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大漢長安,情牽帝王
柔和的光芒好似春日裡溫柔的晨曦,輕輕将林悅包裹。待那光芒如薄霧般緩緩散去,集市上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馬蹄聲,裹挾着大漢長安的雄渾與古樸,洶湧而來。林悅發現自己身處熱鬧非凡的長安街頭,道路兩旁店鋪鱗次栉比,酒肆茶館的幌子随風飄揚。肉鋪裡懸挂着新鮮的肉品,蔬果攤前擺滿了色澤鮮豔的果蔬。不遠處,雜耍藝人正在表演噴火、吞劍等驚險節目,引得衆人圍觀喝彩。遠處,巍峨的未央宮矗立在城中,紅牆金瓦,盡顯皇家的威嚴與莊重。
“歡迎來到西漢漢武帝時期,你是一位聰慧過人、知書達理的世家千金,名叫葉瀾。本次任務是在這繁華的長安城中,與漢武帝劉徹相識相知,赢得他的傾心。”系統那冰冷機械的聲音在林悅腦海中突兀響起。
林悅,此刻已化身為葉瀾,她深吸一口氣,平複内心的緊張,擡手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繡着繁複花紋的深紫色曲裾深衣,裙擺随着她的步伐輕輕擺動,盡顯端莊典雅。她的雙眸猶如璀璨的星辰,閃爍着靈動的光芒,肌膚白皙如雪,透着淡淡的粉色光暈,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盤成精緻的發髻,用一根鑲嵌着翡翠的金簪固定,幾縷發絲垂落在白皙的臉頰旁,更添了幾分妩媚。
這日,葉瀾随家人進宮參加皇家舉辦的春日宴。宴會上,王公貴族們身着華服,舉杯歡慶,歡聲笑語回蕩在宮殿之中。葉瀾靜靜地坐在角落裡,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主位之上的漢武帝劉徹身上。
劉徹身着明黃色的龍袍,頭戴冕旒,面容威嚴而莊重。他的臉龐輪廓分明,劍眉下,一雙深邃的眼眸透着睿智與霸氣,高挺的鼻梁下,嘴唇線條堅毅,彰顯着他作為帝王的決斷與果敢。
“陛下今日龍顔大悅,想必是對這春日美景十分喜愛。”一位大臣笑着說道。
劉徹微微一笑,目光掃視着衆人:“這太平盛世,皆因諸位愛卿的輔佐,今日大家務必盡興。”
葉瀾看着劉徹,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她自幼飽讀詩書,對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早有耳聞,如今親眼見到,更是被他的氣場所吸引。
宴會進行到一半,衆人開始欣賞歌舞表演。葉瀾卻被一旁擺放的古籍吸引了目光,她起身走到書架旁,拿起一本《詩經》,沉浸在其中的詩句裡。
“姑娘也喜愛《詩經》?”一個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葉瀾回頭,發現正是漢武帝劉徹。她心中一驚,連忙行禮:“民女葉瀾,見過陛下。一時被這古籍吸引,驚擾了陛下,還望陛下恕罪。”
劉徹擺了擺手,微笑着說:“無妨,朕見姑娘專注的模樣,便知姑娘是個愛書之人。”
兩人就此聊起了詩詞歌賦,葉瀾才思敏捷,對詩詞的見解獨到,讓劉徹不禁對她刮目相看。
“姑娘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才情,實在難得。”劉徹眼中閃過一絲欣賞。
葉瀾臉頰微紅,輕聲說道:“陛下過獎了,民女隻是略懂一二。”
此後,葉瀾又多次進宮參加宴會,與劉徹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劉徹發現,葉瀾不僅才情出衆,還心地善良,對民間疾苦有着深切的同情。而葉瀾也被劉徹的雄才大略和心懷天下所打動,心中漸漸生出愛慕之情。
一日,長安城中突發旱災,百姓生活困苦。劉徹為此憂心忡忡,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陛下,此次旱災嚴重,百姓顆粒無收,臣建議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一位大臣說道。
劉徹皺了皺眉頭:“開倉放糧雖能解燃眉之急,但長久之計還需尋找水源,興修水利。”
葉瀾得知此事後,找到劉徹:“陛下,民女雖不懂治國之道,但聽聞城外有一處山谷,或許有水源,陛下不妨派人去探查一番。”
劉徹看着葉瀾,眼中滿是期待:“若真如姑娘所言,那可真是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