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渡長夜 > 第11章 鶴州·傀儡

第11章 鶴州·傀儡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邊安頓好程不思,他倒頭呼呼大睡,噗鼾之聲打得屋外都能聽見,路過的醫師都要笑他。看來是這幾天追人累壞了,人雖傻,卻耿直,算為公職盡心盡力。

長樂也覺得困,畢竟昨天下午見到賀蘭澈開始到現在,都沒合眼。大家的日子在夜晚翻頁,她卻都是下午翻頁。早上又吊着一口精神,看診、看鬧、給人下套,什麼成果都沒有查出。此時疲倦來襲,她雖然一直痛覺不靈敏,但還是感到肩上沉重。

有時她也慶幸,血晶煞這賤蠱,幸好能麻痹痛覺,否則日日也要鑽心。

西院牆角的小榻不知何時被人挪開了,她原本選了兩根寬木長凳拼起,支來一帳簡單紗簾,一隻小枕頭,一張小墊被,就能睡。此刻東西被人挪開,四五個師兄師姐在這裡搗藥。

大概意思是,這裡不是睡覺的地方。

她也沒時間去管大家是故意或無意為之,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反正如非必要,她不和同門打交道,偶爾過分了會回擊,相互有分寸。

人隻要處集體中,便會有矛盾争執,無非就是你看不順眼我,我看不順眼你。這些對長樂來說都不是第一要緊之事,更何況,與她心中之痛相比來說,狗屁也不是。她解決這些冷槍暗箭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專注自己的第一要務。

目前來說,第一要務是睡覺,睡着。

她簡單收了東西,另往東北方向一處園子裡巡走。

義診堂是藥王谷将地方定在鶴州之後,買下的大院子。提前花了三五個月的時間便進行翻修、布置,當然這些是辛夷在操心,這“首屈一指”的大師兄名頭不是蓋的。

隻是後院中央有處大荷塘,沒有來得及翻修好。現在不是荷花開的季節,立一池殘荷,長樂就選中這裡,挑了個些許有些陽光的休息之處,正好還有個涼亭。

布置時,又有同門對她說:“師妹,塘邊未整修幹淨,蒼苔地滑,不要靠得太近,一定要小心。”

這邊的師兄姐們或許是好意,但長樂依舊默然點頭。一副拒人之外,好賴不分的模樣,引得師姐們繞過園牆之後,小聲蛐蛐她:“我就叫你别多管閑事吧,她才不會理你。”

“走吧走吧,她就是這樣。”

雖然小聲,但長樂聽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她近七八年來的常态。

她睡了一會兒。

這處園子又離賀蘭澈客居之院也不遠,或者說,夾在賀蘭澈住房與季氏二兄弟的靜室之中央位置。

賀蘭澈這幾天在忙着打一個惟妙惟肖的木人偶,原本出邺城前就在施工,想要見到長樂時送給心上人,卻不知道找什麼契機開口。

她不是很冷漠,就是在忙。

這會兒,她在這枯荷塘邊睡午覺,正是好時候。

隻是賀蘭澈怕吵醒她,也搬了張小凳子在涼亭外三尺處等着,他就拿着木偶,安安靜靜的。此刻對他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何謂愛戀呢?他也說不清楚,他隻知道,每次想起她,心裡就像灌了一滿碗的蜂蜜,如果知道她在哪裡,蜂蜜的另一段就會拉絲指引,引導他跑着去跳着去,見到了為止。在去見的路上,會覺得手腳冰涼,頭腦發暈。

他現在就是這樣發暈,所以呆在她身邊就很惬意。等她的時間也是甜的。

他繼續擺弄這人偶,務必要等她睡醒見到時,是最好看的狀态。

人偶的首并四肢處都綁了一縷珠串,是他家傳偃術操縱機關時所用的天蠶絲,又覺得這蠶絲素淨簡陋,因此每縷絲上都串滿了小珍珠。大珍珠好找,小珍珠卻不好得,一盤子細圓勻潤,也不知道從哪裡搜尋來的。

一路趕來鶴州的車轎之中,他都在串珍珠,還拉着季臨安和他一起串。美其名曰幫義兄“靈活手指”,很折騰病人。

串也有講究,歪了不行,排列不是由大到小不行,反複糾結,季臨安這樣的好脾氣之人都不幹了。且不論他先前在雕刻木偶眉眼時的精細前路,更是以魯班刻石之心全力以赴。

也就是說,一個簡單的偃術木偶禮物,木頭被他打磨得精妙奇巧,背後所縛珍珠絲線琳琅華光,可以擺放室内,也可以挂在腰間做個飾物。珍珠能讓木偶四肢與頭都動起來,一個喜滋滋的小“長樂”活靈活現。

滿滿都是心意。

其實他搬凳子一來,長樂便有知覺。隻因是他,長樂便随他去了。她知道這呆子不會做什麼,隻繼續睡着。

木輪聲又咯吱碾地,季臨淵也從東院推着季臨安,過來曬太陽。他二人見賀蘭澈在此處,縱是已随他父親、二伯在邺城負責工造多年,卻在這女子面前頑态畢現。

二哥忍不住笑他道:“這癡人長得頗似我們家的小偃師。”

大哥糾正道:“明明已經是大偃師了,再過兩年要接池叔叔的職,卻在這裡被情絲纏得昏頭呢。”

賀蘭澈擡頭,倒也不害臊。他隻是悄悄将手指豎起噓一聲,使眼色,做口型道:“别吵醒她。”

他們三人離得遠了些,又聚在一處。

因看到長樂在午休打瞌睡,而衆醫在各自忙碌。他們不明白其中緣由,隻道她會躲懶。隻有賀蘭澈心疼,說是她坐診勞累。

季臨淵道,“她昨天晚上不睡覺,當然白天打瞌睡。”

畢竟昨日夜裡,長樂取信的動靜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季臨淵有知覺。隻是隔着窗棂,鴿子又在屋後被劫的,誤以為是她夜值守病人。

季臨淵接過賀蘭澈手中木偶,反複比對遠處熟睡之人的眉眼:“你确定這傀儡,和長樂是同一個人?!”他又将木偶遞給季臨安以求證,“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季臨安道:“當年阿澈見她不過十四五歲,如今過了多年,人總是要長開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