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滿目青山載月歸 > 第18章 第十八章 中邪

第18章 第十八章 中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裴公子的意思是,他曾在皇帝的寝殿見過姑娘你的畫像,上面細緻的描繪了體貌特點,所以他在密道裡看到你耳後的紅痣,一眼便認出了身份?”

梨兒扶着風霓裳走下馬車,聽風霓裳講述昨晚她與裴肇和溫辭坦白身份之事,在聽到裴肇曾經宮中見過自家小姐的畫像,驚的喊了出來,慌的粥婆婆急忙去捂她的嘴。

“可小點聲吧我的姑奶奶,如今西京遍布他的眼線,可别讓他們瞧出來異常。”

梨兒吐了吐舌頭,繼續道:“可姑娘又沒去過上京皇宮,除了王爺咱們和那邊也沒任何來往,更不會将内宅女眷的私隐告知他們,那他們手裡怎會有姑娘的畫像?”

風霓裳搖頭:“裴公子也不知道内情,他當時還年幼,是誤入惠帝寝殿,後面他便被九千歲找到帶走了。細究原因,怕是咱們靠山王府早就不是鐵闆一塊了。”

風霓裳眼底目色深沉,粥婆婆不想讓她又回想起那些糟心事,昨夜和溫裴二位公子坦白過後,風霓裳氣血湧動心緒難平,便是一夜都沒睡好。

晨起看姑娘眼下都染上了淡淡的青色,遂拍拍風霓裳安撫道:“姑娘不必多想,思慮傷身,身子最重要。眼下隻要我們将那白養狼趕出去,府上定是要重新整饬換上可靠的人,咱們便不怕什麼了。”

風霓裳點頭,的确,目前最重要的便是眼前這一關,距離靠山王壽宴還有五天時間,她還有許多事情要做。至于京城的事,等她把這裡安排好了,屆時和裴肇他們一同進京,有大把的時間調查。

許久未回西京,一切都還是記憶中的模樣。

今日陽光甚好,風也不大,風霓裳便下了馬車,由粥婆婆扶着,打算順着西京城内最繁華的一條街巷慢慢走去濟世堂西京總店。

“姑娘如今感覺如何了?”粥婆婆感覺到風霓裳呼吸短促不勻,心疼的問道。

昨兒個風霓裳忙碌了一天,又為了夜探王府便吃了一顆歸元丸,此藥能暫時麻痹神經,讓人感受不到病痛虛弱,并能透支體力讓身體達到完美狀态,這便是昨夜為何風霓裳能救下裴肇并背着他從密道中跑回來。

隻是此藥藥效隻有兩個時辰,時間一過,風霓裳病的連床都下不來,即便粥婆婆和梨兒給她用了藥下了針,依舊是狠狠的折騰了一夜。

此刻雖恢複了些,到底損耗了不少氣血,風霓裳臉白的吓人,但時間緊迫又有不少事情要做,粥婆婆也隻得狠着心摟着姑娘出門,讓她把身上的重量都卸載自己身上。

好在今日天氣十分舒适宜人,下來走一走比悶在屋子裡強,三人便在街上慢慢的走着。

“無礙,隻是還有些虛浮使不上力,精神尚可,得辛苦婆婆替我撐着些。”風霓裳面色從容,晨起淡淡塗了些口脂,如今倒看不太出來病的厲害。

誰家高門十六七歲的小姐不是嬌滴滴的待字閨中,跟着長輩或小姊妹成日家賞花刺繡玩樂,怕是小門小戶的女兒也過的比自家小姐要好。

好日子隻過到十四歲便母親去了,父親重傷癡傻,妹妹被囚不知死活,自己花一般的年紀毀了臉毀了根基日日在房間裡苦熬。好容易身子好些了便接手了偌大的雲家開始籌謀如何奪回家業。

粥婆婆眨眨眼睛讓剛才眼中積蓄起的霧氣消散,抿了抿唇未再多言。

梨兒自小長在雲彌山莊,沒見過西京這般大的地方,看到市集上商鋪比鄰,十分繁華,便蹦蹦跳跳挨家逛,不一會兒身上手裡口中便多了許多東西。

粥婆婆知她孩子心性,但是也從來沒耽誤過事,索性自己還陪在姑娘跟前,便也不拘着梨兒,任由她逛着。梨兒知道分寸,也不亂跑,就繞着風霓裳身邊幾步處逛。

街道盡頭是一家酒樓,二樓窗子大開,一眼便能将街道盛景盡收眼底。

溫辭和裴肇此刻便坐在此處,阿隼正在大快朵頤。

阿隼:“雲少主介紹的地方真不錯,他家的羊湯色白味醇,加上這烤餅簡直絕配!”

阿綠愁容滿面,一點都吃不下:“二位主子,咱們真的要幫雲少主嗎?聽起來就很難,這等于直接對抗西北幾十萬大軍,咱就幾個人。成功了還好,不成功就直接埋骨戈壁灘了。”

“成功了也沒咱們的好,此次出行是為了完成陛下的囑托,找靠山王指使人在京城作亂的證據。即便咱沒找到這個證據,拿着……”阿隼嘴裡嚼着羊肉口齒不清的說着,說到關鍵處,看了看周圍,放小了些聲量。

“咱拿着假靠山王和犬戎勾結的信件回去也能将功抵過。可如果幫了她,靠山王府一整肅,又是鐵闆一塊,陛下想徹底收服西北的願望直接破滅。咱們空着手回京城,屆時恐怕才會真的被陛下記恨上。”

言罷,二人眼巴巴的瞅着兩位主子,一個笑眯眯的扇着扇子飲着酒聽樓下說書,一個托着下巴出神的看窗外,愣是沒人理他倆。

“少爺,您說句話呀。”阿綠試探着問溫辭。

“嗯,那按你們說的,咱們帶着那密信回京,然後呢?”溫辭将空了的酒杯遞給阿綠,阿綠邊倒酒邊說道:“那陛下自然是派人來剿啊,陛下做夢都想拿回西京,這不是現成的理由嘛。”

“那派誰來剿滅這幾十萬的西北軍呢?”

“這……忠義侯年紀大了,威武将軍前些年傷了腿如今連馬也騎不得,勇毅大将軍常年駐守東海,近些年海盜猖獗那裡半刻也離不了人……”阿綠掰着手指頭數朝中可帶兵打仗之人。

“難……難不成要老爺或者大少爺帶兵來打啊?”阿綠驚呆了,現如今朝中可帶兵打仗之人寥寥,老的老殘的殘,數來數去也就他們溫家一門四傑能頂的上。

一位老将軍加三位少将軍都是個頂個的打仗好手,可如果要開疆拓邊去攻打實力雄厚的西京,恐怕也就老爺能頂的上。

可自建國起溫家便一直駐守在西南,西北地貌、氣候一概不熟,這仗怎麼打?

“不然呢,還有别人嗎?”溫辭不鹹不淡的問道。

朝中局勢如此,也不是惠帝想看到的。隻是大梁建國已有四十餘年,國家四邊皆有強将常守,四海升平了十數年,朝中早和剛開始不同了。

沒了邊境連年持續騷擾,自上而下的過了這麼多年舒坦逍遙日子,哪還有人願意刻苦習武。

即便皇帝有心栽培,但到底不過都是些花架子,既沒實戰經驗,也無那對戰的能力和信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