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不能按照我的題目回答,為什麼總要給出題目以外的答案?”徐美欣停下記錄,擡起頭來盯着華學恩問道。
“可以,但是可能就不是我的答案,而隻是你想要的答案了!”
“你在質疑我的專業性?”
“沒有!我隻是在陳述事實,真實的表達我的看法,給我心裡真實的答案!”
“你的看法?那你不妨說說看!”
“我覺得這種心理的測試題目的答案應當是開放式的問答,不能預設答案,如果一定要預設答案,除非預設的答案能做到足夠細分,能夠做到足夠全面,沒有遺漏,不然針對殘缺的數據得出結果必然就是失真的。”華學恩鎮定的解釋道。
“比如你問我‘你感覺是過去美好還是未來更美好?衆所周知,在過去和未來之間還有着“當下”這個時間,而且确實有很多人是即不活在不可追的過去也不活在虛無缥缈的未來的,他是真真實實活在當下的。
即便是過去、當下、未來,每個人的心境也是在動态變化中的,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可以告訴你,比如最近這十年來,前幾年我活在過去中,後幾年我活在虛無缥缈的未來中,十年後,也就是今天,我活在當下!這才是關于這個問題,我全部的并且真實的答案!”華學恩緊接着說道!
“那行吧!你就按照自己所想回答吧!”徐美欣明顯有些不悅地說道!
“你是否總覺得困難太多,怕自己克服不了?”徐美欣接着問道。
“我不怕克服不了,隻怕時間不夠!”
“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者是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隻不過有些高有些低罷了!所以我不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我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如果從金錢上來看,我可能并不富足,但是從精神層面,從為社會大衆排疑解難層面來說,我并不是個失敗者。”
“你是否總覺得力不從心或者自歎不如别人?”
“這題和上題有點重複!力不從心的事情有很多,自歎不如别人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我能力不足或者信心不足的原因,力不從心的事情,對我而言,更多的是自我秉性上的,是我無法随波逐流,無法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無法埋沒本心追名逐利; 自歎不如别人,則更多了,我即沒有可以清高的資格和身世,也無法做到唯利是圖的積極入世。”
“這有什麼不同嗎?”
“當然不同了!一個是能不能做到!一個是想不想做!這是兩個問題!”
徐美欣聽完,咬了咬嘴唇,吸了一口氣,嗫嚅着不知道說些什麼!
沉默了一會,徐美欣低頭不斷地翻閱着桌上的問答卷,似乎在艱難的挑選着或者剔除着,最終,徐美欣徹底合上了問答卷,繼續問道:“你喜愛現在的工作嗎?”
“喜愛!這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特長!沒有什麼比現在這份工作更适合我的了!”
“你對另一半有什麼向往或希望?”
“我覺得感情的事情,可遇不可求!一切随緣!”
“你向往以後成家立業的家庭生活嗎?
“……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否有這個福分!”
“你心裡有比較恨的人嗎?”
“沒有!”
“你對這個社會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
“以前有,現在沒有了!”
“為什麼?”
“看淡了!這個社會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不論好壞,至少它是尊重現實和事實的,它是對現實和事實的反映,每個人都處于自己應該處于的位置,這是事實也是規律!既然是事實和規律,大多數情況下,就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所以接受事實和規律就是自我最好的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