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抛棄初戀後被找上門說憑什麼不愛了 > 第1章 又見明燈

第1章 又見明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木魚,躲在車後發什麼呆!”

聽到叫喊,靠着車尾的魚歌猛地緩過神,先朝着遠處烏央烏央的人群望了眼,才說:“吵,耳朵疼。”

小姑娘叫宋雨文,是他經營的甜品店裡最得力的小助手。

她點點頭:“知道知道,你最喜歡安靜嘛。”

“安靜能幫你更好的發呆。”

“嘁。”宋雨文哼了聲,神秘兮兮說:“生日快樂魚老闆,今年也祝你飛躍龍門。來之前吃蛋糕了沒?許願了沒?大好的日子不去和遠征哥約會,得空了就要忙你的偉大計劃。”

一連串俏皮的祝福讓人忍俊不禁,魚歌笑笑,清秀的臉頰上印出兩顆清清淺淺的梨渦,他說:“無欲無求。”

蛋糕、蠟燭、許願、祝福,聽起來就像是為生日會配套而生的作品,少一點都會讓珍貴的日子稍顯遺憾,但他卻不再在意。

“多奇怪啊,你作為甜品師竟然不吃甜。”宋雨文啧啧出聲:“不吃就算了,店裡生意還好到離譜,業内同行會嫉妒的。”

魚歌目光含笑,“負責人還沒來?”

閑聊不過兩句就會扯正事,宋雨文顯然也很了解木魚老闆熱愛工作的心情,朝着正門口人聲鼎沸動物成群的地方努努嘴:“剛來人說,負責人忙着解決狗和人打架的事,讓咱們多等會。”

還要等?魚歌眯着眼睛朝事發地也看了眼,哪怕理解,等久了心中還是會閃過些煩躁,但在看見那群牽着的貓貓狗狗走來走去時,又覺得在等會也沒關系。

社會服務站開設了領養活動,宣傳說會開放一批流浪動物試養,各個溫順乖巧活潑懂事,噱頭鬧的挺足,吸引不少愛心人士參與,舉着手機的網紅記者還有看熱鬧的占據大片空間。

活動未開始時魚歌還躲着人群在邊緣閑逛兩圈,翻看過小冊子才發現領養手續極其苛責,繁瑣的規定滿滿當當寫了兩頁紙。

當時旁邊還有人嗤之以鼻,話裡話外說着虛假麻煩,聽了一耳朵的他卻有些想笑,定規則的人倒是個真關愛動物的,就是在篩選這種人。

雖然喜歡,但魚歌也沒有親手養過動物,他知道養寵就和養人一樣,得費心。以前有段時間特别痛苦也想領養隻小狗帶回家養着,不過他從很小就被寵愛壞了,以至于到了成年後才開始學習必備的生活技能。

某天感覺自己終于夠格了,滿臉笑意地走過去,卻隻看見小狗們瑟瑟發抖的可憐模樣,甚至發出陣陣低吼。起初還以為是偶然,但這樣被拒絕的次數又數不勝數。

魚歌性子再淡,也知道不能強求的事,所以轉變了策略,轉身投入制作寵物零食計劃,想着能套套近乎。

小有所成的甜品師自認為理想豐滿,但現實卻是閉門羹吃到嘴軟。

服務站的人三番五次說不談合作,但又明裡暗裡說店裡的甜品蛋糕好吃。魚歌很清楚當老闆後談事情不能小氣,每次過來時,車裡都放着自己特意研制的寵物零食,還放着送給工作人員微不足道的謝意。

來來回回很多次,可到最後連結果的影兒都沒見着。

魚歌也不惱,甚至想的也更通透,就當感謝這群人能為沒有家的小動物找到歸宿,也可以給甜品店做公益活動打廣告,怎麼都不虧。

不過現階段最大的困難是見到服務站高高在上的負責人,每次都用着不在的借口,耳朵都快起繭子。

可能服務站的人吃甜品店的東西多了,嘴也軟了,上周故意透露說負責人會來主持領養活動。

臨門一腳的事,等就等了。

“木魚,他們再不來人小蛋糕都要化了,多可惜啊,你辛辛苦苦做的。”

聽着宋雨文的埋怨,魚歌朝着牆角看,印有店名的箱子整齊地排在陰涼處,箱面印有飛揚潇灑的花體字店名LOGO讓他若有所思勾起嘴角。

上學時一直沒想好該以什麼樣的身份進入社會,是心中那個許久未見的少年給了他夢一般的靈感,耗費了精力積蓄,模仿着開了家甜品店。

不過那年的他也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哪有什麼經驗可談,不過是一時興起,靠着滿腹熱血與堆積起來的回憶,搭建了處理不完的爛攤子。

成長的細節遙遠到已經記不清了,唯獨那份無法訴說的想念,時時刻刻紮根在心底,難以釋懷。

後來魚歌還真憑借着股韌勁硬生生從老舊的小巷子冒出頭來,賺了錢也有了時間,才終于将閑暇時光放在所謂的願景上。

“木魚。”蹲累了的宋雨文站起來活動着雙腿,“我們得等到什麼時候啊?就他們的時間是時間。甜品店還一堆客人呢,曉琪說自己快忙不過來了,你給打個電話問問呗?”

思緒不知道飄到哪的魚歌輕嗯了聲,打出去的電話沒人接,聽着人堆裡傳來此起彼伏的叫喊,難免也覺得等個不負責人有點浪費感情。

“沒接。”

還未熄屏的手機吸引了宋雨文的注意,她诶了聲指着屏幕問:“這個小不點是你嗎?大不點是你..哥哥?你還有兄弟啊,這麼多年都沒見他來看過你呢。”

魚歌怔了下,明明是每天都在摩挲的舊照片,但宋雨文這短短兩句還是讓他有點恍惚,也跟着看了眼。

照片是兩個小朋友定格在一條身姿優美的白鲸前,饒是時光飛逝,腦海中還是能漫出那句死纏爛打的讨好,手指忍不住地撫摸着他們稚嫩而又燦爛的臉龐。

稀薄的記憶中,與他十指緊扣的孩子也喜歡用說話表達心情,可他喜好安靜慣了,總覺得吵,粗暴的用包子堵他的嘴,明明是生氣惱怒的動作,偏偏被神經大條的人理解成了示好。

那之後,比他大半歲的孩子真就擔任起了哥哥的角色,寵着他慣着他,如果不是那時年紀小能力不夠,那天上的星星早就被自己抱個滿懷。

從有記憶開始兩孩子就形影不離,一個調皮搗蛋一個沉着冷靜,一動一靜就是對照組,沒少被大人們贊為兄友弟恭的代表,可後來又成了大人嘴中棄之敝履的存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