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娘從阿娘那兒回去,心裡悶悶的,不想去書樓,在園子裡溜達了會兒,帶着丫頭婆子出門去了。
正院。
林氏身邊的大丫鬟明秋捧着賬本進來:“奴婢方才從賬房那兒回來,路上碰到咱們家大娘子,瞧着像是要出門。”
“她心裡不痛快,估計是去孫家看她先生師娘去了。”
林氏的陪嫁媳婦兒林媽媽利落地給主子擺好筆墨,預備主子看賬本要用,随即笑道:“咱們家小娘子向來是有孝心的孩子。”
林氏含笑點了點頭。
林媽媽又笑道:“咱們家小娘子常跟周家的小娘子來往,聽說周家小娘子訂好了人家,下月就要走禮了,要奴婢說,咱們家大娘子年紀也不小了,以後出門不好這樣說走就走,好歹坐車出門遮一遮呢,以後說親時,也别叫那起子人家挑理兒才好。”
林氏不悅:“我的漁娘聰慧孝順,誰敢挑我漁娘的禮?這起子人家就不配上我家的門。”
林媽媽正色:“大娘子,咱們家小娘子若是隻在南溪縣選個不好不壞的人家,自然誰也挑不了咱們家的理。但若是往上選呢?”
林媽媽見主子若有所思,連忙說下去道:“咱們家如今雖不如當年,到底是世家譜上的人家。這一二年淮安主支又慢慢起來了,等咱們家小娘子要選人家時,淮安那邊若是肯幫忙,找個出息些的好人家也不是不可。”
榮華富貴誰不想要,嫁去世家大族中,以漁娘愛玩鬧自由的性子,隻怕日子難過。
林氏思忖了許久,終是舍不得女兒,搖了搖頭:“我和老爺不打算讓漁娘遠嫁。”
“咱們南溪縣再好也隻是個小地方,以咱們家的家底,還有小娘子的品貌,娘子和老爺也要往叙州府選女婿吧,叙州府的大戶人家,講究的也不少咧。”
林氏擺了擺手:“我知你好意,不過這些話就不必說了。女兒家嫁人前的日子最自在,漁娘愛怎麼着就怎麼着吧,有我看着,出不了格。”
林氏伸手要賬本,明秋趕緊把賬本遞上去,翻開給主子瞧這個月的花銷。這個月家裡做秋衣,又要采買冬日裡做棉衣的棉花、布料等,花銷比上月大了不少。
林媽媽見主子忙着,也不勸了,挽着袖子給主子磨墨。
孫家。
漁娘帶着三四個丫鬟婆子去□□巧碰着師娘在院子裡一棵芭蕉樹下彈琴,漁娘也不打擾,把伺候的人都留在門口,她輕手輕腳地走過去,找了個位置坐下,悠然自然的琴曲讓人心神徜徉。
茶爐煮沸的茶香随風飄散,和琴曲纏繞飛舞,琴曲的尾音袅袅,漁娘深吸一口氣,自覺身心愉悅。
“漁娘聽了這首《溪山秋月》,你覺如何?”
“草木清新,怡然自得,隻覺天涼好個秋。”
于氏拂袖笑了起來:“秋日好光景,别在家裡拘着了,該出去賞秋了。”
漁娘親熱地靠過去:“我來正想跟師娘說這事呢,後日我家要去清溪村住幾日,到時候即可賞山村風景,又能去爬山。南山上白雲觀裡地勢高,碰上晴天,站在白雲觀最高處賞景,半個南溪縣盡收眼底。”
于氏捏着她嫩藕般細長的手指,她笑道:“前兩日從羅家回來,你先生就說你家過兩日要去清溪村住幾日?”
漁娘歪頭貼着師娘肩膀得意地笑:“我就知道你們想去。”
“除了咱們兩家還有沒有誰?可叫了賀家?”
“叫了,賀叔說他要留在家裡照顧賀文嘉讀書,隻有阮嬸嬸跟咱們一塊兒,阮嬸嬸要去白雲觀燒香還願。”
“那正好,我跟你阮嬸嬸能說到一塊兒去,還有你阿娘,咱們三個一塊兒去白雲觀聽李道長說經。”
“好嘞,我也去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