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二十五年秋,仁宗崩,新黨擁護太女繼承大統。至今,已有三十年矣。期間,朝廷變法革新的步伐從未停止。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男女之别”。
俗世萬事,都在權力下變得輕易。
這場兩朝天子親自主持變法,聲勢浩大。雖然在推行之時也遭遇到各種阻礙,但自上而下的改革,總歸占有優勢。而今,大周男女可同席讀書。書院和科舉的大門,亦為女子敞開。
但像洛楹這樣頑固不化的人,還有很多……
“我讓你烏鴉嘴!”
“大郎要是沒了,我叫你也跟着去!”
“放開我!”
“逆女!”
陰森森的目光盯得人心裡發怵,那郎中自知秦家和洛家都得罪不得,吓得連連抽打自己的嘴巴:“小的失言、小的失言……”
洛楹又揪又擰,秦懷玉也不想忍她。從小到大都是這個樣子,真是讓她寒心。若不是秦懷金還算個好兄長,多次從中斡旋,母女倆早鬧開了!
當娘的不疼女兒,反倒讓女兒疼?
笑話,她可不是愚昧無知的蠢人。
“夠了,娘。”秦懷玉扣住洛楹的手,在她耳畔低聲斥,“瘋瘋癫癫的,像什麼樣子?越銘還沒咽氣,你真想氣死他?”
秦懷金,字越銘。
洛楹聽到這句話,果然冷靜了不少。隻是哭腫雙眼,依舊無神。秦懷玉松開手,深深地看了她一樣,旋即轉頭吩咐道:“王嬷嬷,先送夫人回去休息!”
“這兒有我守着呢。”
“除了栖遲閣差遣的下人,都給我散了!請幾位大夫去客房休息,好生款待,不得怠慢。”
王萍扶住失魂落魄的洛楹,連連點頭:“是!”
比起看見文字就頭疼的秦懷金,秦懷玉在讀書這方面,可謂是天賦異禀。六歲開蒙,十一歲考入縣學,十三歲考入州學。今年九月,第一次參加發解試,就中了。而今,剛滿十六的她,是大周朝正兒八經的舉人。
不過,今上曠日持久的變法革新,也剝奪了大周立國之初,太祖賜給士人的原有的經濟特權。且科舉制度上,姬周沿用姚虞舊例,采用“兩級三試制”。舉人,是讀書人入仕的最低門檻。
大周“兩級三試”,“兩級”指的是甲榜、乙榜,“三試”指的是鄉試、會試、殿試。其中,甲榜是指禮部在京舉行,每三年一次的會試高中名錄,乙榜是指各路每年秋組織的鄉試高中名錄。
鄉試選出來的舉人,才有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也就是春闱。春闱高中者,稱貢士。禮部擇優,取會試排名靠前的貢士,進行殿試。殿試中的佼佼者,便是進士,俗稱的“天子門生”。
自今上登基變法至今,朝廷上下,面目一新。恩蔭制度日趨嚴格,科舉考試愈發規矩。無論世庶,讀書人要想補個好點的缺,高低得是兩榜進士出身。否則,想要封侯拜相,無異于白日做夢。
秦懷玉慶幸自己生在當下,這個女子亦可科舉入仕的時代。雖然,如今明堂上女人的數量依舊少于男人。但前路已開,如她一樣不甘心的女子,總算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生兒育女?
不!那是上天贈予她們的權利,而非枷鎖。女子為帝,女子為官,曆史長河中,已經出現了屬于女子的閃耀晨星。将來,那片星空下,屬于她們的位置,應該更多才對……
盞中油盡燈枯,室内一片昏暗。秦懷玉折起發黃的書頁,将那卷老舊《綴術》擱在炕幾上,揉了揉自己酸脹的眼睛。手邊的茶水又涼了,她輕扣桌面,喚來值夜的丫鬟。
“娘子。”
“換一碗參湯來,”秦懷玉推了推面前涼透的茶水,沉聲吩咐,“再給燈盞裡添點油,續上新芯。”
“是……”手腳麻利的婢女領命下去了。
不多時,屋子裡就重新亮堂起來。手邊涼透的酽茶,也換成了一盅冒着熱氣的參湯。秦懷玉撥動白玉一樣光潤的瓷匙,避開上層浮着的點點油星,舀了半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