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學恩補充到:多元邏輯學,即追求絕對性也承認或然性,在不排除或然性的情況下,我們追求最大的概率性!
其實回頭看看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哈瓦村一直流傳吉娜是跟孟察跑了!
所以,在太爺阿叻的認知裡,吉娜是一直活着的,吉娜是太爺阿叻同一時代的人,所以吉娜就是太爺阿叻的“故人”,并且是太爺阿叻願意奔赴遠方相見的故人!
試問,沙旺如果以自己的身份寫信給阿叻,阿叻不要說奔赴遠方相見,單單是接到來信都要吓壞了!
畢竟在太爺阿叻的認知裡沙旺是已死之人;以孟察署名也不可能,阿叻收到信也不會私自前往赴約,畢竟異性相斥,太爺阿叻隻會通知村裡去核實找尋而已,唯有當年同樣讓太爺阿叻暗戀的吉娜才能讓他欣然隻身奔赴遠方赴約,而沙旺隻需要在信件中以吉娜的口吻随便找幾個借口,再用一些暧昧的語言和話題就可以輕易吊出阿叻入局。
所以,我在回到曼谷後,便考慮着要去外地尋找一下阿叻蹤迹,希望借此解開謎題!但是往哪裡去呢?
最初村裡的知情人說這封信是巴吞他尼府的三闊縣來的信,但是後來落魄歸來的太爺阿叻卻說是沙繳府下面的空哈縣,兩個當中必有一個是假的地址,既然已經證明太爺阿叻是冒牌的,那麼很簡單,他的話就不能相信了,所以,阿叻當年奔赴的去處就是三闊縣。
但是當我請假來到三闊縣,面對偌大一個縣城,幾十萬人口,想要找一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但是困難隻是一時的,我在三闊縣盤桓了幾日後,終究還是靠着缜密的推理找到了線索。
我是這樣推理的:
既然阿叻一去不回,既然沙旺可以堂而皇之的冒名頂替阿叻混迹在哈瓦村,大概率阿叻已經被沙旺謀害了,而且,沙旺要想無後顧之憂的冒名頂替阿叻,就必須殺了真阿叻,自己才能冒名頂替成“阿叻”活着。
所以被殺的就不能是“阿叻”,隻能是流落他鄉苟活在三闊縣的“沙旺”,當然他絕對不會再叫這個名字了,很熟悉的手法吧!這與之前沙旺在哈瓦村殺害孟察後的移花接木借屍還魂,如出一轍!
所以,我馬上在網上搜索最近幾年三闊縣的火災死亡事件,再結合沙旺和阿叻的年齡體貌等特征,排除了一些不相幹的案件,終于找到幾年前發生在三闊縣下面的明瓦村的一個磚窯廠的一場火災事件,死者是一位九十多歲的男性,是磚窯廠的看門大爺,但是卻不叫“沙旺”,而是叫達蓬,我料想這可能就是沙旺亡命天涯的化名。
于是,我迅速趕到此地,聯系了磚窯廠的負責人,并将手機中偷偷拍下的沙旺的最新照片拿給老闆等人查驗,确認無誤就是當年來此打工的看門大爺“達蓬”,之後我馬上報了警,警方積極響應,迅速帶我和老闆回到警局做了筆錄,并正式重啟之前的調查程序。
原來,當初火災死亡事件發生後,警方也發現了此案的諸多疑點,比如死者的屍檢報告表明,死者的鼻腔口腔和呼吸道并沒有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并且屍體也沒有因燒灼造成的明顯的肌肉蜷縮,而且經過解剖屍體發現死者不是死于火災,而是死于心力衰竭,在死者腸胃和血液中檢測出了□□的痕迹。
最蹊跷的是警方進行人口比對後發現,在警察局的戶口系統内沒有與死者“達蓬”相同或相似的身份信息,後來因為線索有限,此案一度成為了無解的懸案!誰曾想今日來了一位三闊縣警察局的福星——華學恩,頓時解答了此案的所有謎題,使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