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可以确定,這些人始終有一個美妙的目标:在數萬億顆行星中找到另一個地球。每次失望都是一次痛苦的挑戰,驅使他們去做新的嘗試。
飛船上的虛拟行星實驗室利用高分辨率光譜儀來獲取類地行星發出的光,分析其大氣層裡的化學成分,搜尋那裡可能的生命氣息。它就在在恒星周圍的宜居區域裡,一定可以找到的。逃亡者總是在改變,隻為了生存下去,你應該明白,生命的本質其實就是活着,就算真的很孤獨。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連續不停拍照,觀察諸多的遙遠行星。熱不可耐的氣體巨星昵稱居然是金發姑娘,而格雷斯卻是一個水世界......廣袤陰冷的太空毫無生機!随着時間的推移,倒黴透頂的逃亡者熱淚盈眶。他們克服了巨大的技術挑戰,但始終都是看到地球的假象。
封閉的飛船裡幾乎一成不變,生活就是不停航行,為了可能根本不存在的宜居星球而航行。
開普勒提供的統計結果是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頓下來,難道我們被上帝抛棄了嗎?至黑之夜的終結喪鐘似乎已經敲響。船員們變得越來越沮喪,小時候該多認幾顆星星的,他們都說這是自尋死路。指揮官意識到科學回答不了任何種類的情緒困擾,不得不大談特談為自由而犧牲,甚至轉向了哲學宗教,求着哄着這些人繼續前進。
在之後的的航程中,這幫人的智商逐漸降到了小學二年級。但一望無際的宇宙什麼也沒有,幾百年過去了,難道這些事情都沒有意義嗎?很多決定命運的事件都伴随着幸運,公元2426年1月7日,一個科學家終于發現了什麼:“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看來這一次也不例外。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站了起來,眼珠一動不動,癡癡地瞪着遠方。獵戶座.明塔卡星象顆閃爍的藍寶石,堅毅地生存于荒涼的太空。
那種景象讓人難忘!
幸存者的後裔感受到一種回歸。死寂孤獨的航行在腦海中浮出來,同眼前這個充滿希望的景象成為對比。一邊感激上天的賜予,一邊喚起痛苦的回憶,每個人臉上似乎又高興又難過。但沒有人出聲,仿佛都在集中全身的力氣忍耐着什麼,他們在等指揮官講話。
“世界非常無情,但希望一定會來的!我爺爺知道,我父親知道,我從出生就知道。我們什麼苦都受過了,自私、偏見、懷疑.....學到的遠遠超出期待。
活着有什麼用?
□□消滅了,思想還存在,思想消滅了,情感還存在。夢想中的世界隻能由自己來實現,我心裡總是這麼想。”一顆眼淚滾在指揮官眼眶邊上,卻不掉下來:“或許在成功前的霎間,我隻是不敢相信。幾百年的耐心和刹那後的自由,我很想懂得其中的意義。
可如今我隻懂得一樣,沒有人是多餘的,美好的靈魂、偉大的情感終将找到最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