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金價每天都在漲,明月阿姨,我知道在電視上在報紙上打廣告是很貴的,如果我們發宣傳單呢?”就像是買樓傳單,方便又便宜!
“這個,我想想。”翁明月聽完,這才拿起了這份宣傳單。
這麼小小的一張,上面清楚寫明白了樓宇的位置,目前入夥的情況。戶型圖也很清楚,呎價當然标了,還說明是可以貸款的。現在買,還有特價,隻需要付個5萬蚊,之後每月再付500蚊出頭,房子就是自己的了。
“如果我們也要發宣傳單,你覺得我們寫什麼好?”有一點點心動,因為這成本确實不會高,在翁明月可以承受的範圍内。
“這些年的金價漲勢一定要寫上去,這樣收到宣傳單的人一看就明白了。還有,明月阿姨,我們可以在宣傳單上寫上編号,到時候就從這些拿着宣傳單的客人中抽出幸運客人!”買樓可以有特價,買黃金也可以有啊。
“嗯,我考慮一下。”具體怎麼做,成本是多少,都需要算清楚。
安妮說完了辦法,就先回家了。她還是希望金店能多多搞活動的,這樣客人才會多,她才可能拿到更多的提成,換成更多的金珠。
回到家,外公外婆居然都在。
“外公外婆,現在餐廳不忙嗎?”平常這時候,家裡就看不到一個大人。
“忙的,外公外婆先回來了。”安如松今年58歲,他妻子林秀茹57歲,這幾年來兩人一直在樓下的餐廳做工。雖然賺到的錢不多,但也是兩份收入。
今天,兩人一起被炒,因為餐廳老闆娘要給自家人騰位置。這個原因,就不跟外孫女說了。
“安妮,去叫哥哥姐姐吃飯了。”
“知道了,外婆!”
這一夜,回來的安家人又坐在了一起。家裡一下子沒了兩份收入,影響還是挺大的。
安複還看着大家不說話,他作為家裡的大哥,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重開粥攤需要的錢,我們湊湊還是能湊出來的。”這邊的環境比原來的蘇屋邨好很多了,他觀察過,隻要是交足保護費的,基本上生意不會受影響。
“你們怎麼說?”兒子這麼說,安如松還想聽聽兒媳、女兒和女婿的看法。
“我沒有意見。”仇新芽肯定是支持丈夫的。
“粥攤重開,一直是我們希望的。隻是爸,你和媽都這個年紀了,不如讓大哥大嫂來吧,你們幫忙。”
身為女婿,劉伯雪和家裡鬧翻後,就一直住在安家。這些年來,也沒有和家裡聯系過。他當然是希望這邊越來越好的,但也要兼顧爸媽的身體。
“是啊,爸,你和媽先休息一段時間。具體粥攤要怎麼開,等林歸回來我們再讨論吧。他在外面跑車,知道的多一些。趁着這段時間,你們也在附近走走,看看粥攤設在哪裡最好。”
安錦素得知父母都失去了工作,确實覺得不是什麼好事。可是,兩人都沒有滿60歲,看上去卻比同齡人老了很多。這些年,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是啊,爸,你和媽先休息幾天吧。”聽完了大家的話,安複還也不急了,這不是說湊足了錢就能幹的事情。
一個小小的粥攤,除了熬粥之外,還要找到可靠的供應商。這方面,他也比不了在外跑車的林歸妹婿。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大家一緻同意等人回來了再說。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裡,安妮終于發現了一點不對。外公外婆一直在家,兩人都沒有再去樓下的餐廳做工。而她去看過,餐廳裡來了陌生人。
“餐廳招人了,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比不上年輕人。”林秀茹還是沒說具體原因,“安妮不喜歡外婆做的飯嗎?”
“沒有不喜歡,外婆做的飯很好吃。”
安妮不問了,她在金店待那麼久,知道金店的店員來來去去的事。他們有自己走的,也有被明月阿姨趕走的。不管是怎麼走人的,外公外婆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心裡肯定會難過。
“喜歡就好。”喜歡就說明自己的手藝沒落下。
知道了家裡的事情後,安妮又去了金店,她想問問明月阿姨有關于宣傳單的進展。
“已經在印了,給,這是樣闆。”翁明月拿出了手邊的底稿,這些天她一直在忙這個事。有的她這個店長做不了主的,還得向上反應,并等待授權。
“後天就開始讓人去發了嗎?”安妮看着上面的活動時間,覺得自己也能幹,“明月阿姨,印好了給我一部分吧,我帶去學校。”上回就自己的好朋友們過來了,這回可以讓更多人一起參與活動。
“就等着你這句話呢!放心,印好了絕對不會落下你的。”上面的宣傳單都有編号,到時候算提成也方便。
事情有了進展,安妮滿意地回了家。等到宣傳單都印好了,她帶着厚厚的一疊去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