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周]日月淩空,女當則天 > 第4章 一見鐘情,終南山很美

第4章 一見鐘情,終南山很美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貞觀二十一年,本就身體不好的太宗感染了風疾。

這裡這個風疾,可以說是李唐王室的遺傳病了。就有明确記載患上此病的李唐皇帝就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順宗、唐文宗、唐宣宗6位皇帝。這個病,有人說是中風,也有人說是高血壓、腦梗、糖尿病等等。總之就算是放在現在,這病也不好治,更别說是古代了。

對此能做的隻有,靜養。

從古至今,一說到靜養,那便是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看看自然美景。

于是,太宗就從位于長安的太極宮搬到了終南山上的翠微宮。

長孫皇後所出的嫡三子李治,作為太宗悉心教導的繼承人,當然也随太宗來到了翠微宮。

李治并非從一開始就指定的太子人選,甚至不是第二人選。

上一章也說了,原太子是李治同父同母的親大哥,李承乾。而修《括地志》,給李承乾造成巨大壓力的李泰是李治同父同母的親二哥。這兩人相鬥,李泰還肉眼可見地更得李世民喜愛,搞得李承乾害怕自己步他叔叔李建成後塵,想先下手為強,讓他爹李世民步他爺爺李淵的後塵。這怎麼可能?

于是,貞觀十七年,太宗發現太子的不臣之心,親自提審這個大兒子。這個大兒子滿腹怨恨,抱着“好兄弟一起走”的念頭控訴,“兒子都是太子了,為何還會有妄念?還不是因為李泰!您是想讓他當太子吧?那您就讓他當吧!反正兒子走到這一步,都是因為他!”

随即,他曆數李泰所獲的恩寵和他的行徑。

貞觀二年,9歲的李泰被賜封22個州。同時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隻有8州。

貞觀八年,15歲的李泰又授予雍州牧的職位,随後進一步成了王都長安的長官。

貞觀十年,李泰明明都封魏王,該去封地了。太宗不僅沒讓他離京,還想讓他住進武德殿。武德殿啊,就在太子所在的東宮旁邊。要不是魏征極力進谏反對,他可能真就住進去了。

還有,李泰長得胖,太宗就讓他乘轎子到朝房。

有人打小報告說魏征、房玄齡等重臣不尊重李泰,太宗立馬把這些人召進宮嚴詞質問,吓得衆人不敢說話,隻有魏征還敢據理力争。可是,太宗本人平時被這些重臣言辭犀利地勸谏,都不怎麼會生氣,甚至樂呵呵的。現在就為了一個莫須有的“不尊重李泰”,太宗就這樣做。

凡此種種,對李泰超越禮制的寵愛不勝枚舉。

李泰的野心理所當然地被養大了。

太宗當年搞十八學士,李泰也請來有名望的文士編《括地志》。太宗還因此每月給予李泰大量賞賜,甚至超過了太子規格。就算是引得褚遂良勸谏,太宗也照樣賞賜。

說到這兒,真不怪李承乾害怕自己成了第二個李建成。太宗做到這種程度,任誰看他都是想換太子了。

然而,這個太子終究是沒給李泰。

也不知道是因為大兒子滿腹怨恨地提及李建成和他李世民的往事,還是因為太宗也是第一次當皇帝,從一開始就沒有認識到“皇室父子不隻是父子,更是君臣”,所以直到被大兒子控訴才幡然醒悟。反正,最後的結果是李承乾和李泰一起被罷黜。

于是,16歲的嫡三子李治就成了李唐王朝的繼承人。

從一開始就沒有接受過儲君教育,後面兩個哥哥相鬥,大家也都以為新皇最後會從這兩人中誕生,誰會想到三兒子李治呢?太宗沒想過,連李治本人也沒想過。

李治開始學《孝經》的時候,太宗就問他,“你認為《孝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治回答,“是孝道,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到廟堂上為國盡忠,回家了就想着勸谏君王。”

太宗當時回複,“你就這樣行事,完全可以侍奉好父兄,做好臣子。”

但是,上天的意志不為人力所改變,李治就是成了新儲君。

李治成了儲君,本就被太宗帶着身邊悉心教導。再加上太宗病重,李治更是衣不解帶地侍候于病榻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