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洛京拾遺 > 第3章 第三章 皇甫神醫敲邊鼓,二郎拜見小郭氏

第3章 第三章 皇甫神醫敲邊鼓,二郎拜見小郭氏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花開并蒂,各表一枝。

樓上諸故事,自然影響不到樓下。

一炷香之前,小郭氏攜乳母并剛睡醒的裴家兄妹在童子的引路下,進了花廳,部曲車馬則停留在館外竹林裡。

剛坐定,急着去找神仙的裴妍就借口更衣溜開了。

小郭氏本遣了一個侍女跟着,奈何裴妍鬼靈精,被她避開了。原來皇甫嚴這裡常有達官貴人造訪,竹館的溷番修得也格外雅緻,入口和出口分别在兩個方向設了拉門,入口處還有小童指引,如此,進來的人與出去的人便不會有打照面的尴尬了。

裴妍讓婢子站在入口處把風,自己進去,解手後發現旁邊居然有個側門,于是她半是好奇,半是有心地從側門偷偷溜了出來,繞過婢女把風的小菜園,一個人到了竹樓後面。

竹樓的一層是神醫問診之所,兼藥物儲存、晾曬和炮制的地方,正門和側門都有童子把手。反倒是竹樓後面鮮有人去,裴妍看到不遠處有個步梯,二樓隐隐有人聲,她想神仙總是住在高處的,就徑自摸上了樓……這才有了後面與摯虞的那出“茶室之謀”。

裴妍走後不久,小郭氏還沒來得及過問女兒,神醫皇甫嚴就進來了。

他親自給裴憬把脈問診,内室裡沒有外人,小郭氏把裴憬這兩年的反常一五一十地說了,然後滿臉忐忑地等着神醫的診斷。

皇甫嚴跪坐于床,反複斟酌良久,始對小郭氏道:“高陽亭侯舞象氣盛,脾常不順,氣化不利,化源不足,以緻情志不舒;更兼飲食積滞胃腑,胃氣上逆,這才情志緻病。”

用後世話說,這小子血氣方剛,你們府上又吃的太好,裴大郎積食不化,兩相夾擊,這才影響了情緒……

可小郭氏不懂啊!她生的是女兒,庶子一直是乳母帶着,她哪裡知道這個年歲的郎君該怎樣?

“這……嚴重麼?”

皇甫嚴故意道:“情志緻病,可大可小。往小裡說,輕症調理個三五日,自可痊愈。往大裡說,常有少年郎君肝火過旺,心煩氣躁,不可自抑,疏洩無門,自戕而死。”

小郭氏更緊張了:“唯唯,吾兒此症已有兩年,可見不是輕症,扁鵲公可有良方?”

皇甫嚴見小郭氏是真着急,心裡有了底,拿便面輕輕扇着風,不疾不徐道:“令郎可有兄弟?”

小郭氏遲疑:“有……兩位堂弟。”

“與大郎長在一處?”

小郭氏尴尬道:“兩位郎君已然娶妻入仕。”即便沒成家立業的時候,人家也是二房的嫡子,與長房的庶子能有多少交情?

皇甫嚴做了然狀,便面搖得更起勁了:“老夫倒有一良方。”

乳媪柳氏微微皺眉,肥厚的身軀不動聲色地往主母面前挪了挪,拿身體替主母擋去一點風。這個神醫自己一副痨病鬼的樣子,大冷天的,學人家儒生扇什麼扇子!

小郭氏卻把她往旁邊推了推,朝皇甫嚴恭謹道:“扁鵲公但說無妨。”

皇甫嚴繼續忽悠:“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潛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君子必慎交也。”

小郭氏聽得雲裡霧裡。郭氏是武勳世家,子女學問不算好。

皇甫嚴看小郭氏直翻白眼,顯然沒聽明白,隻好說得直白些:“少年郎君還是該有個年歲相當的伴讀。整日一個人,進學遊戲,連個說話交遊的人都沒有,多無趣啊!”

小郭氏這回聽明白了,她回想了一下,裴大郎裴二郎在這個年紀,已經入了國子學,有一票同窗;可她家裴憬,卻因為憨傻,至今隻能窩在钜鹿郡公府的内宅裡和妹妹厮混。可裴妍是女郎,随着年齡漸長,跟郎君差異越來越大,說來裴憬是真孤單……

伴讀麼?倒不難。她暗忖,回去就讓管家裴扉到部曲裡挑些适齡的小郎送上來。伴讀的地位可高可低,可以是族裡的旁支庶親,也可以是下面的家臣部曲。鑒于裴憬癡傻,小郭氏直接排除了第一項,沒得讓親戚笑話!

皇甫嚴見時機已到,此時不舉薦,更待何時。他一搖便面,手指樓上,對小郭氏道:“老朽有一世侄,年正舞勺,祖上亦是世家,仁義磊落,敦厚赤誠,隻可惜家道中落,前途渺渺,無處起家,若裴府不棄,願為亭侯效臣役之勞。”

哦,皇甫神醫的後輩,家道中落的世家小郎,小郭氏有些意動……

裴妍進屋的時候,正遇上皇甫嚴命童子去樓上請張茂。

裴妍老實地跪坐在阿母旁邊的矮榻上。

一旁的裴憬已經坐得不耐煩了,隻是礙于嫡母威嚴,不敢發作,正左挪右歪地舒緩雙腿,看到妹妹進來,這才稍稍平複些,趁着嫡母與神醫聊天,與她耳語:“阿妹可見着神仙?”

裴妍點頭,小聲地對他道:“見到啦!回去與你細說。”

不多時,張茂被請進了花廳内室。

裴妍還記得他,剛剛在樓上,這家夥一見到自己就要拔刀呢!不過方才沒來得及細看,如今定下神來瞅他,才發現這小郎君長得可真俊!尤其那雙眼睛,亮如星子,看着你的時候撲閃撲閃的,好似會說話。

許是常年習武的緣故,張茂即便穿着常服,也有龍虎之态,站在那裡落落大方,很有精氣神。

因是個半大小子,又是神醫皇甫嚴的後輩,小郭氏也懶得命人支紗屏,大大方方地受了張茂的禮。

小郭氏對張茂的第一印象很滿意。

從相貌上看,張茂和裴憬都是眉清目秀的斯文少年,隻是裴憬因長年在内帷厮混,女氣有餘,英氣不足。而張茂正好相反,他看起來是白面書生,但因自小長于軍營,舉手投足間精光内藏,見禮時不急不徐,小小年紀,大氣沉穩,是個佳兒。

小郭氏溫和地請他坐到裴憬旁邊的坐床上去,耐心地問了他的姓名,年歲,家中人物。

張茂都不卑不亢地一一答了。

原來張茂十四歲,比裴憬還小兩歲。

小郭氏點頭,這個年齡有這番氣度,可見家教極好。

張茂又講自己出身安定張氏,祖父曾為太官令,小郭氏又點頭,唔,還算清貴。

待他說到自己父親是員外散騎常侍張軌,曾在征西軍司供職時,小郭氏臉色漸漸凝肅起來,她别有深意地看了眼對面的皇甫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