破舊的拐杖,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丁小玲心生憐憫,便上前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助。
老人看了看丁小玲,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然後緩緩開口道:“姑娘,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做李慕白的書生?”
丁小玲聞言,心中一震。她想起了那個曾經躺在河邊、被她救起的書生。她點了點頭,說道:“認識啊!他怎麼了?”
老人歎了口氣,說道:“我是他母親……他上個月考試沒考好,就離家出走了……我一直在找他……姑娘,你能不能告訴我他去哪裡了?”
丁小玲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看着老人那張充滿期待的臉,說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李慕白他沒事,他……他隻是需要一點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情。您放心,他會回來的。”
老人聽了丁小玲的話,眼中閃爍着淚光。她緊緊地握住丁小玲的手,感激地說道:“謝謝你……謝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我一直在擔心他……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丁小玲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别客氣啦!老人家,您先在這裡等一會兒,我去給您找點吃的來。”
說完,丁小玲便轉身朝家裡跑去。不一會兒,她就端着一碗熱騰騰的玉米粥和幾個野菜團子跑了回來。她将碗遞給老人,說道:“老人家,您吃點東西吧。李慕白他一定會回來的,您别擔心了。”
老人接過碗,看着眼前的玉米粥和野菜團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感激地看了丁小玲一眼,然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丁小玲看着老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心裡也很高興。她坐在老人旁邊,陪老人聊着天。老人告訴她,李慕白從小就很懂事,學習也很刻苦。為了供他讀書,家裡已經賣了所有的田地。可是上個月考試沒考好,李慕白覺得無顔面對母親,便離家出走了。
丁小玲聽着老人的話,心裡更加同情李慕白了。她安慰老人道:“老人家,您别太傷心了。李慕白是個懂事的孩子,他一定會明白您的苦心的。您就在這裡等着他吧,他一定會回來的。”
老人點了點頭,淚水又順着臉頰滑落:“嗯……我相信他……他一定會回來的……”
就這樣,老人在丁小玲的陪伴下,在村裡的小路上等待着李慕白的歸來。丁小玲時不時地陪老人聊聊天,說說村裡的事情,讓老人感到無比溫暖。
終于有一天,李慕白回到了村裡。他看到了等在村口的母親和丁小玲、白志剛等人,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愧疚。他走到母親面前,跪倒在地,淚水奪眶而出:“母親……我回來了……對不起……讓您擔心了……”
母親緊緊地抱住李慕白,淚水也順着臉頰滑落:“孩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丁小玲和白志剛看着這一幕,心中都充滿了感慨。他們知道,這個書生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宿。他們默默地站在一旁,為這對母子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李慕白擡起頭,看着丁小玲和白志剛,眼中滿是感激:“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我可能還在外面流浪呢。”
丁小玲笑着搖了搖頭:“别客氣啦!咱們都是朋友嘛!以後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們!”
白志剛也拍了拍李慕白的肩膀:“是啊!咱們都是兄弟!以後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别藏着掖着!”
李慕白點了點頭,淚水再次滑落:“嗯……謝謝你們……我一定會好好努力的……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母親看着兒子和丁小玲、白志剛等人相處得如此融洽,心中也感到無比欣慰。她知道,兒子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朋友和歸宿。她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兒子和朋友們聊着天,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聽着丁小玲的話,歐段文心裡頭琢磨了一下,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丁小玲見狀,抿了抿嘴,笑着說道:“你看這樣行不?我帶你去見見我們村的裡正,咱村裡頭正好缺一個教書的先生呢。村裡頭那些孩子們啊,一個個眼巴巴地盼着能讀書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