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一瞧,唐青就皺起了眉頭。随手從腰間取下一柄隻有寸許長的小刀,輕輕一刮,便從那珠子上刮下一層薄薄的皮兒來。再湊到對光處仔細瞧上一瞧……
唐青收起了小刀,面無表情地把那兩粒“東珠”扔在了桌子上,口中淡淡道:“假的。芯子大約是蜜蠟做的,表面塗了一層染色的珍珠粉,造假手段并不高明,不但做不到魚目混珠,便連真正東珠十分之一的勻淨光澤都沒有仿制出來。行内人一打眼便可知。”
林垣本還帶了萬千分之一的僥幸心理,如今聽了這直白到幾乎毫不留情的話,眼中最後一點希冀神采也消失殆盡,臉色難看地坐倒在椅子上。
小王爺則在旁邊翹起了二郎腿,還惬意地搖了一搖,端起桌上的茶水有滋有味地喝了一口,露出一副果然如此吧的得色來,十足一副欠扁模樣。
唐青沒理他,徑自在少年面前坐下,望着他淡淡道:“具體是怎麼回事,說說看吧。”
林垣苦惱地揪着頭發,好一會兒方才無精打采地道:“這件事情……還要從半年前說起。”
半年前,林垣的鋪子裡迎來了一位操着京師口音的中年人,生得是器宇軒昂,人品不凡,一進門就口口聲聲說要找掌櫃的來。正巧林垣就在鋪子裡,便上前問他什麼事。
那人自稱姓王,現在急需一批質量上乘的絲和絹,價錢不是問題,問他有沒有存貨。恰巧林垣剛進了一批絲絹,便幹脆全賣給了這人。那姓王之人倒也爽快,驗了貨後很滿意,當場便付清了錢款,帶着貨物走了。
過了不到一個月,這王姓商人又上門了,還帶着一個姓吳的夥計,同樣要采購絲絹。雖然數量上比上次少了一些,卻是當場錢貨兩清,依然十分爽快。如此這般,因此人付款及時,又為人爽朗大氣,很快博得林垣的好感,與其稱兄道弟,好不熱絡。
後來那姓王的人來的次數少了,大多時候都是那姓吳的夥計前來采購貨物。林垣細心打聽,方才知道那姓王的中年人乃是大名鼎鼎的京師寶來商号内城總店的大掌櫃。前次因為宮裡突然下來一宗大份額的物資需要寶來商号采購,而因為其數量極為巨大,時間偏又緊迫得很,趕不及從全國的商号調配貨物,不得已之下,幾乎京師附近所有的掌櫃們都傾巢而出,四處尋找貨源。而王掌櫃在歸京途中路過石梁城的時候,偶然聽說林垣的鬥金商号物美價廉,名聲極好,便因此找上門來。
林垣聽了自是大為得意。他雖居于石梁小城,卻也聽說過京師寶來商号的大名。如今能為其供貨,雖然數量并不大,卻也覺與有榮焉,似乎離着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些。
數日前,王掌櫃忽然來信,言道寶來商号最近要向宮内進一批珍稀物件,舉凡珠寶玉石,珍奇玩物,無所不包,若是林垣近日内能遇到些稀奇玩意兒,務必要及時告知于他。
林垣的鋪子主要經營布帛和雜貨,對這些稀罕貴重物件并沒有涉獵,因此接到這封信後也并沒有怎麼放在心上。不料幾天之後,竟真有人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