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過軟弱,别說照顧保護好母親和弟弟妹妹,可能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必須成為一頭易怒的豹子,将自己的家人護在身後,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屈能伸,在袁術那裡受了許多委屈。】
【單純天真能當飯吃嗎?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才是王道。】
【十六歲也就是三觀剛剛形成之際,而且還沒有完全穩定,如果受到重大打擊,性格很容易走向偏激,非是即非。】
【現在新聞上報道的許多青少年跳樓/自殺事件,大部分都是初高中這個年紀,他們的心智剛從幼稚走向成熟,對世界的了解還不全面,很容易走入極端,需要特别關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十六周歲就撐起了一個家,四處征戰,成為名揚天下的少年英雄,的确厲害,我今年也是十六周歲,剛上高一,說實話,我連飯都沒做過,衣服也沒洗過,慚愧呀。】
【别說你十六歲了,我都三十好幾了,平常房貸、車貸,如果不是父母接濟,可能就會全面逾期,我是地地道道的大齡啃老一族,跟孫策一比,我真是無地自容,愧對父母生育之恩。】
【獨占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震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孫策雖然有小缺點,但稱得上少年豪傑。】【注3】
【郭嘉想盡辦法讓孫策死,李世民想盡心思讓孫策活,到最後,孫策到底能否活下來呢?】
【哈哈哈,麻辣米線接着炫,三國精英接着看!】
周瑜看完信後,便明白孫策為何緊皺眉頭。
倘若劉協逼他交出江東,罵他忤逆朝廷,他都不會如此為難。
畢竟孫策從不怕威脅。
可是劉協,隻字未提歸順一事,多是關心提醒,這不免讓孫策内心有所觸動。
孫策是英雄豪傑,有時候手腕過于鐵血,但是他也有柔情的一面。
那就是對待自己親人,對待自己朋友的時候。
周瑜了解孫策,凡事對他好的,他都會加倍回報。
“漢帝信中所言,不無道理,伯符兄,以後外出狩獵,還是小心為上。”周瑜說道。
孫策:“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怎會突然關心起我來了?”
周瑜一家世食漢祿,對待朝廷頗懷感恩,心中亦多向漢室,“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證明皇上看重你,認可你。”
“他自己現在被圍困在壽春,生死難料,竟然還能騰出心思來關心我的死活,想得還挺多。”孫策說道。
周瑜:“壽春城雖然被淮河水圍困,但是城中并未受到影響。”
“淮河那麼大的水都沒能将壽春城沖垮?”孫策不敢相信的反問道。
周瑜:“這一切都歸功于荀彧,他治理有方,抵禦住了淮河水的襲擊,如果說他們現在有困難的話,可能就是糧食。不過據咱們城中的探子回報,壽春城内不缺糧草,相反,每日還是照常發給難民米粥。”
孫策若有所思起來。
“都說皇帝有仁名,看來的确不假,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注4】,竟然還不忘給難民施粥,他難道不知道糧食是一個軍隊的命,如果都給百姓,将士們無糧可食,還怎麼擊敵,還怎麼守城?”孫策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周瑜用肯定的目光看向孫策,心想自己果然沒看錯人,“伯符兄,還有一個消息,這是袁紹發給曹操,順便發給天下各路諸侯的一封檄文,曹操收到檄文以後,已經開始整頓兵馬,準備北上擊敵。”
孫策看完檄文以後,眼前一亮,激動地說道:“曹操北上抗袁,許都空虛,咱們正好可以趁機偷襲,倘若成功,大業可成一半。”
周瑜:“吾正有此意。”
【他們跟諸葛亮想到一塊兒去了。】
【英雄所見略同。】
【孫策好有魄力,敢想敢幹。】
孫策:“即日起開始加強操練兵馬,準備北上。”
“伯符兄,漢帝這邊,咱們應該如何應對?”周瑜雖然心向漢室,但是他現在跟孫策在一個陣營,兩人還是拜把子的好兄弟,二者之間,頗有些為難。
孫策看出了周瑜的心思,“賢弟放心,倘若皇帝還在曹操那裡,我肯定不會臣服,因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是現在皇帝逃出許都,占據荊州,雖然勢微兵弱,但是仁德愛民,我孫伯符自然會全力擁護。”
“據我近日所觀,獻帝表面看似懦弱膽怯,但是在密謀收複中原,到底陛下意欲何為,咱們靜觀其變,很快便可知曉。”周瑜說道。
孫策點點頭:“就依你所見,靜觀其變,厲兵秣馬,趁機北上,另外你文筆較佳,你幫我草拟一份給皇上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