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的人都對不言灣有不同的看法,這些看法合起來不會改變不言灣真正的模樣,隻會形成他們心中對不言灣的印象,甚至是偏見,但也僅此而已,不言灣中的子民不會因為他們的評價而影響日常生活,他們依舊會入海捕撈海魚,海岸邊的那座燈塔依舊為他們一直燃着燈火,為他們指亮回家的路。
傳聞中,每年的開海日,他們都會在海岸邊燃起篝火,大人們會牽着孩子的手,看着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浪唱歌。
澹妝和遙夜在三界遊曆許久,曾在一處壁畫上瞧見過不言灣子民和執燈神女之間的故事。
不言灣四處都有曆任的執燈神女留下的痕迹,不言灣的子民們世世代代都在這裡等着神女出現。
可曆代神女到最後都會長眠于大海之中,她們離世後,不言灣的子民們都會來送她最後一程,執燈神女會躺在一艘小舟上,就像是乘坐着它朝着大海而去。
一簌簌花朵會鋪在她的身邊,大家不發一語,隻是感歎光陰流逝的太快,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對神女獻上自己全部的信仰之力。
他們在想:再等等,再等等,等我們想一想給神女的信仰之力是否足夠讓她順利步入輪回,邁步入新的人生。
他們會對着執燈神女在心裡說:神女别怕孤單,總有人會發自内心的為您着想,而那個人,一定是不言灣的子民。
不言灣的子民因您而存在,所以您的孤獨可以和我們訴說,我們每年都會去海邊祭奠您,您要是孤獨了,我們會帶着頑皮的孩子去海岸邊和您說說話。
不言灣子民的淚滴會融入大海,給您帶來我們的想念。
我們其實知道的,您若是真的離開了,下一次的歸期便不知會是何時了,可不言灣永遠都是您的家,這裡永遠都給您留有寬大的屋子。
屋檐下一直挂着您親手做的貝殼風鈴,孩子們想你了就會去風鈴下,跳起來敲響它。
還有您的塑像,它一直站在海邊守護我們,我們會在每年開海日給她戴上鮮花花環。
我們尊崇你,但也害怕您的離開,你曾經和我們說過,說您的神女之力是天道為您來日救世埋下的伏筆。
所以我們會帶着您去捕魚,隻是希望您能夠在活着的時候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那時候的澹妝和遙夜看着壁畫裡的故事感慨,感慨他們之間無法形容的情誼。
在執燈神女回歸大海的那一日,不言灣的子民們都站在岸邊目送她離開,他們身着短打,海風會吹起他們腰間挂着的鈴铛。
隻是那時的鈴铛不再是被海風吹起的,而是他們帶着不舍和尊敬親手搖響的。
說起鈴铛,這可是不言灣的人身上打扮的關鍵之處,隻要是不言灣的人,身上都會系上至少一個鈴铛。
有些孩子喜歡把它拿在手裡把玩,有些大人們卻習慣把他們系在腰間,而愛打扮的小姑娘卻喜歡把一串小鈴铛系在自己的頭發上。
更有些手巧的母親則會将小鈴铛們細心的縫在自家孩子頭上的布巾四邊,鈴铛會随着他們的動作而叮當作響,和孩子們的鮮活一起點亮這個遠離塵世的不言灣。
每個不言灣的子民一生都會與鈴铛相伴,不論男女老少,身在不言灣的哪一個角落,都會帶着它。
據傳聞這個習俗來源于一場意外。
那一年,不言灣發生了地動,執燈神女看着陷入地隙的子民們落淚,不斷地嘗試着将大家救出來,奈何她也找不到他們。
明明上一瞬,大家還在笑呵呵的交談,一起談論今日捕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