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她的成績與年齡,教練組——尤其是從前沒什麼名聲的賀楊可能遭受猜忌。
但曲池本人确實知道,賀楊等教練恨不得能将她的身體供起來,營養師半點不馬虎。
采訪結束,曲池隻略微對這位記者點點頭,對于那些沒有給自己眼神的記者她也沒有搭理,轉身背着包,獨自走向自己原本的目的地。
比起那些有同項目結伴而來的運動員們,這個背影明明該顯得孤寂和勢單力薄。
理應讓人覺得400米果真是凋零到隻有一人勉強抗住項目旗幟。
但實際上,曲池的步伐從容而堅定,好像她并不感覺到孤獨,反而因為這種孤獨的渲染顯得高處不勝寒。
她享受這種強大,也享受這獨一份的寂寥。
攝影師頗有靈性地拍攝了這個背影。
記者看了看,想到了什麼:“以前是不是也有一張曲池的照片?這合起來就是轉變和成長啊,多好,這次發文就用這個主題。”
她已經在腦内開始了剪輯。
熱鬧與冷清的對比,有人與她并肩同立到自己獨自前行。
也許會有人體會到心酸,但如果最後看見這個背影,除了那份心酸,還會從心裡生出對她的信任,也許,這樣一個人,真的能夠撐起大梁。
配上一個“我隻想看到花開~”BGM,幻想給她一個文藝青年眼淚都感動出來了。
冠軍賽作為全國級别的頂尖賽事,真心熱愛田徑比賽的粉絲不少買票前來現場觀看。
更别說這場比賽眼看着也是世錦賽選拔賽,重要性甚至讓一些田徑迷請假都要來一看究竟。
其中田徑大勢項目的支持者最多,而100米,200米及跨欄等項目因為這些年或多或少的經營和選手成績,都有了一批忠實粉絲。
至于400米,還是老樣子。
隻能說因為曲池個人的話題度,譬如抛棄100米,膽敢挑戰世錦賽,勉強獲得國内現役女子前二等等褒貶不一的傳言,有一部分人願意投來關注。
總之,除了少數幾個專門支持她的人,還有一些别别扭扭等着看看曲池究竟能不能成功的“别家”粉絲。
賽場上,曲池覺得今天的風格外火熱。
閉上眼,在體育館内,好像能夠感受到觀衆席上旗幟揮舞帶起來的風浪,而熱情的呐喊,更是傳遞着觀衆們的激情。
熱身時,曲池一直閉着眼睛,身旁一同晉級決賽的幾人都在關注她。
無論是有意或者無意,她們都在下意識評估曲池的狀态,像要提前确認今晚她是否能夠創造奇迹。
如果,曲池成功拿下世錦賽參賽名額,那就意味着奇迹。
一個項目中有了世界級選手,那不管這個項目以前多垃圾,都會因為一顆明星而閃耀。
當年的網球女王,當年的110跨欄飛人,不正是如此,她們會給項目帶來吸引力,會帶來新的種子,新的關注者。
此刻,除曲池在外剩餘的七名選手,目光從曲池身上微微挪開,便互相對上視線。
從那幾道視線交錯中,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她們彼此眼底潛藏的意思。
曲池要努力,她們也要拼盡全力去帶給曲池“強敵”的壓迫感,曲池需要突破,她們也需要曲池突破。
更何況,這場比賽,她們本就應該拼盡全力,去争奪榮耀的獎牌。
熱身時間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選手們根據道次排位上場,令這些選手感覺到詫異的是,觀衆席上,居然有歡迎她們的掌聲,這聲音還不小。
曲池同樣側頭看去,這一回,不需要她在仔細搜尋,便看見了那巨大的橫幅。
看來那一群人都是一起來看她比賽的,不然怎麼會有一條至少5米長的橫幅橫跨過十幾個座位,又從那裡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整齊呐喊。
“曲池!加油!加油!”
曲池的心頭湧起熱意,連帶着眼眶好像也隐隐發熱起來。
她按住自己的胸口,感受着戰意愈發蓬勃,想到:
該如何感謝呢,要怎麼表達自己的感謝才顯得真誠呢?隻有用成績去回報她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