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寸心一頓攪和,因禍得福,太乙不知不覺就抓住了自己的道,明心見性,念頭通達。
既然人家孩子叫他師父,他覺得不能隻教法術,那樣太不負責任。
三十一名傑出老農與太乙教學相長,老兄弟們三百年裡除了種田,就愛拉家常,聊聊兒孫經,雖然他們不識字,卻有樸素的代代相傳的育兒經驗,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太乙的教育觀念。
人教人,氣死人。
事教人,一遍成。
太乙觀哪吒是個活潑孩子,不能用傳統闡教大師兄君臣父子那一套老辦法,講法傳道,怕他容易叛逆。還是得就事論事,更深入人心。
陳塘關的人族天驕,才一歲大,天性不愛拘束,先散養着吧。
敖廣帶着敖丙暫時離開了陳塘關,返回東海。
“你已經一歲了,長大了,既然立下志向,就該拜一名師,好生學習。”敖廣看向已經有尋常少年模樣的兒子,“我等若是繼續堕落,于天地無用,于衆生無用,恐怕沒有未來。”
人族若都如陳塘關這般,能提供大量功德,龍族不搶着上這條船,妖族也會聞聲而來。梳理水脈,普通水族并非不能做。那些妖族,也是量劫元兇,身上的罪孽,不比龍族少,隻比龍族多。
敖丙懂事的點點頭,他被殷夫人帶着,各色禮儀都學的很好。
若以學習論,性格過于跳脫的哪吒,沒有他進度快。
“你大哥二哥,還有三位姑姑都在陳塘關七水之中,積攢功德,無暇照料你。我要暫時離開東海,帶你幾位有閑暇的叔叔,去其他江河湖海,看看那裡的人族。一年後,我會回家。”敖廣帶兒子沖入海域。
敖丙頭頂的混沌珠大放光華,将富麗堂皇的東海龍宮照了個遍。
“敖丙,速速拜見你師父。“敖廣見了來人,主動迎了上去,不忘囑咐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