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渾心念一動,忙問,“先生有什麼計策?”
張優低聲道,“您隻要成為魏國的皇室成員,不就行了嗎?自家人管自家的事,誰敢置喙?”
乙渾面露茫然,“可天下人皆知,我是乙氏族人,我怎麼可能是皇室成員呢?”
張佑湊近乙渾身邊,低聲耳語,“我人若是要讓皇上給自己改姓為拓跋,那下人自然不會同意,但大人若是情皇上封您的妻子為公主,萬您就是為國的驸馬女婿,當然可以管嶽家之事。”
張佑的聲音帶着蠱惑之意,也魂覺得這個我提議非常好,但他本能又中又時常帶着警覺,覺得有一些危險,不過事到如今,如今的形勢已經容不得他再耽擱下去了。陸莉一死,朝臣看自己的眼光明顯就不一樣了,雖然表面上對待他還是恭恭敬敬的,但乙渾一走,背過身去的時候常常覺得那些人像是要吃了他。
乙渾,最終還是聽從了張佑的建議,第二日就進宮去太極殿尋找皇帝商議此事。
皇帝今年實打實才十一歲,處于孩童與少年的臨界點上,他知道乙渾犯上作亂,現在整個皇宮都被乙渾控制住,連四朝元老陸麗都被乙渾斬殺,皇上當然對乙渾恨之入骨。
但皇上知道自己應該聽從母後的,不要和乙渾硬碰硬,否則乙渾若是發起瘋來,恐怕連他也得死。
乙渾一進來就給皇上敷衍地行了一禮,他冠冕堂皇地說,“之前楊寶年三個人和拓跋郁謀反,被我制止,又将這三個逆賊處決,才使國家免于災禍。陸麗聽信旁人的讒言,與我發生争吵,陸麗因為太過憤怒,以至于不慎撞到将士的刀刃,最終流血過多而死,朝臣何其不公,竟然将他的死歸罪到我身上。蒼天可鑒,我一生為了為國忠心耿耿,先是斬殺逆臣,後來又救國于危難之中,如今卻被人污蔑害死功臣。我實在是傷心了,我乙渾從來沒有求過什麼高官厚祿,現在隻是憐惜我的妻子出身寒微,這些年陪我一起遭人白眼。臣今天就想請皇上為我愛妻封個公主,榮耀己身,讓天下人不敢小看于她。讓滿朝公卿,再無人敢輕看我夫妻二人。”
皇上聽完乙渾這假惺惺的話,立時汗毛倒豎,乙渾哪裡是不想再讓自己升官,他現在已經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已經沒有加官進爵的餘地了,他現在又想讓他的妻子成為皇室的公主,那乙渾不就成為了皇室的驸馬嗎?
但皇上還記着馮雪的告誡,隻能嘴唇着,張了又合,合了又張,最後看着對自己笑吟吟的笑面虎乙渾,讷讷地說,“非皇室之女不得封公主,此等大事,不是朕一人可以做主的,朕還需要與太後商議才能做決斷。”
乙渾的臉色變了,已經用上了明晃晃的威脅。“那皇上要與太後娘娘好好商議,若是商議的結果,讓臣不滿意,那最後的結果肯定也不是皇上您想見到的。”
皇上顯然吓了一大跳,臉上大顆大顆的汗珠滾落,身體支撐不住,幾乎要暈過去。
乙渾翻了個白眼,就這點膽量,還敢做皇帝?不過也不好逼他太過,宮裡那位太後是個隻看重情情愛愛的,量她也不敢與自己為敵,說不準這皇上回去和太後商議一番,明日就能封他妻子做公主了。
*
下午馮雪就聽到了乙渾今天想向皇上請封他的妻子做公主之事。
馮雪知道乙渾現在已經是接近于瘋癫,這回皇帝若是同意了乙渾妻子做公主。
那乙渾以後就是驸馬,往後就可以明目張膽地插手魏國的大政,他們母子就真成了傀儡,以後再無翻身之日。
可若是,他們母子不同意,乙渾喪心病狂之下,帶着士兵殺了他們母子也是有可能的。
思索了一會兒,馮雪讓皇帝去和乙渾傳達她的旨意,說她已經同意乙渾的妻子做公主,明日就可以召集宗親和大臣到議政堂宣布此事,但馮雪有一個要求就是乙渾,一定要保障他們母子的安全。
乙渾從小皇帝那裡聽了馮雪的話,心下嗤笑了一聲,到底是個女人,被他威脅一下,還不是乖乖聽了他的話。
馮雪招來馮熙吩咐他,現在就聯合之前走動的關系,明天在議政堂,馮雪和皇帝就要與乙渾這逆賊決一死戰。
衆臣早就對乙渾跋扈的作風不滿,此時太後願意帶頭除此逆賊,他們紛紛同意,
*
乙渾像往常一樣進入議政堂,馮雪和宗親大臣早都到了,乙渾當着衆人的面,還是會把禮數做足了,沖着皇上和太後的方向行禮,忽然乙渾身邊的李奕狠狠地重擊乙渾的頭部,乙渾大腦空白了一瞬,下意識想要反擊,但李奕又是連續幾拳頭下來,一列士兵魚貫而入。
乙渾猝不及防之下,被将士們制住,馮雪親自提刀刺向乙渾的心髒。
張佑就站在馮雪身後,一雙清明的眼睛直視乙渾。
乙渾明白了這是馮雪針對他的圈套,張佑也叛變了,他不甘心,他是一代枭雄啊,就這麼死去,太窩囊了。
乙渾死前試圖挑撥大臣和馮雪的關系,“難道他們就是幹幹淨淨的?李奕、張佑他們哪一個人不是……”
馮雪給了乙渾一巴掌,打斷了他的話,接着狠狠一擰劍柄,乙渾頃刻間沒了聲息。
馮雪臉上尤且帶着血,卻一臉溫和地對朝臣說,“乙渾不過是臨死想拉我大魏的忠誠良将下水,哀家知道你們都是被他脅迫不敢反抗,不會聽信他的佞言。”
此時,張佑将乙渾府邸搜出來的與朝臣來往的書信呈給馮雪,“娘娘,乙渾與朝臣的書信都在這兒了。”
馮雪拿過這些書信,在手心裡晃了晃,“來人給我拿一個火盆過來。”
宮人很快就把火盆拿到馮雪腳下,馮雪當着朝臣的面将書信擲于火中,“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有書信皆在此處焚淨,哀家在這裡承諾,乙渾亂政,絕不追究其他朝臣的責任。”
朝臣心裡放下一塊巨石,誠心誠意地道,“太後娘娘明朝秋毫,實乃女中諸葛。”
這樣一來,馮雪将乙渾的同黨們定性為了為乙渾所迫的忠誠良将,他們不再有殺頭的風險。
朝野上下跟随乙渾的将領和朝臣都松了一口氣,同時對這位太後娘娘的手段心悅誠服。
别看這位太後娘娘之前不顯山不露水得,可一到關鍵時刻,這手段淩厲,恩威并施,令他們這些公卿都自愧弗如,天佑大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