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複仇路上的雞毛蒜皮 > 第1章 鶴州·蛇年大吉

第1章 鶴州·蛇年大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有道是“熬夜對身體不好。”

藥王谷學醫八載,長樂醫師給有的病人把脈抓方時,也跟人家這麼說。

所以她選擇通宵。

眼光光,又是一夜望天光,周圍安靜得隻比在墳地裡好一點。就是她運氣有點背,堆在案頭的《千金集方》有五千三百首,像符文一樣召喚她,隻覺得眼皮在打架,掐了自己好幾把,也不痛,白掐。最後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嘶嘶——”

是條黑尾蟒,背腹雲狀斑紋,遊龍般從草中滑過來。

“嘶,嘶——”

蟒蛇頭呈三角,金色豎瞳,直立身子,陰恻恻地盯着她。

"來啊!"

她大喝一聲,實際光腳蹲在濕土上頭皮發麻,盡力揮動手邊的樹枝來驅趕大蛇,防備蛇頭反咬,卻能感覺到幾條冰涼涼觸感,慢慢地,爬上她的腳,爬上她的腿。

她整個人用盡全身力氣,撕開粘在身上的衆蛇,掙紮逃竄出這蛇窩,但前路也不會好到哪去,她在跑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一會兒要踩上一地蜈蚣,一地蠍子,一地蟾蜍。

不想往泥木纏藤的牆上望去,絕對密密麻麻全是壁虎,倒不會傷人,但總在隐秘之處露出一些尾巴,好像随時會掉下來,碾死會再生。

這裡是她拼盡全力也離不開的地獄。

跑,跑不掉了,她知道一會兒在樹杈上絕對還要出現一堆貓頭鷹,綠油油又瞪着圓眼珠子,故作無辜的歹毒。

這一趟她選擇放棄,幹脆在原地束手就擒。“醒醒吧”,這句話一說出口就很管用。慢慢四肢知覺都在恢複,強行清醒,心口衣襟都濕透了,心跳過速,冰涼手掌捏緊被角之處,已是潮汗一片。

她赤腳下床,推開屋門,非要踩在粗糙而冰涼的地磚上,才覺得無比安心,擡頭看天色,漆墨黑夜,有當空月亮。

真好,距離剛剛打盹前居然過了一個時辰。

有那麼一瞬間,她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會永遠年輕,永遠通宵熬鷹。

*

早春,晉國,鶴州。三月初三。

雞鳴前,晨光熹微,濟世堂義診門口人頭攢動,大排長龍。

都是來看病的人,他們要從領簽台過一遍木簽,一般每半日隻有六十人能抽中特殊記号的簽子。看病搖号,搖中的人喜不自勝,不知道的還以為有這根簽就等于痊愈了似的。

距離藥王谷的醫師們正式開診約莫還要一刻鐘,作為同樣生活在鶴州的士族、商戶、佃戶、乞丐,他們全都有幸能在濟世堂門前排成一條龍,聽門外那些踢毽子的小孩子唱那首晉國人人皆知的歌謠:

“桃兒紅,柳兒青,藥王妙手父母心。神農嘗百草,軒轅寫帝經,藥王康澤越古今。藥方了不起,應效料如神,懸壺行醫無欲求,為人治病不收銀。”

有兩位上了年紀的病友攀談起來,都是一水兒地道的鶴州口音。

“老哥诶,你來看啥子病?”

“我咳嗽,有點年頭不好了,雖說比這裡躺着的人要好些,但咳來晚間睡不着覺,喘起厲害,心肺牽來疼得慌。這些年,花好些錢,跑各個藥鋪開方子,都不得行。這幾天正好碰着義診,還排到号,太運氣了!老弟你年紀不大,又是看哪科呢?”

另一位老伯挽起袖口,搖頭嗳氣,露出肘部已經血肉潰爛的瘍處:“外傷,上個月睡醒就起個大包包,去看郎中說是毒蟲咬嘛。這幾天到處藥鋪開藥,天價不說,見不到半點起色。半月前惡化了嘛,又痛又癢,恨不得挖了算逑。唉……本打算直接藥王谷看病了,也還好碰着藥王在咱們這裡義診。先來開下藥,反正不收錢,看看藥王是真個名不虛傳?”

“哦,藥王雖說活了一百歲,還是去世好多年啦,聽說現在都是他的弟子們在看哩,不過你這小小傷口,肯定給你藥到病除,老弟趕上啦!”

這位老伯已經年邁老眼花,直至徹底看清楚對方潰爛的傷口時,才忍着作嘔的反應驚呼道:“老弟,這邊是内傷科,你治外傷,排錯隊了嘛。”

外傷老伯擡頭一看,方才注意到每間屋門口懸挂的布旗,驚道,“哎耶?老子真哩排錯隊頭了。”

濟世堂前院共有六間木房坐落排開,按藥王谷醫科設有分診。老藥王最精于内科,其次又設有急症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排在院門最末尾的一間則是藥房。

辛夷師兄聽着喧鬧的交談,邁着健穩的步伐,越過重重患者,先一腳踏進急症間。

端坐桌前的少女,不着環佩,隻着一件修短合度的青衫,素淨清爽。她輕紗遮容,淺露雙眼,清冷慵意地瞧着桌上,瞳色散漫,心思似在神遊。針書墊枕筆藥囊齊備,卷紙攤開,行醫診錄上蠅頭小字,寫了約有數十行。

“想來師妹今日已早到很久了。”辛夷開口道。

見她隻穿着單衣,辛夷順手便取來内間的絨氅,仔仔細細披在了她的肩上。

她點點頭卻不搭話,辛夷早就習慣了她的冷漠寡言,又端來一杯熱姜湯,放在她順手之處,用隻她能聽到的聲,悄言道:“近日有倒春寒,大家早晚都披鬥篷呢。你記得見人時也要披着,最好揣上暖爐。”

“多謝師兄。”

她這才道謝,徑直去端那碗盛滿關懷的熱湯。

見她手心緊握碗壁,辛夷急忙制止道:“長樂!不要,這是才盛出的滾翠湯,會燙傷。”

奪過碗,他都隻敢指腹接觸,飛速放下碗後,捏住自己的耳垂降溫。

“是很燙。”長樂微微皺眉認可,她既能感覺碗壁有一絲熱溫,那就是極燙了。

辛夷拉過她的雙手,仔仔細細檢查,好在隻是手心微紅,沒有燙破手皮,萬分慶幸起來。

他的師妹,不辨冷熱,像蛇一般。寒冬酷暑,幾乎不影響她的恒溫。

不是完全不識溫度,而是探物如隔幾層棉紗,握冰雪能感到清涼,觸滾水能感到溫熱。

整個藥王谷,隻有辛夷和藥王知道。他們隐瞞着這個秘密,盡力護她如常,其它人少知道便能少許多麻煩。

院外開診了,辛夷回到自己的診房,他擅長的大方脈内傷科,就在急症的隔壁,便于盯着長樂。此外幾間診房的主診位都坐着一名青衣醫師,配兩名黃衣照護醫師,負責引人,擡傷者,取物抓藥,各有秩序。

秉承着老藥王“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傳統,今年義診堂設在鶴州,義診期間不收取任何金銀,所用藥材無論尋常或珍稀,都由藥王谷自負。每個診間都派了醫術佼佼的親傳弟子坐鎮。他們都是一年一年從照護醫師的位置修習上來的,至少已經在谷中診愈過多位病患。

辛夷大師兄更是藥王谷首屈一指的醫師,内傷科無人能出其右。他幾乎全力操持此次義診,算是濟世堂的行醫堂主。

長樂則歸屬外傷急症科,她雖到藥王谷學醫的時間比很多師兄妹要晚,醫術卻是十分出衆,經她手的外傷患,還沒有百日内不能痊愈的情況。

這些來看病的人都猜測,新藥王安排這兩名小醫師負責義診,主輔相扶,大抵是為了造名,往後好傳衣缽。

辛夷這邊才為兩名内傷病患切完脈,開診方,細細叮囑,引導拿藥時。那邊的長樂已經看了五位外傷患者,這會兒正瞧着一名燙傷女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