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怪我沒能救他!”康父說着,老淚縱橫,眼中盡是悔恨。
阿婵忽然想起虎妖說的一句話,那兩個童子是它物色了很久才找到的。
所以,虎妖在吃掉康益之前,就已經入過康益的夢了麼?
康父繼續講道:
康益今年隻有十一歲,從小就跟着父親進山打獵,身強力壯,精力旺盛,腦子也靈,不過十歲出頭,射箭百發百中,精通設置各類獵物陷阱,人們都說等他長大了,一定會青出于藍,是個比他父親更好的獵人。
半月前,他午後出了家門,便沒回家。
起初,康父以為是兒子貪玩,還生氣來着,都說了最近危險,這小子居然不聽話還出門,想着等他回來定要臭罵他一頓,結果左等右等,都沒回來。
康父着急了,眼看要天黑,不顧大家的阻攔,冒着危險進山去找,卻在山上發現了康益的衣物,有被拖拽撕咬的痕迹,以及血迹,卻沒能找到屍體。
康父的心瞬間涼了半截,雖然沒找到兒子的屍身,但身為獵人,看那大量的血迹,便心知已兇多吉少。
他渾渾噩噩回家,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妻子這個噩耗,怕懷孕三個月的妻子因此傷了胎氣,隻能一個人躲在家門口的大樹下偷偷的哭。
他抱着兒子破爛的衣衫,看着上面搏鬥撕咬的痕迹,心痛如刀絞,也不知道兒子死之前受了多少罪,是不是念着讓阿耶來救他。
雖然平日裡鄰居總誇兒子勇猛強壯,但他畢竟隻有十一歲啊!
而他這個做阿耶的實在太無能,孩子都出事了,他卻還在家隻想着罵他!說到這裡,康父恨不能給自己兩個大嘴巴。
而當晚,康父就被康益托夢了。
康益告訴他:“阿耶,虎妖幾日前就曾每夜入我夢中,引誘我被它吃掉,既如此,我便以身入局,為大家除害。
七日後我回魂,會化作虎伥,到時虎妖必會借助我的魂魄繼續引誘殘害無辜的人,但我發現,我可以逃脫它的控制,不替它做壞事,你們現在趕緊準備大量烏梅,并記住這個符咒的畫法。”
康父夢中見到兒子太過震驚,一時間無法接受這個噩耗,但看到兒子嚴肅的神情,還是紅着眼圈記下了兒子給他展示的符咒畫法。
“阿耶,你請法師在村東頭設置陷阱,陷阱中放置這個符咒,并在村西、南、北三個村口撒下烏梅。烏梅可使虎伥眼瞎行動不便,防止它們為虎妖引路害人,而這個符咒,可傷到虎妖命門元氣,到時候我引虎妖入村,便可将虎妖和虎伥一網打盡。”
原來康益見惡虎食人,危害村民,一心想制作陷阱捉住猛虎,但後來卻得知這是虎妖而非尋常猛虎,且有虎伥幫助它引誘殘害無辜村民,他非常憤怒,但自己也不會法術,無法降服虎妖。
可虎妖越發猖狂,若不根除此妖,早晚有一天村裡家家戶戶都不能幸免。
他想到隔壁那個每日隻會搖頭晃腦念酸詩的臭小子阿昌,心中隐隐難過起來。
雖然很煩阿昌總嘲笑自己鬥大的字不識,是個大老粗,但每日晨間進山打獵時,路過他家門口聽他文绉绉地“念經”已經習慣了,現下阿昌被猛虎吃了,每日經過他家門口,空空蕩蕩,連帶着他心中也空空蕩蕩起來。
不僅如此,整個村子被死亡的恐懼籠罩着,再也沒有以前的生機。
所以,當他夢中被虎妖追趕,康益心中便萌生了一個想法。
半月前,一個虎伥出現在他日常打獵的山上,模仿獵物的聲音,引誘他去陷阱。
康益耳力甚好,一下就聽出來那聲音有詐,卻還是毅然向着虎伥走去。
虎妖的身影蓦地在他眼前放大。臨死前,康益隻有一個執念,就是除掉虎妖和所有虎伥,保護阿耶、阿娘、阿娘肚中未出世的小寶寶,以及全村的人。
這裡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他很愛這個地方,就像隔壁臭小子阿昌天天翻來覆去背的那個書裡說的,有良田修竹,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是桃花源。
而不該是如今的樣子,家家封門閉戶,即使出門也是如履薄冰,甚至鄰裡之間都要互相防備,怕是虎伥冒充作怪,昨天還和你嬉笑怒罵的小夥伴翌日便陰陽相隔。
事情不應該是現在這樣,他要所有人恢複之前安逸太平的生活!
康父流着淚從夢中醒來,一邊罵兒子為什麼要這麼傻,一邊趕緊秘密召集村中骨幹、經驗豐富的獵戶,并請來法師一起準備陷阱。
所有參與的人都将這個秘密保守得很好,連康益的阿娘都不知道兒子竟然是為了拯救村民以身獻祭。
七日前的夜間,便是康益回魂之日,康父等人在村東陷阱苦苦等候,卻始終沒有見到虎妖。
康父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其他參與布置陷阱的人更是一頭霧水,怕是調虎離山之計,便趕緊趕回家中。
那晚康父一進門便吓了一跳,妻子倒在地上,淚水還挂在臉上,而一團黑色霧氣在他開門的一刹那,從窗口鑽了出去。
一團黑色霧氣?
聽起來怎麼如此熟悉?
阿婵和霍彥先在康父的話中敏銳捕捉到這一句,不約而同看向對方,并在對方的眼神中讀到了一件事。
孕婦煞氣流産案!
竟然與虎妖的事有關系?!
後面夢境中說,康益的小夥伴徐昌,愛看書,博覽群書,從一本古籍中找到了對付虎妖和虎伥的法子,最後身死,不做虎伥,找到康益,和他聯手設局對付虎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