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和路安兩人花了半月有餘的時間,終于将山林裡那座小屋給修整好了,當然那座小屋初始是怎樣,如今修成成什麼樣了趙懸都是聽路安說來的。
天氣越來越冷,趙懸為自己和老刀都換上了羽絨被,自己也穿上了薄棉襖,穿得太厚實不好幹活,袖子挽不起來,前襟還容易碰着竈台,自從穿上了厚衣服,趙懸身上那件圍裙就沒脫下來過。
随着深冬臨近,村子裡也漸漸安靜下來。
夏日紛亂的蟲鳴鳥叫和天空一樣,和人離得越來越遠。白晝縮短,黑夜加長,有時清早趙懸去菜地摘菜,四周一片寂靜,隻有自己的腳踩在泥土上的嘎吱聲。
菜園子裡的菜已經重新種起來了,也許是天氣冷了,也許是燒過的田蟲害會變少,這次種出來的菜竟然是綠油油的,不見多少蟲害。
秋冬的菜種類不同于春夏那樣多姿多彩,春夏他們可以吃到西紅柿、茄子、長豆以及各種各樣的綠葉蔬菜,秋冬時他們所種的種類不多,現在地裡就還長着一些蒜葉、小油菜和芥菜。
天氣還不到最冷的時候,還不需要支棚子。
南方山區裡的春秋和是很簡略的,前幾天還熱得穿短袖,後幾天下了一場雨後天氣驟冷,就需要加上一件厚毛衣,厚毛衣還沒穿上幾天,又要換上薄棉襖的——秋天如果按照溫度來劃分的話似乎特别短,要不是趙懸确實在秋天收獲了大批糧食,她會以為是夏天直接過渡到了冬天。
初冬,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好過的日子,不需要穿得太笨重,一條薄棉衣,一條厚褲子即可,水還沒有冷到刺骨,洗菜洗衣時尚且能忍過去。
大家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路安和老刀先是劈夠了一冬所需的柴火,修整完了那座深山裡的那座小屋子,然後準備修整一下用于發電的那條溪流,那條溪流的水量一直很穩定,他們需要撈掉溪中多餘的淤泥,還需修理一下放着發電機的那座已經破損得不行的水車房。
趙懸則依舊忙着制作着各種菜幹和腌制食品,太陽的威力越來越小,她的制作周期就越來越長。唯一閑着的就是460了,它還和以前一樣喜歡往外頭跑,一跑就是一兩天,回來時它就很喜歡窩在獨屬于自己的沙發裡,眯着眼睛,裹着毯子,享受着這一刻的溫暖。
幾人似乎也不大碰面,老刀和路安有時甚至沒有回家吃飯。這段時間陪伴趙懸最多的竟然是460。
再之後的一天,路安突然邀請趙懸到山裡的那一間小房子裡去看看。
“你們去看看吧!我就不去了!趙懸沒去過那裡,估計走得慢,你們要在那裡待一晚再回來,那裡就一張床,到時候我是睡在你們中間呢還是睡在你們旁邊?”老刀是這樣說的,最後他還補充了一句,“你們放心吧!豬和雞我都會給喂好的。”
于是趙懸開始為第二天上山做準備了。
依舊是兩個人背包,不需要準備水,因為路安說離屋子不遠就有泉水,他們隻要準備一些吃食就好。
趙懸取了幾個腌雞蛋,雞蛋已經腌了半個月了,雞蛋比鴨蛋要更吃鹹味,腌半個月吃也剛好。然後她又砍了半隻野鴨,野鴨是前一天老刀和路安一起捕來的,趙懸沒有将它做成幹,想着吃新鮮的,她取走了半隻,留下半隻給留守中年人老刀吃。
老刀的廚藝也不錯,事實是末世後但凡能活下來的人,都可以做一些吃的,好吃不好吃另說,煮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另外趙懸還帶了一些酸蘿蔔、腌菜、米和一些作料,沒有帶青菜,他們平時新鮮蔬菜的攝入量巨大,少吃一天青菜也沒有關系。想了想,她還帶上了幾顆桔子和一袋荸荠。
桔子是深秋時候采摘的,已經從入秋時無從下口的深綠變為了橘紅。味道還不錯,就是籽多,趙懸和路安在那時将村子裡桔子都摘完了,桔子儲存得好的話放上一冬都可以吃,饞水果時拿出來吃上一顆,又冰又涼,就是陳桔子會有一股子木櫃味。
趙懸準備得不多,兩個人一天的食物而已,沿途要是運氣好還可以采幾朵蘑菇吃。因此她一個人的背包就将這些東西都裝了進去。
路安所背的東西則要重得多,有鐵鏟、斧頭、繩子等一些列工具,還有兩人每人一套衣服,冬季野外最怕沾濕衣服,備用衣服是很有必要準備的。另外還有雨鞋和雨衣。因此他的背包鼓鼓囊囊的,像一座小山。
趙懸換上了防滑的鞋,套上毛絨帽子,背上背包,在清早裡準備和路安一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