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1 暈染的色彩(強烈BE預警)
紅色可以暈染在餐巾紙上,就像一捧盛開的玫瑰。——題記
#1
盧比茨的世界一片灰暗。
他的生活中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在他眼中,這些人都帶着顔色。
然而沒有人能把顔色留在灰暗世界中。
——其實是有的。他去看醫生,醫生會想辦法将某種顔色潑到自己的世界中,他的世界就染上了一片顔色。
橙色、黃色。
醫生教給他自己為世界添上顔色的方法。
綠色、藍色。
偶爾也會吃點藥,讓顔色自己顯現出來。
紫色、褐色。
或者在睡夢中為世界添上顔色。
黑色、白色。
可這些不是,都不是。
醫生說,隻要你的世界多姿多彩,那麼你就會變好的。
可是,這些顔色好亂……
它們不像拼圖,規整有邊界,而是邊緣總有交集,甚至有時完全覆蓋了另一種顔色。
這是醫生說的“多姿多彩”嗎?
實際上,這對盧比茨而言隻是一個詞——顔色污染。
已經沒用了。
世界擁有了底色,底色是五顔六色,沒有任何一處灰暗的地方剩下。
他隻能抓命打翻顔料,試圖去改變這一切。
——他不喜歡這樣的底色。
顔色疊了一層又一層,始終改變不了“底色”的事實。
他累了,倒了下來。
“患者帶有消極傾向……”
“可鄰居們反應他的生活積極、充滿陽光……”
“那會不會隻是表面的啊,并沒往心裡去……”
并沒往心裡去。
往心裡去。
染色。暈染的顔色。
暈染。
盧比茨躺在大片大片混亂的顔色上,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在去看醫生前,為什麼人人身上都有顔色,經過他的世界時,卻都不會留下顔色?
是因為沒有“暈染”。
而去找醫生後,醫生想辦法把顔色潑到了世界,是因為醫生“暈染”了顔色。
而後醫生教給他方法,為世界添上顔色,也都是自己用着方法能“暈染”顔色。
——所以,現在我躺着的混亂的顔色,都是由“醫生”和“我”暈染的,并且我不滿意。
——隻剩一種方法可以一試。
人群。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經過我世界的人群留下他們的顔色呢?
在我這
即,怎樣讓他們在我這“暈染”顔色?
隻有人們才知道吧。
救救我吧。
“患者好像一直沒意識到,他是處在現實世界。他不接受任何事物,我們怎麼辦都沒用。”
“是啊,他感受不到‘人’的存在。”
我和經過的人群說話,可他們都不理我。
有一天我做飯時,手被刀劃傷了,我找來一張餐巾紙擦去手上的血迹。
然後,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
潔白的紙上暈染着紅色。
紅色從沒出現在盧比茨的世界中,我想或許是因為那代表着傷害。現實中的“傷害”。
我久久地盯着紙上的紅色,它們帶給我的震撼之大,讓我看到了某種希望。
人群。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