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姐”,顧籬回堂屋拿了那個缺口的碗,附帶一個水壺蓋,根據顧籬對書中年代背景的了解,有些類似于她原來那個世界五六十年代的樣子,這時候大家生活物質水平不高,水壺這時候在農村還是稀有物,而且這個水壺還是小姑回來時從城裡帶來的,一共兩個水壺,她大伯家和自己家一人一個,顧籬她媽寶貝的緊,放在堂屋,幹活後回家可以随時有熱水喝,來客人了還可以顯擺一下,用了幾年還像新的一樣,水壺蓋也幹幹淨淨,可以暫且當一個碗用,剛好她和大姐可以一人用一個。
看着手裡的兩個“碗”,顧籬心裡膈應,但還是強壓下來,填飽肚子,活着才能有希望,顧籬邊走去廚房心裡邊思索着怎樣快點擺脫這樣的窘況!
就這樣,兩姐妹坐在廚房矮凳上将鍋裡不多的粥喝完,飯後将鍋碗刷幹淨兩人就去院子裡乘涼。
夜晚,趙家
顧豔的丈夫趙大根趙木匠回到家,了解情況後趕緊到顧家來接顧豔,按照習俗,顧豔已經嫁人,倒不好留宿在外,就是娘家也不行,除非是婆家離娘家太遠或着很多年沒回來,就算這樣,也得是丈夫陪同才行,趙大根倒是可以陪同顧豔在娘家,但是老丈人丈母娘也不在家,家裡就一個小姨子,實在不方便。再說就在一個村,趙家離顧家又不遠,顧豔也不願留下徒增風言風語,再說今天她又夾帶東西回娘家,婆母并未露出不喜,還同意她回來,這已經是頂和善的了,她也要心存感恩,知道分寸。
趙大根長得高大魁梧,面向敦厚,看向顧豔是帶着愛意的呵護,他兩算是青梅竹馬,從顧家打算替顧豔相看對象的消息剛透漏出來,趙大根和他娘就去找媒人來到顧家求娶,等其他人來探聽消息時,顧豔已經和趙大根定下了。
離開時,顧豔囑咐小妹鎖好大門,睡覺前也将屋子反鎖好,反複叮囑才放心離去。
在鄉下,大多民風淳樸,但難保沒有二流子在村子間亂串,顧籬一人孤身在家,還是安全為上。
顧籬目送大姐和姐夫走後,轉身關好院子大門,插上插銷,繼續在院子裡乘涼,她最近都在床上躺着,今天更是睡了一天,現在沒有一點睡意,剛好趁現在夜深人靜,家裡就她一人,無人打擾,這時候最适合整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