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忙碌,貨是杜嬸子帶着幾個幫工收拾的,姜溯霜隻大概掃了眼貨單便去忙了,隻記住了上面有雞和豬肚。
這天氣吃豬肚雞正合适,姜溯霜想着,便又琢磨了飯堂裡還有些什麼配菜可以放。
下午做飯的時候,姜溯霜便告訴幾位廚娘臨時換菜譜的事情,大家都習以為常,聚在後廚裡圍觀姜溯霜做菜。
“豬肚和雞都要焯水……”姜溯霜依舊是邊給廚娘們講解做法,邊動手。
她取了一個豬肚,塞了一個大小合适的盤子進去,用細簽子封口後才下鍋,“因為雞要包進豬肚裡,如果直接焯水豬肚變小,雞就塞進不去,所以可以放個盤子。”
王大娘看到這麼麻煩,有些擔心道:“這麼精細的做法,到時辰能做出來嗎?”
“也可以不放盤子,雞也不用塞進豬肚裡,直接一起煮就行。”
最後幾人商議一番,決定還是把雞塞進豬肚裡,這樣做出來更好吃。
書院裡幾十個學生,四個學生一口鍋,一隻雞,剛好用掉今早送來的整雞和豬肚。
給豬肚焯完水,姜溯霜便着手剁小黃雞,小黃雞是幼雞,肉嫩,容易熟。她先在裡面抹上一層白胡椒粉,再把它放進焯好水的豬肚裡。
然後便是放進砂鍋裡炖,到時候直接端上桌。飯堂陸陸續續整改着,眼下大竈台有五個,小竈台也有十幾個,放上全部的砂鍋炖雞都來得及。
因着學子衆多,姜溯霜也不能隻在裡面放豬肚和雞,肯定吃不飽,便準備了些素菜,雞和豬肚吃的差不多便可以煮菜。米飯也蒸了一大鍋備着。
姜溯霜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的一道糖醋裡脊很受歡迎,但許是為了節省成本,學校的糖醋裡脊裡不單單隻有裡脊,有時候會放莴筍塊兒或者藕塊兒,味道略奇怪,後來吃習慣了竟覺得裡頭的藕塊兒和莴筍還挺好吃。
炖到一半的時候姜溯霜便把雞撈出來,然後給豬肚切絲繼續放回去炖,雞切成塊兒備用。最後一個個砂鍋裡的豬肚都煮熟了,在後廚一角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準備上桌前,姜溯霜便将即可又放回鍋裡,加鹽調味,端着鍋放到飯堂裡蘭嬸兒早已準備好的小火爐上面。
等白嫩嫩的蘿蔔,脆生生的藕片,碧綠的小青菜上桌的時候,學子們也到了飯堂,小火爐上的豬肚雞湯早已煮開,就等下筷子。
又是沒吃過的菜!學子們被這一整天的大雨和枯燥的學業折騰的精疲力盡,最後在一碗碗香濃的豬肚雞湯裡被治愈。
這素白的湯看着不辣,喝進肚裡暖乎乎的,嘴裡帶着胡椒的微辣,便是飯堂裡最不能吃辣的學子在吃完米飯後也多喝了兩碗湯。
雞肉很嫩,豬肚沒有一絲腥味,反而很有嚼勁,吃完肉再放蘿蔔進去煮,便是人間美味。
學子們有的邊吃邊聊,有的隻顧低頭夾菜吃飯。王時不知怎麼的和餘望星,紀望飛兩人的關系變得好起來,最近吃飯都結伴而行,此時吃飯也坐在一起。王時依舊袖這卷書在看,其他兩人拌着嘴往碗裡撈肉,還不忘給王時也撈上滿滿一碗。
程隽安今日閑聊時還跟她提前,說這二位少爺小考成績提升了不少。
今天因為下雨挪到室内的意見簿上也是好評滿滿。大廚姜溯霜喜滋滋翻完簿子,路過夫子食堂,看到程隽安和李學士正捧着碗喝湯。
李學士一邊吹着碗邊的熱氣一邊同程隽安絮絮叨叨,姜溯霜雖說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但看程隽安臉上的表情,估計又是在跟他說讨姑娘歡心如何如何的問題。
果真,姜溯霜和廚娘買收拾完廚房坐着院裡聊天的時候,她擡眼便看到月亮門外有片玄色的衣角。
程隽安今日穿的便是玄色,他不常穿深色的衣裳,因此姜溯霜今天看到他一眼便注意到了。
他身上穿的玄色的衣裳,上面是金線密織的重環紋,看着豐神俊朗,不像是個拿筆握卷的文弱書生,倒像是個神采飛揚的少年将軍。
這位“少年将軍”眼下在外面踱步,就是不肯進去,他實在是不好意思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兒同姜溯霜說些不好說與旁人聽的話。
姜溯霜等了片刻,還不見他進來,隻好找了個借口自己走出去。
“你找我有事?”姜溯霜算是已經摸清楚了怎麼跟程隽安說話,但凡她不主動問,這人是從不會主動說的。
“今日……今日是七月初五。”
“嗯,然後呢?”
“後天七夕,山下集市有燈會,你……願意跟我去瞧瞧嗎?”
姜溯霜看對面個子挺高一人,明顯有些局促,耳根子都紅透了。
她還是想逗逗他,便道:“要我答應也可以,你今天叫我什麼來着?你再叫我一遍,我就跟你去!”
程隽安這時又不知是哪裡來的勇氣,上前一步抓住姜溯霜的雙手,往她掌心裡塞了一條手帕,急道:“溯……溯溯!”
不遠處有學子說笑的聲音傳來,程隽安連忙松開她的手,往後退了一步,“後日申時初刻,我來接你。”
等人走後,姜溯霜借着後院燈籠映照出的悠悠燭光展開手帕一看,這還是那條她洗過之後還給程隽安繡着蘭花的那條,上面寫着一句詞:“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不愧是是個嘴笨的書生,文绉绉的!”姜溯霜把帕子好好收回懷裡,轉身回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