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聞楓和沈語秋小時候是住在平房,在當時的望河已經很不常見的,老一輩的人自己用紅磚搭起來的,後面是田地,中間圍着個小院,冬天靠燒爐子取暖的那種。燒火時通常會在上面坐一壺水,後面連着管子排煙,要用火鉗換煤球。
其實他們知道應該怎麼做,用火鉗把裡面燒過煤球的夾出來,再放新的進去。但是對于站在支起的飯桌旁剛能把下巴放在桌面上的小孩子來說,别說換燒紅的煤了,就是冷着的爐子,踩在闆凳上,用鐵質的火鉗把新的煤球夾出來,再夾進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隻有他們自己在家的時候,兩個人就會套上出門穿的小襖子,再裹上被子,靠在一起取暖。
隻是小孩子大多好動,又沒什麼東西能解悶,不可能一直待在床上。從捂暖和的被窩出來,也不加衣服,要是再出去,冷風一吹,難免要感冒發燒。家裡沒有常備藥品,兩個孩子要是生個病,不管沈紅葉在不在,都是一樣的處理方式。
感冒咳嗽不管,沒精神得厲害就睡一覺,摸摸腦門要是覺得熱,就捂着被子睡一覺。隻有一直燒退不下去,才會去附近的診所看看,開點藥吃。好在他倆這 磕磕絆絆長到現在的身體挺争氣,還真沒生過什麼大病。
兩人去房後的田裡玩,鄰居的奶奶看見了,就喊他們過去,拿方糕給他們,吃完又帶着他們在院子裡抓小雞。
沈紅葉不喜歡他們去找鄰居奶奶,每次看到了回來都要罵人,說他們是開心了,人情還不是要自己還。
沈語秋不懂什麼叫“人情”,問哥哥,哥哥也不懂,隻是逐漸知道去了就要挨罵挨打,便開始每次見了奶奶就跑,直到有一次,奶奶的孫子來看她。少年比他們大不少,卻也還在不懂得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的年紀。聽見自己奶奶喊他們,追過去一把抓住一個,另一個不用他抓,自己就不跑了。
老年人腿腳不好走得慢,等她過去,沈語秋已經掰着少年抓住自己哥哥的手急得要哭出來了。
老太太握着沈語秋小小的手腕,讓自己孫子放手,卻沒放他們走。孩子這麼突然躲着她肯定是有原因的,她得問清楚,才好決定之後怎麼辦。
老太太蹲不下,就彎着腰,先摸摸沈語秋的腦袋,再問他為什麼不來陪奶奶玩了。耐心地聽小孩語無倫次地說着什麼人情,什麼媽媽生氣,說過來玩回去要挨打,心裡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近處的幾家都知道這倆孩子沒爹,也都知道這倆孩子不受親娘待見,雖然不清楚沈紅葉是出于什麼心理,左右不是真的因為不想麻煩人,畢竟她可沒見過沈紅葉來還什麼“人情”來。
按理說她現在就應該讓這倆孩子回去,自己以後見了也當不認識就行了。可她一把年紀,老伴兒沒了,兒女孫子都不常回來,這附近住的也淨都是些老頭老太太,難得有兩個小娃娃,實在是喜歡得緊,也心疼得緊。
老太太從棉襖口袋裡掏出兩塊酥心糖,拆了包裝,一塊喂到沈語秋嘴裡一塊遞給站在一旁的沈聞楓,然後自己把塑料往口袋裡一揣,等沈語秋把糖咽下去,問他:“你剛才吃糖了嗎?”
沈語秋不明白她剛給了自己糖為什麼要這麼問,但還是點點頭。
老太太裝作一副驚訝的樣子,看看他四周,說:“可是我沒看見糖啊,也沒看見糖紙,你現在嘴裡也沒有糖。”
沈語秋聽不懂他什麼意思,支支吾吾地說自己剛剛吃了,又說自己嘴裡還有甜味兒,張嘴給她看。
老太太被他哄得直樂,揉揉他的小臉,跟他解釋:“你看,沒有糖,也沒有糖紙,你要是不說,沒人知道奶奶剛才給你吃糖了是不是?那你們要是願意來陪奶奶玩,趁媽媽回來之前回家,隻要你們不說,奶奶不說,是不是媽媽也不知道你們來過?”
就這樣,兩個孩子和一個老太太,玩起了“間諜”遊戲,開始幾天輪流站在外面望風,看到沈紅葉出現在路口,就拽拴着奶奶家院裡鈴铛的線,然後趕緊跑回家。後來差不多找到規律了,就在沈紅葉回來前一個小時左右回去。他們也不是天天去,極偶爾的情況,沈紅葉提前回來,奶奶就說是自己想縫東西,眼神不好,喊他們來幫自己穿針來。
這回也是,奶奶看着快到點了,才倒了熱水,給他們擦了手擦了臉,讓他們回去。
兩人跑得有點熱,回到屋裡直接就把外套脫了,過了好一陣冷了才重新再穿上。當天是沒什麼事兒,轉天夜裡,沈語秋突然就燒起來了。
小孩哼哼唧唧地小聲喊着哥哥,說自己難受。沈紅葉被他弄醒了,伸手一摸,挺熱,但不至于到吓人的程度,翻個身皺着眉繼續睡自己的覺。
沈聞楓聽他說冷,就把自己身上的被子也都裹到他身上。沈紅葉在,屋裡燒了爐子,不蓋被子也不至于凍得人睡不了覺。沈聞楓故意把手完全伸出袖口,等凍得冰涼了,再用小手貼上弟弟的額頭,試圖讓他好受一點。
沈語秋不舒服,聲音帶了點哭腔,卻還記得要小聲,不能吵到媽媽睡覺。他伸手讓沈聞楓趴過來,自己湊到他耳邊問:“哥哥,我會不會死啊……我不想死,死了就見不到哥哥了。”
半個月之前,奶奶家的小雞死了一隻。沈語秋問奶奶它為什麼不動了,奶奶說它死了。沈語秋又問什麼是死,奶奶說,就是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不能和小雞玩,再也見不到奶奶,也見不到哥哥了。沈語秋有點害怕,奶奶就告訴他,小雞是生了很重很重的病才會死的,他還會活很久很久,有一天會長到比奶奶還要高,也有一天會變得像奶奶這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