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沒錯,”童雨也緊急贊同,“現在不适合談戀愛。”
蘇黎小聲抱怨:“這又不耽誤。”但她也知道現在的藝人跟她之前做藝人的時候不一樣了,總算沒再多說什麼。
“終于到家了!”
蘇扶搖把包行李往地上一丢,先去洗了個澡,直到穿着睡衣把自己砸到床上,才終于感覺活過來了。
錄制期間雖然跟大家相處也很愉快,但終究是在拍攝,每天晚上睡覺怕走光,蘇扶搖都穿着帶内衣墊的睡衣,特别不舒服。而且到處都是攝像頭,還是自己家最舒服。
她一覺睡到第二天大中午,絲毫不知道網上又開始新一輪的輿論風波。
溫安逸表演失誤後,原本安排好的營銷就緊急暫停,但從TOP11宣布她退團後,不知從哪裡流出的演唱會現場錄制視頻就開始在網上瘋傳。
正好蘇扶搖和溫安逸的演出是同一天,“熱心”網友便做了兩人的切片對比。
同樣是溫柔情歌,又都是白色裙子。隻不過一個是日常基礎款,一個是奢華禮服款。一個是小院裡花一天時間搭建的臨時舞台,一個是體育場館專業舞台。
對比之下,“硬件”獲勝的有多明顯,“軟件”敗的就多慘烈。
溫安逸事先沒有來得及安排的對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上線,她更加确認這一系列都是蘇扶搖的策劃,氣得在房間亂砸一通,發誓一定要把蘇扶搖踩在腳下。
蘇扶搖是真不知道這件事,就算知道,她也不在乎。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更何況隻是溫安逸的仇恨值。
她一大早在睡夢中被童雨的電話吵醒:“快起來收拾一下,帶你去試鏡。”
蘇扶搖撐着額頭坐在床上醒神,試鏡?什麼試鏡?
上一世當然沒有試鏡,因為她參加完這個節目口碑就崩裂了,也因此跟童叔叔鬧掰,根本沒安排試鏡。
蘇扶搖強行開機,洗漱後先灌了一杯冰咖啡,趁這個時間點開試鏡劇本。這是一部民國劇,要試鏡的角色是富商小姐,劇情應該是前期剛出場的劇情。
看着看着,蘇扶搖就覺得有點不對,這劇情和人設,莫名其妙有點熟悉。
結合她拿到的試鏡片段上簡單的信息,這部劇的主要角色是民國大戶人家的三姐妹,試鏡角色是這家的小女兒。三妹活潑勇敢,是全家最先投身共産主義的人,有些誤打誤撞的成分,不過總體人設積極讨喜,有自己的成長線和一小段朦胧的感情戲。
人設好,劇情不單調,又是大班底。蘇扶搖拿着劇本皺眉思索了半天,那種隐約不對勁的感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忽然她靈光一現,她試鏡的這個角色是前世溫安逸演的!
像是一道靜電從身上掠過,蘇扶搖從頭麻到腳,她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心情,緩了又緩才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因為是溫安逸演過的劇,蘇扶搖沒有仔細看過,不過她記得這部劇反響還不做,溫安逸也因為這個角色圈了不少劇粉,初步踏足演藝圈。
倒不是她演得有多好,而是這部劇好,演員都會吃到角色加成。蘇扶搖反應過來童雨為什麼會帶她參加這個試鏡了,這部劇的女主定的是林珂。
如果憑借着一些“先見之明”從其他人手裡搶角色還會有點不安,但要搶溫安逸的角色,蘇扶搖就勢在必得了。
她找出一件新中式的裙子,挂出來通風。還好她有一個習慣,收進衣櫃的時候都會熨好再放,要不現在時間這麼緊張還得收拾衣服。
蘇扶搖默記台詞的同時快速上妝,為了貼合人設,畫了一個清純僞素顔妝。她眼睛是又大又圓的鹿眼,細心貼上自然款的假睫毛,更顯活潑靈動。
剛收拾好童雨就發消息說自己到樓下了,蘇扶搖拿上打印好的劇本,還不忘從冰箱裡帶一罐冰鎮的香草氣泡水下去,這是童雨最喜歡的口味。
“來了來了,”蘇扶搖老遠就打招呼,上車後把氣泡水遞給童雨,側身給他看今天的裝扮,“我穿這個行嗎?”
童雨發動車,一腳油門就拐過去,抽空掃了她一眼:“行,挺好的。”
蘇扶搖系好安全帶,又拿出放在一旁的小禮帽,輕輕扣在頭上問:“要不要帶帽子?”
趁着在等紅綠燈,童雨這才有時間認真打量一番,露出滿意的神色:“不用,帶帽子太累贅,現在就正好。”
蘇扶搖很聽話,把帽子放在腿上,問:“幫你開水嗎?”說話間,已經拿起氣泡水了。
童雨已經上路了,聞言微微挑眉:“謝謝。”怎麼參加了個綜藝,忽然像個大人了。怪不得蘇黎知道綜藝期間的輿論有蘇扶搖自己的主意,第一時間不是慶幸而是心疼。
蘇扶搖不知道他在心裡亂想,把水打開後放好,拿出劇本抓緊最後的時間熟悉台詞。一共就兩頁紙,她在家裡早背下來了,這會兒也就是想再熟練一點。
“别緊張,”童雨安慰,“已經提前都打過招呼了,也給導演看過你之前那部劇的切片,導演還挺滿意的,正常發揮就行。”
聽到這話,蘇扶搖卻苦了一張臉:“啊?我那部劇演得可爛了。”那會兒她表演課都沒正經上過幾次,演的時候全憑自己揣摩角色,一點技巧沒有。本身網劇要求也不高,就那麼拍下來了。後來播出的時候,她自己都不敢看第二遍。
口氣還不小,童雨剛覺得她長大了又回到熟悉的小孩,他随口敷衍:“我倒是要看看你今天表現有多好,最好能給導演一個驚喜。”
他倒是一直都不擔心,提前打過招呼了,又有林珂這層關系在,扶搖現在熱度也還不錯,拿下這個角色應該沒什麼問題。
蘇扶搖堅定點頭,認真看劇本。現在的她可不是上一世剛參加完節目後風評極差的樣子,她有把握肯定比溫安逸表現好,更不用說這次口碑差的人可是溫安逸了。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