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将軍,一定要小心呀!”荀彧在後面大聲喊道。
“荀尚書,咱們快走吧!!”蔡瑁連推帶拽的,終于将荀彧送到馬上。
蔡瑁知道自己這些天多虧祖宗保佑,估摸着老祖宗這會都快忙冒煙了。
上次皇上救了他一命,這一次趙将軍又救了他一命。
人可能偶爾一兩次,運氣特别好,但不是每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有人在你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出現救了你。
荀彧和蔡瑁兩人行了約一裡地,便看到了前來支援的漢軍。
“蔡将軍,看到我們家趙将軍了沒?”
蔡瑁回答說道:“荀攸先生受了傷,趙将軍返回曹營去找他了。”
“多謝蔡将軍!大家夥快點!”說完以後,那位副将便帶着士兵快速朝着曹營奔去。
來到壽春城,荀彧發現城中路邊有一些粥棚,粥棚旁邊挂着一個特别大的漢旗。
“大漢天子宅心仁厚,專門給災民們在這裡設粥棚,發米粥,希望大家夥都排好隊,千萬不要争搶,凡是争搶插隊者不但沒有米粥,還會遭受懲罰。”一個年輕的将領站在粥棚前面說道。
旁邊的百姓聽到這話以後,剛剛還是亂七八糟,隻是一眨眼的功夫,隊伍就排得溜齊溜齊的。
“經曆了這麼多,皇上還能保持這份赤子之心,體恤百姓艱難,着實不易呀。”荀彧不禁感歎說道。
想當年,長安發生災難,漢獻帝堅持開倉放糧。
現如今天下大亂,糧食短缺,衆多諸侯都搶百姓糧,甚至以老百姓為糧,但是漢獻帝劉協仍然堅持赈濟災民,此乃大仁大義。
老百姓們身披褴褛,手執拐杖,手拿破碗,排着整齊的隊伍,兩眼巴巴地望着前面的粥棚。
“哇哇哇......娘,好餓!”
“哇哇哇......阿娘,好想吃。”
“再等等,馬上就到我們了。”
......
小孩子在後面哭喊着,但是他們距離粥棚還很遠。
荀彧看到這一幕,便走到粥棚前面,跟那個負責施粥的将領說道:“這位将軍,後面有許多小孩、老人,你們可以再安排兩個人,專門給老人、小孩發放米粥。”
那個負責發放米粥的将領看了看荀彧,發現荀彧雖然穿的衣服上沾了一些泥土,但是布料卻是上等的,絕對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而且整個人看起來風流倜傥,氣質非凡,身上還有淡淡的熏香,便好奇地問道:“你是誰啊?”
蔡瑁趕緊在一旁介紹說道:“這位是荀彧荀尚書,皇上剛讓我将荀尚書接過來。”
“原來是荀尚書,剛剛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請您莫怪!我這就安排人手專門給老人孩子發放米粥。”那個将領聽聞是荀彧,立馬變得恭敬起來。
【颍川荀氏】在民間的口碑一向都非常好,荀彧也因為他的忠誠和清雅而備受尊崇。
荀彧點點頭,“每個人家裡都有老人和小孩,我們隻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國家才會越來越好。”【注1】
蔡瑁心想:不愧是荀子的後代,這說話不僅文绉绉的,還非常有說服力。
蔡瑁帶着荀彧去見李世民。
“皇上,荀尚書帶到了。”蔡瑁心想自己終于完成任務了。
“颍川荀彧見過皇上。”荀彧恭敬施禮。
李世民看到荀彧,心想不愧是士族子弟,一言一行皆透露着文化教養和内涵,縱然遭次劫難,但整個人風度不減。
“荀先生,你終于來了,自許都離别後,朕心中一直挂念,今日終于可以再見了,朕已将你的家人接來,他們暫時住在城中,待會讓蔡将軍領你去。”李世民說道。
荀彧:“承蒙皇上聖恩,臣榮寵之至,日後定當鞠躬盡瘁,竭誠盡節?。”
李世民還想問一下曹營那邊的情況,但是想到他們一路奔波,便讓他們先下去歇息。
“蔡将軍,子龍怎麼沒跟你一塊回來?”李世民問道。
蔡瑁:“他聽聞荀攸先生受傷落在曹營,便一個人折返回去營救。”
李世民聽後說道:“你帶着荀先生先去和家人團聚,關羽,與我一同前去接應趙将軍。”
“臣領命!”關羽聽後,眼睛立馬放光,終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報仇了。
李世民拿上兵器,大步流星地朝着門外走去,騎上汗血寶馬,率領着關羽和一衆士兵前去接應趙子龍。
待李世民走後,荀彧一直望着李世民的背影,眼睛裡有欣賞、有敬佩、有疑惑、有不解。
皇上看起來是漢獻帝,但又不像漢獻帝。
“荀尚書,你在想什麼呢?”蔡瑁在一旁詢問道。
荀彧連忙回過神來,“沒什麼,隻是覺得皇上真是世間罕見的英勇神武。”
“那可不,你還沒有見過皇上上陣殺敵呢,好家夥,一劍一個,老厲害了!帶着數千人馬,就将敵人殺得落花流水,我就在皇上一邊,我跟你說那場面......”
荀彧聽後笑着點點頭,那日他在山坡上看得更真切。
皇上變了,無論是語言、神态,還是肢體語言和性格,跟以前簡直判若兩人。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荀彧隻想出一個可能:皇上之前的懦弱和膽小都是裝的,目的是為了麻痹曹操,逃出囚籠。
但是這裝得也太像了些,不過荀彧還是說不出哪裡有些不對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