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後被冊立後,便帶着大小宮女、太監從依芸宮搬到了淑景殿。
宮人們喜氣洋洋地收拾東西,一掃十多天前那晚的驚恐和慌張。有時候,他們私下讨論都覺得不可思議。
當初,他們要麼是因為得罪了掌事的,要麼是不會來事兒,小透明一個,才會被分配到夕雲軒,伺候一個空有一時恩寵,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失寵的武姑姑。誰能想到,這個沒名沒分進宮的尼姑,還做了十多年先帝的才人,竟然能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裡,躍升為皇後。
而且,武皇後為人寬厚,樂善好施,是難得将他們當人的好主子。還有一直追随武皇後的楊姑姑,從不因為是武皇後的心腹就仗勢欺人,苛待他們。楊姑姑雖然愛惜财物,卻從不收受賄賂,更不會強迫她們孝敬,處事公平,不偏不倚。
更不要提當初的幫助宮女惜蘭禦前求援,赈災家鄉了,這事兒說出去,他們哪個人不是胸脯挺得高高的,與有榮焉。
明明隻在武皇後身邊伺候了四年,這四年過得卻比過去好多年都精彩。
楊春花看着宮人們喜氣洋洋的模樣,心裡仿佛開滿了花。哪怕她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但是當親身和武皇後一起走過這十八年,如今終于撥雲見日,否極泰來,她的心裡不僅有塵埃落定的安然,更有無法抑制的歡樂。哪怕未來還有更多險峻的挑戰,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她此時卻有無盡的信心和勇氣,能夠追上武皇後的步伐,成為她的助力。
安定公主還沒搞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兒,隻知道她們搬到了更大更漂亮更舒适的寝殿裡,她突然有了可以探索的新區域,而且身邊的人都很高興,所以她也很高興。經過每天的堅持練習和好好吃飯,她的腿腳有力,走路也越來越穩當了。現在,她正像一隻歡快的小馬駒,繞着母後的腿轉圈。對了,那些照顧她的宮人說以後要叫“母後”,不用叫“母妃”了。
而這個宮裡最小的孩子李賢則還在搖籃裡睜大眼睛四處觀察。不過他也被這充斥宮殿的快活所感染,咿咿呀呀地說着什麼嬰兒國語言。
就在淑景殿裡充滿快活氣氛的時候,李弘帶着一臉愁容放學回宮了。3歲的李弘已經是開蒙的年紀,每天都要去崇文館上課。加上他還在襁褓中的弟弟李賢,李弘共有4個兄弟,而且其他3個人都是哥哥,年齡差距最少也有5歲,李弘平日裡和他們沒什麼交集。
今日,父皇來到崇文館,考察他們的功課,他們才難得聚在一起。然後,他便看到父皇在誇獎了8歲的四哥後,四哥突然紅了眼圈,行大禮想要父皇一個恩賞。當時,父皇臉上的笑都僵住了,沉默地看着匍匐跪地的四哥,最終歎息一聲,讓四哥說說想要什麼恩賞。
他本來還在疑惑四哥到底想要什麼,才要這種懇求父皇;而父皇還不知道四哥要什麼,怎麼就一臉為難的樣子。
直到他聽到四哥說懇請父皇原諒他母妃的過錯,釋放他的母妃,等自己再大些就帶着母妃離開長安,決計不會再出現皇後娘娘眼前。
他是知道為何廢皇後和蕭淑妃會被廢禁足的,也憤怒于她們毒害母後,認為她們是罪有因得。但是現在看到平時遠遠見了都是一副驕傲矜貴模樣的四哥,現在為了救他的母妃而涕淚橫流,心裡也跟着難過起來。
父皇看着垂眸沉默作鹌鹑狀的太子大哥和二哥、三哥,歎息一聲,“太子,廢後是你的養母,你可有什麼對朕說的?”
太子大哥拘謹地說道,“回父皇,兒臣謹遵父皇之命。”
父皇聞言,閉了閉眼,又看向他,柔聲問他有什麼想法。
他有着糾結地開口回答,“夫子給兒臣講仁者愛人的故事,兒臣也能感受到四哥的真心,但是他的母妃也确實幫助了廢後,企圖毒害母後。”
父皇聽了他這麼說,感歎道,“此子類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