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玲慢慢睜開眼睛,眼前是那個被叫做白志剛的大男孩,正捧着碗,把她那份黑乎乎的高粱米粥吃得津津有味,連碗沿上的粥湯都不放過。看他吃得那麼香,丁小玲心裡有點犯惡心,但還是強忍着不适,開口問道:“志剛,這粥味道咋樣啊?”
白志剛一聽,立馬猛點頭,大眼睛撲閃撲閃的,一臉純真:“可好吃了,姐姐,你現在感覺咋樣了?身體好點沒?”
丁小玲輕輕點頭:“嗯,是好多了。剛才我好像聽到外面挺熱鬧的,是咋回事啊?”
白志剛一聽這話,小臉立馬拉了下來,氣鼓鼓地說:“是黃三叔,他家的二栓子跟你訂了婚的,今天他是來退婚的!”
丁小玲心裡咯噔一下,但面上還是裝作無所謂的樣子,努力回想剛才的事。白志剛接着說道:“姐姐,你放心,二栓子那家夥一看就不是好東西。我懷疑你那天掉河裡就是他推的,我親眼看見他從那邊跑過來,然後才發現了你。我趕緊跑回家叫爹娘來救你,他就在旁邊看着呢。我看黃三叔來退婚也挺好,咱不稀罕他們家!”
丁小玲心裡五味雜陳,她其實并不擔心退婚這事,畢竟在這個陌生的時代,婚姻大事哪輪得到她一個女孩子做主。她真正擔心的是,自己對這裡的記憶還是一片混亂,就像腦子裡塞了一團亂麻,怎麼也理不清。于是,她決定再問問白志剛,希望能從他嘴裡多了解點情況。
“志剛啊,姐姐可能睡得太久了,有些事記不清了。你給我講講吧,比如咱家這是哪兒,咱村叫啥名兒?”
白志剛一聽這話,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喊道:“哎呀媽呀,姐姐,你居然連咱白家村都忘了?”說完,他便絮絮叨叨地說了起來。
“姐姐,我叫白志剛,是白家第五房的兒子,也是咱爹咱娘唯一的兒子。咱白家祖先在好幾輩兒之前因為逃荒逃到這兒,靠着這條河安了家,娶妻生子。經過了好幾代人,這裡已經發展成了幾十戶人家的大村落。咱家住在村子中間那條主道邊上,出門往東走不遠就是村東頭黃三叔家了。黃三叔家有個兒子叫二栓子,以前跟咱家訂了親的,就是跟你……”
丁小玲一邊聽着白志剛的講述,一邊努力整合這些信息。她現在這個身體的原主人叫白招娣,所在的村子叫白家村。白家祖先逃荒到這裡,靠着一條河繁衍生息。經過了好幾代人,這裡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熱鬧的村落。
白志剛說完,還特意拉着丁小玲出門轉了一圈,讓她認認路。丁小玲跟着他走出家門,一眼就看到了那條寬闊的主道,主道兩旁是錯落有緻的青磚灰瓦房,雖然簡陋,但也透着股質樸的氣息。主道上人來人往,有扛着鋤頭去田裡的莊稼漢,有拎着籃子去集市買菜的婦人,還有追逐打鬧的孩子們,歡聲笑語不斷。
丁小玲一邊走着,一邊仔細觀察這個陌生的世界。她發現,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人們臉上都洋溢着滿足和幸福的笑容。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大家夥兒都樂在其中,享受着這份甯靜和安詳。
不一會兒,白志剛就領着丁小玲來到了村東頭黃三叔家。黃三叔家的大門緊閉,裡頭傳來一陣陣争吵聲。丁小玲站在門口,聽着裡頭的動靜,心裡忐忑不安。她不知道這個時代的婚姻制度是怎樣的,也不知道退婚會帶來什麼後果。
白志剛看出了丁小玲的緊張,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姐姐,别怕,有我在呢。咱不稀罕他們家,退了婚更好,咱以後找個更好的!”
丁小玲一聽這話,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她感激地看了白志剛一眼,點了點頭,示意他别擔心。
就在這時,黃三叔家的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滿臉橫肉的漢子走了出來。他瞧見丁小玲和白志剛站在門口,愣了一下,開口說道:“喲,這不是招娣和志剛嘛,你們咋來了?”
丁小玲一聽這聲音,心裡一緊。她仔細打量着眼前這個漢子,發現他正是剛才在門外嚷嚷着要退婚的黃三叔。隻見他穿着一身破舊的衣裳,臉上滿是皺紋和橫肉,一雙眼睛透着兇狠勁兒,讓人看了心裡直發憷。
白志剛一見黃三叔這副模樣,立馬就火了。他往前一站,擋在丁小玲面前,怒視着黃三叔:“黃三叔,你憑啥要退婚?我姐哪兒不好了?你憑啥這麼欺負人?”
黃三叔冷笑了一聲:“哼,志剛啊,你個小孩子家家的懂啥?你姐都病成啥樣了?我家二栓子可不能娶個病秧子進門!”
白志剛一聽這話,立馬急了:“你胡說!我姐現在好好的,哪兒病了?你就是看我們家窮,瞧不起我們!”
黃三叔一聽這話,勃然大怒。他伸手一把推開白志剛,罵道:“你個小兔崽子,敢這麼跟我說話?我看你是活膩了!”
說完,他就揚起手來要打白志剛。丁小玲一見這架勢,立馬急了。她伸手一把拉住白志剛,将他拉到自己身後,然後擡起頭來,直視着黃三叔:“黃三叔,你憑啥打人?退婚就退婚呗,我們又沒強求你家二栓子!”
黃三叔一聽這話,愣住了。他仔細打量着丁小玲,發現她雖然穿着破舊,但臉上卻透着一股堅毅和倔強的氣息,讓他不由得暗暗稱奇。
就在這時,黃三叔家的二栓子從屋裡走了出來。他瞧見丁小玲和白志剛站在門口,愣了一下,開口說道:“招娣,志剛,你們咋來了?”
丁小玲一聽這聲音,心裡就一陣惡心。她仔細打量着眼前這個二栓子,發現他長得五大三粗的,一臉橫肉,跟黃三叔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隻見他穿着一身嶄新的衣裳,頭上還戴着一頂新帽子,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丁小玲看着他這副模樣,心裡冷笑。她開口說道:“二栓子,我們今天是來告訴你一聲,你家要退婚就退吧,我們沒意見。但是你得記住,今天你退了這門親事,以後就别想再跟我們白家有任何瓜葛!”
二栓子一聽這話,愣住了。他沒想到丁小玲會這麼說,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就在這時,黃三叔在一旁開口說道:“好,既然你們這麼說,那這門親事就這麼退了。以後咱們兩家各走各的路,互不幹涉!”
丁小玲一聽這話,松了一口氣。她拉着白志剛的手,轉身就走。走出黃三叔家的大門,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着這份自由和解脫。
回到家中,丁小玲一邊休息,一邊繼續聽着白志剛講述這個時代的種種故事。她發現,這個時代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人們的心靈卻很純淨。他們善良、樸實、勤勞、勇敢,為了生活而努力着、奮鬥着。
丁小玲聽着白志剛的講述,心裡湧起一股敬意。她決定要好好地活下去,為了這個時代的善良和美好,也為了找到自己回家的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丁小玲開始努力地适應這個時代的生活。
她發現,這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很豐富。他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有着自己的歡樂和悲傷。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着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着世界的溫暖。
丁小玲在這個時代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她開始努力地學習這個時代的知識和技能,希望能夠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更好地為這個時代做出貢獻。
與此同時,丁小玲也沒有忘記尋找回家的路。她嘗試着回憶起自己曾經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一切細節,希望能夠找到一些線索。但是無論她怎麼努力,都無法回憶起任何關于自己身世和來曆的信息。她感到有些沮喪,但并沒有放棄。她相信,隻要自己不放棄希望,總有一天會找到回家的路。
日子一天天過去,丁小玲在白家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充實起來。她開始跟村裡的人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和感情,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她也逐漸習慣了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和節奏,開始享受着這份甯靜和安詳。
然而,丁小玲并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她知道自己是一個來自未來的靈魂,擁有着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和智慧。她決定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來幫助這個時代的人們改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于是,丁小玲開始琢磨着怎麼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讓這個村子變得更好。她想着,要是能把現代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帶到這裡來,那該多好啊!
在白家村,一條蜿蜒的土路通往三十裡外的皇城。陽光灑在土路上,泛起層層黃塵。這個時代,人們稱之為大宋朝,但丁小甯心裡清楚,這并非她所熟知的那個宋朝,而是一個她從未聽說過的朝代。至于當朝的皇帝是誰,就連村裡見識最廣的白志剛也說不清楚。
白志剛将碗遞到她嘴邊,讓她喝了幾口水,然後坐下來,開始講述這個家的情況。
“姐姐,咱家是大伯家的老五房。大伯白義禮和大伯母百李氏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日子還算過得去。老二白義财和二伯母白蔡氏有三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是種地的,勉強糊口。三伯白義福和三伯母白周氏,哼,那三伯母特别刁鑽,愛占小便宜,她家有五個閨女和一個兒子,總是算計着咱家那點東西。”
丁小玲聽着,心中不禁歎了口氣。這個家,真是貧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