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年多了,邬桐還以為王熙鳳把這茬忘了呢,沒成想冷不丁就把事情辦了。從五嬸子的話裡,愣是沒聽出來是他們兩口子謀劃的,想來費的心思不少。
她這邊已經讓柳瓊打聽了幾家靠譜的商戶,探春和惜春最終如何,已經不是她能再插手的了。
這段插曲後,柳瓊也開始忙着準備明年的春闱了,時不時就要去林家拜訪。邬桐每次都會随行,大嫂雲氏生了個小侄子,白嫩可愛,就是四姐兒看過兩回,也吵着去林家再瞧呢。
忙忙碌碌地,恍惚聽說探春和惜春分别定了粵海鹽商和海商,為賈家帶來了過二十萬兩的聘禮。兩件事加起來,榮國府少說也獲利四十萬兩,足夠支撐五六年光景了。
恰好,兩家均是邬桐讓柳瓊打聽過的相對靠譜的人家,且為了日後在瓊州島有人幫襯,特意選了粵海的豪商大族。雖有私心,但柳瓊特意拜托表哥劉衡在花街打聽過,兩家都是有底線的人家,至少不會像邬家那樣,明面上用着人家閨女,背地裡盡幹些迫害的腌臜事。
趙姨娘聽王熙鳳提過後,先是讓趙家在外面造流言,說什麼娘娘逼迫親妹子為她撈銀子,娘娘心狠之類的話。趁着王夫人生日擺宴,薛姨媽過來吃酒時,不顧臉面地撒潑,亂叫亂罵,鬧了個沒臉。
薛姨媽當場就變了臉色,寶钗和元春是兩姨表姐妹,如今外面元春的名聲俨然不好了,要是鬧大了,寶钗會不會吃挂落?
王夫人瞧見妹妹的臉色,心裡一咯噔,知道這事再是不能含混過去的,咬碎了滿口銀牙,終是松口,每人給了兩萬兩銀子的嫁妝。
探春先還渾渾噩噩,不敢相信王夫人真會将她嫁給商戶,等趙姨娘徹底鬧開了,她反倒笑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落。往常的矜貴莊嚴全數退去,冷着放話,趙家人一日不放奴籍,她就一日不嫁,大不了一頭撞死在太太門前。
趙姨娘見女兒開竅了,越發恣意。晚上小意奉承,小心翼翼地在賈政耳邊吹枕頭風。别看趙姨娘整日惹是生非,姿色上絕對是一等一的美人,又放得下身段奉承,賈政認定王夫人心狠,王夫人咬牙忍了,到底顧着國公府的臉面,将趙家人的奴籍消去。
探春出嫁當日,帶着趙家人去了江南。
惜春卻是最可憐的,甯國府的孩子,卻一直在榮國府養着。親爹當道士去了,哥哥整日厮混胡鬧,嫂子又是個冷情的,真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不靈。
出嫁那日,阖府送嫁的寥寥無幾,隻尤氏和王熙鳳兩個賈家女眷,并一個眼淚汪汪的賈寶玉。邬桐和林黛玉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惜春冷笑一聲,光身子出門,一個丫鬟婆子沒帶,“這樣彼此幹淨。”
大事小事的,很快到了又一年的春闱。柳瓊沒太出風頭,安安穩穩中了第五名,文章中夾帶私貨,透露了擅長機巧喜愛鑽研船隻的事。
官差來報喜時,柳瓊新宅大門外,母親劉氏、弟弟賈瑾、妹妹四姐兒和邬桐齊齊站在門口張望,表哥劉衡在十幾米外的街口踱步,來來回回轉了十幾圈,遠遠瞧見官差的影子,興奮地手舞足蹈:“官差來了,快點鞭炮!快點。”
小厮們一個個咧着嘴,竟是官差還沒到,霹靂吧啦地炮仗就響遍了街巷。
街坊四鄰聽到聲響,紛紛打開門探頭探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