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重生在嫁人前[八零] > 第63章 送錦旗

第63章 送錦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何方明已經回家好幾天,聽說攤位試點的事,為此介紹親戚去深地進貨,得不少好名聲。

這日,他正好在店裡畫冬季的服裝款式圖,見到林語晨和淳于芳,先驚後喜:“林大學生……淳于……”

“淳于芳!”淳于芳大方地笑說,一點不介意何方明沒有記下自己的名字。因為,她知道在未來何方明、乃至靈江市都會記得自己。

“何叔,你叫我林語晨就好。别客氣。我們來拜托你幫點小忙。”林語晨把來意說出。

何方明拍胸脯:“這是多高興的事,放心。我保證給你做最好的錦旗。你們要送哪裡啊?”

林語晨:“市局。”

何方明瞬間想起張茉莉那句:咱們在市局有人。

“哦哦,這樣啊,放心吧。明天……明天上午來取,怎麼樣?”

“正好。我們也想明天送完旗子就回老家。”淳于芳點頭。

何方明記下她們的要求,又問署名的單位、名字等。一聽說署名是“晨芳(國際)貿易、淳于芳”,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樣,還細細打量淳于芳一番。

随後,他客氣地笑說兩句,準備去店後的作坊尋紅布、黃色的流蘇、布料。

林語晨好奇他現在的規模,問了聲:“何叔,方便我們去參觀嗎?”

“可以。”何方明想起火車上提防她的事,尴尬笑說,“林同學、淳于同學,你們别介意。這年頭尋到點做生意的門道不容易。吃這口飯就得多加小心”

“我們明白。”林語晨知道他是想起火車上的事,環顧店裡的服裝,岔開話題,“現在挂得是入秋的衣服呢。”

“對,我們都是早一季節上貨。現在,後面幾台縫紉機已經在趕做入冬的呢大衣裡料。”何方明請兩人穿過店鋪後的小門,過了一座小院子進一處門庭。

搭棚造起的平房裡放着三台縫紉機,一張裁床,幾名婦女在穿針引線縫制呢大衣。

“呢大衣原來是手工縫制啊?我一直以為是縫紉機踩出來呢。”淳于芳好奇說。

“呢布面料厚,縫紉機過不去。而且踩出來線腳不密。春夏秋裝的薄款可以用縫紉機,但是冬裝的呢大衣不行,裡料還是會用縫紉機。你看這邊,我從那邊帶回一批真絲面料,可以用縫紉機。大冬天啊,城裡女性也能穿上漂亮裙子。”

淳于芳想象真絲裙子配呢大衣的畫面,眼裡流露羨慕:“想着就覺得好看。”

林語晨笑:“以後,你也買得起。”

淳于芳重重地點頭。

何方明想兩人以後的身份不簡單,挑兩條大紅色的呢子長圍巾:“你們想着找我幫忙,是把何叔當朋友。這兩條圍巾是邊角料剩下制成,别嫌棄,入冬後可以戴。”

淳于芳連忙擺手:“我用不着。我去南邊讀書,哪裡用這個。語晨,她去北上,肯定用得上。”

“你不用可以送給阿姨。”林語晨笑說。

呢料圍巾的邊角用針線縫制,即使是邊角料,也賣的上價錢。

何方明這樣做是在釋放一個信号:有來有往,日後多打交道。

何方明聽明白林語晨潛在的話意,一拍額頭:“瞧我。還有還有!”又取出幾塊呢子圍巾,笑說,“幫張同學也帶一條去,你們喜歡看着拿。我先去把你們的事交代一下。”

淳于芳看他走掉,靠近說:“何叔真大方。”

“……你是要去市局送錦旗的人。而且,雖然你還沒正式開張,也是一個公司的老闆,比他小打小鬧的店鋪可要厲害。”林語晨解釋着,挑條大紅色,“這個給茉莉吧。”又拿起一條藏青格子色,想起那塊去而不回的格子手帕,“倒挺适合他。”

淳于芳挑兩塊灰色和玫紅色:“我送給爸媽吧。”

“好,走吧。”林語晨環顧着工坊的環境,回憶前世靈省的服裝行業。

左思右想不記得有何方明這号人物。或許,深地一行,何方明被偷走錢後再沒有起來?

——不可能。店鋪在這,工人在這,機器也在這……周轉不過來不至于銷聲匿迹。大概率是他往後沒有做大做強。

“芳芳,若是幾年後你比他錢多,不妨拉他一把做大這行業。”林語晨貼耳說。

“……你太看得起我吧?”淳于芳想都不敢想。

“你小看自己的能量和能力。”林語晨說着,拉她回前店,“何況,我們收了他的禮,将來怎麼能不辦事?”

淳于芳訝異地看向手裡的圍巾:這……原來是一種合作信号?

何方明的妻子在看店,看到兩人招呼:“你們随便看,都是老何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别拘着啊。”

“謝謝。”張茉莉和林語晨看着秋款服裝,确實很多都參考港地的服裝風格,大荷葉領、長袖鑲邊……都有不少小心思在上面。

林語晨看到何方明的妻子在櫃台上畫畫,走過去瞻一眼,好奇問:“老闆娘,你是設計師?”

“啊?不是啊。這圖是老何參考那邊的服裝畫的,有時候他也會帶幾件衣服回來做樣衣。我嘛,想法多,喜歡給他在衣服上畫點什麼。”老闆娘剛動筆又忽然說,“我姓陳,陳歡喜。你們可以叫我陳姐。”

林語晨從善如流:“陳姐,我能提點小意見嗎?”

“你說。”

“呢大衣的質感高級,重點不在于添加什麼裝飾。聽何叔說,呢子面料厚,很難縫紉,繡花也不易。那麼,多伴在款式、長短、衣袖、領子等做文章。比方說紐扣。”

“紐扣?”陳歡喜想了下,“現在都是大闆面的圓形四眼塑料扣。”從抽屜裡取出紐扣樣品,遞去說,“就是這種。”

黑色圓形塑料扣,看起來品質一般,配呢大衣有點降低格調。

“為什麼不做成方形紐扣,或者銅制的蘑菇扣等等,甚至可以在扣面上壓花?”

淳于芳聽着林語晨的小建議,覺得跟着她真能學到很多。

陳歡喜點頭,笑說:“你的想法很好哎。但是,紐扣是用機器模型做出來。若是換新的款式就要紐扣廠更改模具模型。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原來是這樣。”林語晨點頭,“還是需求量不夠大,換模具制版的成本太高。”

“是啊。”陳歡喜又笑,“你的想法很好。我會同老何提一下。順便說:你喊我陳姐可真讓我高興,比你們何叔年輕多了,哈哈。”

林語晨和淳于芳也忍俊不禁地笑,沒想到何方明的妻子陳歡喜這麼有趣,而且是個心思細膩的人。

何方明辦完事回來,見三人笑作一團,問了原因。

聽過林語晨的建議後,他說:“其實,這種扣子在港地已經有了。但是,成本很高。若是做在我們的衣服上,價格得賣更高才合适。隻是,現在的居民購買力……”

林語晨表示明白。

何方明現在的規模和生産力夠他開店消耗。若他想要把後面的場子做大,靈江市就必須要有更多的服裝店鋪、乃至提高居民的購買力才行。

但是,他忘記國際市場。未來三十年,祖國可是世界服裝加工廠。不管是來料加工、還是本地原料代加工,服裝業的市場和前景都非常樂觀。

而現在,不是同他提這事的時候。

林語晨若想吃一杯服裝業的羹,就得抓住國際資金流入國内,攫取勞動力價值的風口,就是各地大量建代加工工廠的時機,而這機會很快就會到來。

第一批就是港人企業家向内地流入,收購或合資創辦各種工廠。

兩人謝過何方明送的圍巾,付了錦旗的定金,一起離開華麗衣料店。

大馬路上,淳于芳輕聲問:“語晨,你是不是也想要何方明的人脈?”

林語晨既不搖頭也不點頭,看着她說:“人脈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重且有用。芳芳,你不覺得我虛僞嗎?”

“沒有啊。我覺得你很好很真誠。”淳于芳嬉笑,“若不是你告訴趙警官,請他攔下我。我單槍匹馬揭發林菲兒和陸天的事,現在已經吃不了兜着走吧?對于我來說,你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合作夥伴,甚至是我的貴人。

所以,你不要在意趙曉琳說什麼了。”

林語晨尴尬:“茉莉同你說的?她可真藏不住事。”

“呵呵……我先回曉鶴的古董店等你。你去找趙警官吧。記得要把我的味精送給他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