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個回到東宮的時候,太子妃常氏還沒睡,一直在等着他們,常氏生的兩個女兒已經睡了。
聽說他們回來了,常氏扶着宮女的手到了門口,看到朱标扛着朱雄英進門,她的臉上笑容就抑制不住。
朱雄英大喊:“娘!”
常氏立即讓幾個宮女把朱雄英抱下來:“快下來,你爹今日累一天了。”
她又對朱标說:“不能這麼慣着他,要不然就難管教了。”
朱标笑着說:“過幾年再說管教的事兒,現在還小,整個人小小的一團還能抱着背着,再過幾年就不行了,能親近的時候多親近,等年紀大了就親近不了,到時候再闆着臉管教不遲。”
夫妻兩個相攜進門,朱雄英已經跑常氏的房間裡看妹妹去了,兩個妹妹一個一歲多,一個還不到一歲,都在睡覺,他失望得出來了。
朱标和常氏坐下來說話,看到兒子耷拉着腦袋沒什麼精神,朱标就問:“不是說要看妹妹嗎?”
“看了,她們睡着了,一點都不好玩兒。不如麟子妹妹。”
朱标笑着跟常氏說:“剛才扛着他回來,他還惦記他麟子妹妹,說過幾日把麟子帶進宮讓我也扛他麟子妹妹一回。”
朱雄英就說:“那是因為妹妹沒爹爹啊,她肯定也喜歡騎爹爹大馬。”
常氏想說話,朱标搶先說:“看來你和你麟子妹妹感情好,回頭有機會再說。夜深了,早點睡吧,明兒還要早起讀書呢。”
“爹和娘也早點睡。”朱雄英轉身要出去,這時候外面突然有小孩子喊:“爹!”
常氏聽了太陽穴一跳,心裡怒氣勃發,臉上卻微笑起來。她心裡對呂氏越來越看不上,這呂氏還是書香門第的女孩呢,玩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招數,半夜三更把兒子趕到門口喊爹是什麼意思?
常氏立即提高聲音說:“是允炆嗎?快進來,跟着你的人呢?怎麼不提前來說一聲,外面黑,别跑太快,好孩子慢着點。”
朱允炆已經跑來了,在門口對着朱雄英喊了一聲大哥,沒做停留,快快樂樂地撲進朱标的懷裡:“爹,兒子可想您了。”
朱标笑起來:“早上還見面呢,到晚上就想爹了?今兒在家玩兒什麼呢?”
朱允炆扭着身體沒直接回答,而是說:“爹,在家沒意思,兒子也想讀書,讓我讀書吧。”說完就開始黏糊糊地撒嬌。
朱标說:“你還小呢,去了書房坐不住,到時候先生是要打你手闆心的,你大哥也是最近一段日子才讀書,你等幾年再去。”
“不嘛,我就要讀,我要讀書。”聲音突然拔高,睡在裡面的一個小嬰兒頓時哭了起來,隔着一層木質镂空的壁闆傳出乳母哄孩子的聲音。
朱标往裡面看了一眼,跟朱允炆說:“行,想上進也不攔着你,明兒給你找先生去。”
常氏坐在一邊含笑旁觀,在他們父子一起說笑的時候她往夜色外的庭院裡看了一眼。她知道,側妃呂氏就在門外。
呂氏是朝中大臣呂本的女兒,呂本原先是元朝的官員,隻有一個女兒,沒兒子,把女兒當成兒子教養,據說呂氏小時候讀了些書,因此朱元璋覺得呂氏是書香門第家的孩子,未來進宮也是個賢妃,因此在文臣的女兒中擇了呂氏給朱标做側妃,但是以常氏的眼光看來,呂氏頗有算計。
東宮裡面常氏和呂氏不對付,常氏幾次動胎氣就是被呂氏氣的。
呂氏又滑不溜手,在公婆跟前是個木頭人,在太監宮女跟前又是個慈悲人,在太子跟前又是一個模樣。連帝後二人都覺得呂氏不是那淘氣的性子,常常對她高看一眼,有什麼賞賜也會帶上她,雖然處處越不過太子妃,然而這時常賞賜本就是一種區别對待。
常氏就知道呂氏這女人不簡單,朱允炆将來也不過是一個藩王,藩王守土就行了,治理地方那是官員的責任,藩王那麼上進好學想幹什麼?
父子兩個親昵了一陣子,朱标讓人把朱允炆送走,跟常氏說:“你看我這記性,剛才我有話要跟你說,允炆這一鬧給忘幹淨了。”
常氏笑着說:“我幫太子爺回想一二,剛才雄英一直嚷嚷着他麟子妹妹。”
“哦,想起來了。”朱标笑起來:“雄英就是個孩子,我的意思是你别老管着雄英,他現在和人家小姑娘玩兒的好是因為他以前有大把時間出門,往後出門少了,都長大了,男女大防之下他也就不事事想着人家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