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奪取高嶺之花的婦人 > 第10章 東宮事

第10章 東宮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家中堂

李鹫坐在上首,一身窄袖圓領袍,束金犀玉帶,蓮形玉發冠束起露出精緻眉眼,端的是雅量高緻,露的是和風細雨。若隻看面相,第一眼怕也隻道是一個好似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

但在場的另一人,王頤之,卻不敢這般想。

朝中和民間都隻說,如今的這位東宮太子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軟和性子,十位皇子中,位列行五,身為中宮嫡子,自生下便被立為太子,卻無心帝位,不争不搶,與其他幾位皇子相比,太子可以算是潔身自好,不主動培植黨羽,不争搶官家寵愛,在情愛之事上如同頑石,便是最該與太子一脈的太子妃之位,到如今都是空空如也。

可身處皇家,又怎麼可能真有這淡泊名利的存在,還是當朝太子。

王頤之從不覺得這位太子殿下真的舍得放棄隻一步之遙的位置,隻可能是礙于形勢,先皇後身死,外祖一門被貶,官家又不喜,這般之下,也隻能扮豬吃虎,暫避鋒芒。

與此同時,李鹫在心中輕歎了一口氣,不去想,他都猜得到,這位禦史中丞大人定是在想他這個太子是如何僞裝,如今又不裝是來做什麼。

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讨厭聰明人的原因,即便早知瞞不過,但是這種别人随意想看透你的滋味,還是極其不爽,這位陛下的心腹寵臣是個心聰眼明之人,可惜,這一次,他還真不是要來做什麼。

不過是被一群滿心關愛照料他的幕僚推着,不得不來這王家走個過場,畢竟剛剛被刑部和這位禦史中丞共同定罪削職流放的是他太子門下,雖然最後自己是擺脫了髒水,卻也惹了一身騷。

這不,幕僚們見不得他受欺負,催着他來拉攏王家,當今陛下重文輕武,若能尋得一脈文臣相佐,在朝中能順利不少。他自然是不願來的,王頤之受的是陛下的恩,吃的是陛下給的米,一個堅定的保皇黨,明知他絕非真棄皇位,怎麼可能願意幫他。偏偏這些人見他不來,一個個鬧着要死谏,被念叨煩了且懼血的李鹫,不得不登了門。

李鹫心裡諸多想法,面上卻不顯,隻一副真情寒暄的樣子,“此次驟然登門,還望中丞勿怪。”

王頤之仍是那一張請冷冷的臉,面對國儲說的字也不比平常添多少,“太子殿下言重。”偏偏延熹帝就喜歡他這副不為所動的樣子,隻覺得這就是真的赤膽忠心、束身自好。

可對李鹫來說,王頤之這番做派,又何嘗不是與他一般,假模假樣,若是真清廉正直,如何會是保皇黨,到底不過是高門巨族子弟,為的也是自家門楣,汲汲于富貴,求的還是高官厚祿。

壓下内心些許不虞,他抿唇一笑,點漆似的眸子幹幹淨淨,“未曾打擾便極好,小王這次前來,其實為的還是前幾日之事,這人雖已有定論,但這情,還未謝。若非中丞明察秋毫,挖出了這等戶部蠹蟲,本王還不知原來手下之人竟此般吃裡扒外,行如此損公肥私之為,倘若一直蒙混下去,必将養虎為患,屆時本王自身不但難以保全,甚至于國于民都擡不起頭。”

說罷,他瞥了眼身邊人,老太監手一揮,門外等候的兩人,捧着兩個不大不小的紅木漆盒,放到了王頤之手側的高桌之上,又一一小心打開。

王頤之還未看,方要開口拒絕,李鹫就打斷了他。

“中丞不必着急推卻,不是禮,是心意。一盞小小瓷爐、一盒蒸青團茶,不會出格。本王聽民間所說,中丞酷愛點茶,此西庵茶不揚名,卻是點茶最常用。至于這一盞瓷爐,東西兩市常見之物,不打眼。再者,此次登門,已于陛下面前提過,切望中丞收下,以全本王一點謝意。”

既非是重禮,而是謝禮,于情該收,且無貴重之物,自不必擔心會與東宮扯上大關系,便是連登門都由陛下所知,再是毫無理由。連着方才王頤之不看就拒之心,太子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妥帖到人心愧疚,至此必然是不得不收,王頤之突然明白,為何這位太子雖事事不顯,卻又不招陛下真正厭棄,如此細膩心思,又無天家子弟之傲,何以生出不喜。

“殿下過贊,下官不勝喜悅,便卻之不恭一回。”

李鹫聞此,便覺事情已了,實在不想與眼前這個木頭多廢口舌,迫不及待要離開,“中丞拘謹了。謝意送到,已心滿意足,你知道,本王不好長留,這便該走了。”

王頤之于位上起身,拱手做輯,“下官送殿下。”

李鹫擺手,“中丞止步,本王自行便是,不必如此麻煩。”言罷,帶着身後三人,于雨中慢步離去。一個背影,不見面,不識衣,卻也難掩天家貴氣。

親眼送走人的王頤之沉默無言,雙眸略過桌上的香爐和團茶,擋不住滿心困惑,太子這一趟,究竟為的是什麼?信奉所行皆有所理的人,于此困擾許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