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完陳雯教授的話,謝明溪懵了。
她接過理論測算報告,上面正是關于DK43錯位平行接駁構建的可能性檢驗。
沒想到啊,等了這麼久竟然等了個大的。
她更沒想到,自己竟然幫助方媛姐解決了第三航道的構建問題。
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親愛的,你真的是個天才,”陳雯一邊拉着謝明溪朝人少的綠道走去,一邊感慨,“有件事希望你别介意,我向星學調控部申請查閱了你的星學教育經曆資料。”
她本來隻是出于好奇,想看一下這位插班生的來曆。
結果看後,直接人傻了。
資料顯示,謝明溪是星學史上最年輕考取初級星學者的天才,拿到資格認證的那天她才過完十六歲生日。
按理來說,她本應前途無限,但在往後的三年卻一直沒什麼建樹,而就近兩年更是沉寂無聲。
同時陳雯還查到了她的家庭成分,在這個部分上,謝明溪父母設置的權限是對教師公開的。
這一查,陳雯差點炸了。
沒想到……謝明溪竟然是個星三代,爺爺奶奶是早期星學奠基人,活在教科書裡的存在,而她的父親更是星辰學會的會長,科研界的大佬,她母親的身份也不一般,是星辰學會任職的高級星學工程師。
有這種家庭底蘊,不成為星學者才怪。
陳雯汗顔,這種人才落到她手裡,還出不了成績,那絕對是她的問題。
隻是她很好奇,為什麼謝明溪會從十六歲一直拖到二十一歲才真正接受系統學習。
對于這個問題,她沒有沉默,直接當面詢問了特邀前來參加星軌測算學術交流會的謝清。
學術交流會的最後一天,謝清被特邀前來鎮場子。
她直接抓住機會,找上謝清。
“謝會長,您好。”陳雯禮貌地來到謝清身前。
謝清面帶和善的笑容,詢問道:“這位朋友,是有什麼學術上的問題要和我交流嗎?”
“額,學術上沒有,但教學上有。”說到這,陳雯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聲。
“教學上啊,”謝清身子微微後仰,“這個,我不當老師已經很多年了,教學上的建樹可能還不如您呢。”
“不是,我想和您聊聊令愛。”
謝清一聽,立馬收了笑,将陳雯拉到一旁,低聲道:“老師,我們家那小祖宗怎麼了?”
聽到這,謝明溪簡直想當場一頭撞死。
一聊到她,她老爹還是一如既往沉不住氣。
“謝會長,我是令愛的星軌測算學老師,”陳雯将放在工程包裡的圖紙拿了出來,“我覺得她在星軌測算這方面很有天賦,我查了她的星學教育經曆資料,我發現她十六歲就考上了初級星學者,但為什麼現在才開始系統學習啊?”
謝清接過圖紙,在陳雯的指引下,他的目光鎖定在DK43構建上。
他一邊查看上面的解法,一邊向陳雯訴苦,“十六歲心智都沒成熟呢,考上了又不好學,一直沒入星學院。這幾年她身體又不好,更沒機會學習,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原來如此。
陳雯颔首,表示理解。
“說實話,我們現在就希望她平平安安就好,星學上的成就都不重要了。”謝清感慨。
突然,他咦了一聲。
“這個構建用了錯位平行接駁原理?好想法啊!”謝清眼前一亮,“诶,老師您怎麼稱呼?”
“我姓陳。”
“陳老師,您這個方案有沒有遞交星軌測算局啊?說不準可能會刷新構建最優解啊,”謝清樂呵一笑,“而且第三航道那邊的構建一直是個問題,說不準這個方案有可參考價值。”
不愧是星辰學會的會長,輕而易舉就看出這個構建的過人之處。
“額,謝會長,這個不是我的方案。”陳雯尴尬一笑。
“那這個是?”謝清愣了愣。
陳雯趕忙補充道:“這是令愛的傑作。”
這次換謝清愣住了,“我們家那個小祖宗構建的?”
“對。而且,這個構建方案星軌測算局已經準備用在第三航道的構建上了。”
謝清不敢置信。
不是,車禍還把真把腦子撞開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