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才說想做藥膳?”白芷偏頭問道。
“對,”姜溯霜點點頭,“我覺得藥膳應當對學子們有好處,也不是非要滋補的藥材,便是像山楂糕這種幫助克化吃食的便好。”
“其實所謂食補,許多食材都可算作藥材,都具有相對應的功效。”
“我前段時間煮了酸梅湯給學子們喝,頗受他們喜歡,裡面的材料便是在山下趕集的時候買的藥材。”
“你在裡面放了什麼?”白芷奇道,“酸梅湯有多種配方,不知姜管事用的哪一個?”
“是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我試着熬過,味道還不錯。放了烏梅,山楂,陳皮,桑葚,玫瑰茄,還有甘草和桂花。”
“這幾樣放進去應該都好喝,”白芷道:“縣裡有家鋪子專賣香湯,他們家也有酸梅湯,我曾嘗過,放的藥材不如你這方子多,味道也略顯寡淡。”
“若小白大夫想喝,我改天給你熬。”
“那便說好了。”
姜溯霜和白芷說說笑笑一路,已然是混熟了。
幾個廚娘已經知道了他們是去後山采槐花,看到姜溯霜回來,都紛紛上前。
“這野槐是真不錯,開的花又香又甜。”王大娘撿了幾朵吃裡面的甜的部分。
“叫我也嘗嘗!”杜嬸子也跟着抓了一把。
“盡管吃,做餅子用不到這麼多!”姜溯霜笑道。
若不是程隽安提前與幾人分開,回了夫子院,廚娘們都沒這麼放得開。
起初姜溯霜沒想到太多,還想叫他來稍坐坐,喝口茶再走呢。
清墨和清池放下背簍跟幾位廚娘打了聲招呼,也離開了。
如今飯堂各方面都逐漸成熟,做完每天要幹的事兒,廚娘們的休息時間也多了些。
幾人看過槐花,在院子裡坐着閑聊,順便挑挑院裡曬着的紅薯幹,黃豆,和蘿蔔幹裡掉的葉子,也算邊幹活邊打發時間。
姜溯霜把槐花鋪開在幾個巨大的篩子裡,摘上面的葉子。雲兒做完了今天的功課,也跟着來幫忙,姜溯霜便分給她了一個小筐,摘幹淨葉子的槐花可以放進去。
王大娘一邊撿蘿蔔幹篩子裡的葉子,一邊問姜溯霜:“姜管事今兒下午準備做什麼?”
“槐花香餅。”
“如何不做槐花飯?管飽還香!”
“單吃槐花飯,哪怕配上鹹鴨蛋,學子們怕也是覺得不夠的。”
頓了頓,姜溯霜無奈道:“最近鹹鴨蛋極受學子們和工匠們的喜愛,特别是那些工匠,每人一頓飯便能吃一個鹹鴨蛋。下一批還沒到開壇的時間,着實是供不上了。”
盡管現在王時的母親和莊子上一批一批的往書院送鴨蛋,但每天吃飯的人又多了這麼多,腌鴨蛋又需要時間,便有些供不應求。
便是從莊子上往書院送菜的車,都要兩日來一回。要知道,之前都是三五日才來一回的。
王大娘想得單純,覺得槐花飯方便。但對于學子們來說,槐花飯還是略顯單調,都是村子裡長大的,每年每到槐花的時節,誰沒吃過槐花?有些窮苦些的人家,怕是都快吃厭煩了。
若是做成餅,再搭配其他的菜,那便好多了,營養也能跟上。
蘭嬸兒揣着把炒熟的黃豆給幾人一人分了一把,邊嗑黃豆邊說:“槐花炒雞蛋也好吃!”
“今晨學子們已經吃過雞蛋餅了,下午再吃便有些重了。我打算做些槐花香餅,配着蒜蓉辣醬,再煮點兒小米粥,燒個豆腐燒肉。”
廚娘們一起幹了這麼幾個月的活兒,不用姜溯霜每天分配任務,也知道自己每頓飯之前該幹什麼了。
白芷每天中午要午睡,回來後跟她們在一起坐了一會兒便回屋了。正巧雲兒也抓着幾朵槐花打瞌睡,幾人索性都散了回屋睡覺。
姜溯霜輕手輕腳回去,發現白芷還沒睡,正站在桌邊看狗安。
見她回來,白芷輕聲道:“它在睡覺呢。”
姜溯霜點點頭,走到她身邊,小聲道:“小白大夫打算什麼時候下山?不若用完下午飯再走吧?我叫清墨趕車送你。”
白芷搖搖頭,笑道:“放才清墨管事傳來口信兒,那名學子已經退燒了,我這便要回去了。家中還有雞鴨要喂。”
姜溯霜有些遺憾,幾度挽留,白芷還是堅持要走。
臨走前,姜溯霜裝了一大袋子槐花給她,送她到山門外,“路上小心,我說的事兒,你一定要仔細考慮啊!”
“好!”
姜溯霜目送她窈窕的身影轉過山彎才轉身回書院。
槐花香餅做起來簡單,剛出鍋的時候最好吃,姜溯霜便算着時間,看着差不多了,便和蘭嬸兒開始做。
槐花,雞蛋,面粉放入盆中,再加鹽和清水,開始攪拌。因着花比較多,還是做幾十個人的份,姜溯霜便分了兩個大木盆來攪槐花。
這餅子在場的廚娘便沒有不會做的,特别是蘭嬸兒。她做面食的手藝更上一層樓,如今得心應手,次次和面加水都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