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順着蘇蓉的視線過去,一眼看穿她在想什麼。
暗搓搓道:“這個鐘公子明明瞧見姑娘還不上來問好,真是不識擡舉。”
蘇蓉深吸一口氣,又狠狠吐出來:“走!我們去打聽制香去。”
提起這個小酒頓覺渾身充滿幹勁,步子邁的比蘇蓉還勤奮:“欸!”
二人要找的人正是蘇卿提到的制香師父,鋪子内外早安置好了,所需的鮮花、白酒、椰油等原料也在路上,不日就要到京。
蘇蓉這幾日雖找到些傳說中的制香師傅,但多是熏香,并不懂香膏的制法,好容易找到一個,卻不願傳授祖傳的香膏制法。
蘇蓉試過他的香,雖叫香膏,但油膩的膏體多是滋潤功效,豬油所制,頂多算得上是不腥臭,并不香。
如果再找不到人,她隻能按照蘇卿給的方子自己去摸索了。
耗費原料不說,還費時費力。
蘇蓉為了省些功夫,也很盡心去打探。
不問出身,隻要見有婦人姑娘的地方就湊過去問,開場就是:“我聽聞浣溪巷新建了間香鋪子……”
據四妹妹所說,這樣不論消息是否問到,她那“夢裡香”的名号是打出去了。
等開張的時候,再次看見這個鋪子的夫人小姐們也會進來瞧瞧。
最後兜兜轉轉,眼看這次的又沒有收獲,蘇蓉轉到了她娘親身邊。
下人搬來小凳子嗎,她坐到沈月蘭膝下,等到她們說話的空隙,将自己快念爛了的開場白抑揚頓挫地念出來。
“香水?”張子雲最捧她的場,第一個接話。
“那是何物?”
“說起來,宮裡娘娘前些日子送我一管香。”沈月蘭姿态典雅,語氣疏懶
“可是茉莉的香氣?”她說罷,便有人問。
沈月蘭緩緩點頭:“正是。”
那人笑道:“難怪我方才靠近殿下就聞得一股茉莉清香,我還道是懷中有香包。”
其她婦人也應和着說聞見了茉莉香。
沈月蘭微微笑着嗎,自袖子裡掏出一支小小的玻璃容器,捏在指尖,正是蘇蓉她們灌的香水。
“好精緻的玩意兒,”沈月蘭身邊的張子雲歎道,伸手接來看“似是水晶,又好像是琉璃。”
“還有妙用呢,”蘇蓉伸手“表姨,你給我。”
蘇蓉對滿臉疑窦的張子雲俏皮一笑。
沈月蘭兩指捏住兩端,先是看了一眼小孔的位置,而後撫着衣袖站起來,走到廳中央,往四周噴灑一圈。
她摁第一下時,輕薄的水霧噴灑出來。
場中貴婦人們很給面子地輕呼,有幾位還往後縮,确實是被驚了一下。
待片刻,便有人說:“好香。”
婦人們交頭而談,說此物甚妙。
又有人拿出一管來,也說是宮中娘娘賞的,卻是桂花味,她不舍得噴,隻叫身邊的人問問衣袖,确是桂花的香甜。
店鋪的名号算是打出去了。
瞧着是起了個好頭,蘇蓉與有榮焉,自豪感油然升起 。
說話的聲音清脆許多,滿臉都是榮光:“那鋪子的店主是我老家襄州的一位姊妹,前些日子托我送了些給宮裡的貴人,她們也都說好呢!”
這句話給這小小的一瓶玩意兒鑲了金邊。
“小蓉兒,這東西你那姊妹還有沒有,給我也弄幾支來,不拘多少銀錢。”
“我要二十支,這器皿也别緻,可還有大些的?”
蘇蓉看向這邊,那邊又有人問。
“有,日後還有其他的香,不過這些還在做,還要些時日。”
站在所有人的中間,蘇蓉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世界好像給她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芳草與鮮花,陽光雨露,她的心血翻湧,看見了一種全新的可能。
“好稀奇,”有人聞着自己的袖子上沾染的香氣“我用過香膏香囊,卻不是這麼香。”
“香膏冬日裡常用,冬日裡手腳好起裂紋,用來敷手最好,并沒有這樣香。”一人說。
又有人說:“我得過一盒香膏,是自北邊那處傳來。”
“北地多風沙,想來是最緊這麼些的膏啊藥的。”有人接話。
蘇蓉隻問之前那人:“不知這膏還有沒有?”
婦人捏帕捂嘴笑說:“早好些年的東西了,盒子都不知去哪兒了。”
蘇蓉深感惋惜,又聽人說:“此次杜小公子不是正從北防邊城回來?他哪兒興許有些。”
說話的婦人看蘇蓉,又看張子雲,也就是杜景河的娘親。
張夫人眼波流轉,瞬時就想明白了,這是看出她的心思,幫她撮合自家兒子與長公主家的姑娘。
張子雲先向替她說話的婦人投以笑容,又看沈月蘭面上并無惱怒或是不高興的模樣。
這才滿面喜色對蘇蓉:“正是呢,河兒指不定帶了些回來,蓉蓉好奇就去問問他好了。”
“那我去找小河哥哥,娘,表姨,諸位嬸嬸姐姐,那我先告退了。”
蘇蓉已經迫不及待地站起身,對諸位長輩行了禮,小跑着沖将出去。
張子雲站起招手:“慢點兒,當心腳下!”
沈月蘭無奈搖頭:“這孩子在家裡野慣了,真是不知禮數。”雖是這樣說,口中卻滿是溺愛。
“活潑些好,”張子雲由衷道“不似我那丫頭,心思多卻總悶在心裡,活潑些,願意跟人說,或是多動動,瞧着就高興。”
沈月蘭含笑:“女孩子家,還是文靜些好。”仿佛并不把張子雲的心思放在心上。
婦人們便又聊開了。
蘇蓉一路快步到了方才的涼亭,放眼看去那邊熱鬧依舊卻不見杜景河、沈穆庭等人。
四處張望一圈,依舊不見其蹤影。
“你去問問。”庭院四處都有人,蘇蓉掃過她們的臉,倒是看到了杜景洺,其餘人一個也沒瞧見。
小酒也在找:“欸。”聞言點頭,快步到那亭子裡,尋了位面目和善的姑娘問。
沒一會兒,人便跑回來,到蘇蓉面前:“說是一塊進山賞楓葉了。”
蘇蓉轉頭,看向另一側。
閣樓建建在最高處,往北面看去就能看見綿延不絕的群山,紅色的楓林中另夾雜有桦樹以及其他不知名的灌木綠樹,放眼望去各種層次的紅與綠。
上有碧藍無雲的天際,下有壯闊山河,看去就有心胸開闊之感。
蘇蓉吐出心中一口濁氣:“那我們去山裡去尋。”
此處通往山裡的路隻有一條,路修的還算平坦,木制的樓梯與棧道順着溪流而建,蘇蓉踏入此地便覺熟悉,直至走近由亂石堆砌起來的小瀑布忽想起這是她幼時與杜景洺常來玩耍的地方。
此處的石頭,大的猶如山坡,小的便是沙礫。
蘇蓉望着那被溪水沖刷打磨至光滑的青石,久遠的記憶變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