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一輩子都玩不了的那麼多,所以真的沒必要浪費錢再買新的了。
傅斯霆是誠心這麼懇請的。
但厲非好像仍舊不理解他的意思,還是在微笑哄他随便買,說人都有愛好,家裡再多給他弄一間房都不算多。
傅斯霆也是直到這一刻才徹底清楚,原來家裡那整整三間房的收藏,全是屬于他的。
他抿唇垂眸,更不知該說什麼了。
短短幾天,他雖然已無數次切身體會十二年後的厲非是在怎麼樣毫無底線地寵着他。
但……被寵的人自己,難道就不知道要節制嗎?
至少以傅斯霆十六歲樸素的認知,就算再怎麼有錢,再怎麼被愛人一味縱容,整整三間房的玩具都還是太多、太浪費錢了。
傅斯霆現在真心懷疑,二十八歲的自己是不是已經被寵壞了,寵得不知道天高地厚,寵的忘了本。
再有錢,什麼人買玩具能買三間房!才短短十二年,他就已經完全忘記年少時的窘迫,開始這樣肆無忌憚糟蹋錢了嗎。
更不要說。
傅斯霆一直沒忘,當時他剛醒來不久,有人讓他以後好好對厲非,不許再吵架。
二十八歲的他竟然還會和厲非吵架???
他到底在想什麼?是真的被寵得失心瘋了嗎,他是怎麼嚣張到那種地步的?
……
傅斯霆不知道,他想不通。
蒼白的手指緊緊掐着。二十八歲傅斯霆的形象突然不再完美,反而開始令人質疑。
……這個時候的傅斯霆并不會知道,家中那些完全過量的收藏,其實都來源于他有錢後的報複性消費。
就連厲非也是很後來才發現,傅斯霆根本就不是多麼狂熱的手辦愛好者。
他雖然會像狂熱愛好者一樣發瘋地買,但常常買完之後就丢在房間裡再也不看,甚至很多很貴的玩意,他連包裝都不會拆。
……報複性消費的源頭,是無法消弭的痛苦和匮乏。
想要那些的,其實不是現在的他。
而是曾經那個眼巴巴站在櫥窗前,最後隻能默默離開、什麼也得不到的少年。
後來那個少年長大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終于有了足夠的财富。
可同時,曾經被壓抑的欲望也終于開始如洪水般決堤。
隻有每一次将曾經想要的東西過量收入囊中,才能讓他在短暫的瞬間獲得一種重新呼吸的滿足。
可那種鎮痛劑,卻又好像永遠是暫時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又會開始空虛,舊傷重新作痛,然後他又會開始買。仿佛隻要用物質竭力填補,就總有一天就能補全心裡那深不見底的黑洞。
厲非默默縱着他買。
反正家裡房間多,别說兩間,十間二十間也随便他造。還不夠,大不了再多買幾套房子給他放。
厲非是真的不介意傅斯霆偶爾發瘋。
因為,如果童年受到的虧欠可以用後來的物質哪怕填補一點,哪怕這麼做可以讓他減輕一分一毫的痛苦,那麼哪怕是無底洞,他也希望填進去的東西越多越好。
至少也能讓他痛得輕一些。
而且其實……
其實傅斯霆最近幾個月,甚至可以說最近一年裡,都已經沒怎麼再發過瘋報複性買東西了。也不知道是忘了,還是終于填補了足夠多。厲非沒有提醒他。
黑洞未必一直都是黑洞。
人生也不總是絕望。
他很願意默默縱着傅斯霆,通過各種過度的補償,一點點把曾經自己修好。
也願意大量送他各種各樣的東西,幫助他彌補——從限量版的手辦到古董藝術品,從名貴腕表到稀有書籍,物質形式的愛也能一定程度撫平愛人心中的傷痕。
他是真的希望傅斯霆擁有更多,早些脫離過去的桎梏。
所以他沒想到,傅小霆會不肯要。
厲非黑瞳定定看着面前失憶的愛人,然後逐漸反應過來,十六歲的傅斯霆,還不是後來那個有了錢,可以心安理得報複性彌補曾經遺憾的青年。
十六歲的傅斯霆,是那個正在匮乏痛苦中掙紮的少年。
他懂事,自持,平靜地壓抑。他什麼都沒有,更不敢有欲望。他有太多不安,以至于補償這件事對他來說反而感覺會有些可怕。
突然得到太多,隻會加重他的不安。
厲非有一瞬間真的感謝自己曾經演過的那些戲。
畢竟以他的成長環境,是肯定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細微體察到傅斯霆的心情。好在他演過一個這樣的角色——一個和十六歲傅斯霆很像的,貧窮堅韌、委屈折磨,大半部劇都在痛苦掙紮的角色。
他曾為演好這個複雜的角色,去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在租來的小黑屋中無數次模拟角色的處境和心情。
才能夠稍微體會一點點,他的世界有多難。
“那……今天就挑一件。”
他輕聲說:“就挑一件帶走好不好?作為紀念品,小一些的也可以。”
“畢竟,說好了從今天開始養你的。”
“就讓哥哥送你第一件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