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擁擠不堪,道路上來來往往的人更是堵的移不開腳步。
一位妙齡女子在一個首飾攤邊停了下來,正在挑選着心儀的飾品。
“婉玲姑娘,沒想到在這裡能夠遇見你。”
聽到一個男子的聲音,婉玲回頭一看,在看清他的面目,頓時令她滿臉吃驚。
今晚她帶着婢女偷偷的溜出來,哪想到在這裡能遇見年羹堯,這也太巧了。
見她一臉驚愕,年羹堯唇邊溢出一絲笑意,“婉玲姑娘,既然我們遇見了,可否陪我一起走走?”他能夠遇到婉玲是倍感震驚,隻不過震驚過後,沉澱在心底的是濃濃的喜悅。
“好啊。”婉玲颔首應道,雖然她不接受年羹堯,但不好當衆拒絕他,隻好跟在他的身後。
因街上人多,她被擠的站立不穩,腳一歪,整個人直接倒在一個男人懷裡,她擡起頭,眸光微怔一瞬,定定的望着他。
四爺看了她一眼便推開了她。
年羹堯一把扶住了她,關切的問道:“婉玲姑娘,你怎麼樣?”
婉玲紅着臉搖搖頭,“我沒事。”
看到面前突然出現的人,年羹堯同樣愣了愣,正準備向他們行禮,在他還未開口,四爺擡手阻止了他。
他彎腰垂眸道:“四爺,微臣失禮了,剛才婉玲姑娘不小心撞上了您,還請四爺恕罪。”
四爺淡淡說道:“都說是不小心,何罪之有。”
十三爺笑嘻嘻說道:“年羹堯身邊有美人相伴,那我們便不打擾了。”
年羹堯略微一笑,沒再接話,隻是拱了拱手。
就在他們兄弟準備離開時,婉玲急忙上前俯身見了禮,“民女見過四爺、十三爺。”
十三爺眸色一頓,又見她很是面生,便問道:“你是誰家的姑娘?”
婉玲嫣然一笑,“民女鈕祜祿婉玲,鈕祜祿淩柱是民女的阿瑪,民女鬥膽猜測,您是十三爺。”
“你是淩柱的女兒,可我們從未見過,你怎麼會認識我們?”十三爺疑惑的問道。
婉玲楚楚動人的眸子微微一閃,她笑道:“皇上前年帶着皇子們去城外的萬壽寺上香祈福,正好那天民女的阿瑪帶着民女出城經過了那裡,當時民女有幸見到了當今聖上,聽阿瑪說起了在皇上身邊随行的幾位皇子,其中就有四爺。”
十三爺努力思索着記憶,很快便想起來了,他目不轉睛的打量着眼前女子,見她小臉清麗柔美,眉眼含情看着嬌媚多姿,站立時端莊有禮,仿佛一朵冰清玉潔的水蓮花,是個氣質優雅美麗的女子。
“我早就聽說淩柱有個閨女才高八鬥,是個遠近聞名的大才女。”他的聲音十分的輕柔溫醇。
婉玲聽着有些不好意思的紅了臉,能得到十三爺的贊賞,心裡自是萬分開心。
她側頭望向了四爺,四爺同樣看着她,見她一雙美目緊盯着自己,眼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哀愁,随即移開了目光。
婉玲眉眼帶笑,雙目含情,“民女知道四爺才識過人,滿腹經綸,民女在您面前哪算的上才女。”
四爺沒說話,十三爺笑着接了過來,“四爺的文采有目共睹,不過我十三爺也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這一點絕對不輸他。”
他溫文爾雅的氣度讓婉玲十分的欣賞,她含笑道:“民女知道十三爺出類拔萃,有真才實學。”
十三爺眸光一轉,微笑着望向年羹堯,“這年羹堯可是博古通今,皇上經常對他贊不絕口,誇他年少有為,是我們大清的棟梁之材。”
聞言,年羹堯謙虛道:“微臣承蒙聖上的擡愛,實在不敢當。”
在他話音落下,擁擠的人群中有一位老者的聲音響起,“老朽是個愛才之人,這裡的古玩、字畫、首飾、奇珍異寶,隻要老朽拿出一件,你們能夠對出詩詞,東西你們随便拿走。”
“此話當真?”十三爺來了興趣,立馬走了過去。
老者鄭重道:“君子一言驷馬難追。”
十三爺朗朗笑道:“好,那我先來。”
老者随手拿了一個古董花瓶,他想都沒想便說道:“辘轳聲中井花滿,亦有口腹如許清。百花叢中度朝夕,一點不關流俗情。”
圍觀者們在一旁連連喝彩,大呼叫好。
老者笑着遞上手中之物,十三爺接過滿臉笑容。
“還有誰願意一試?”
“請老先生在出一題。”四爺是一個漢學造詣極深的人,對漢人的詩詞頗有研究,他對這老者的文字遊戲很感興趣,見老者拿出一個翡翠玉镯,他不假思索道:“渌沼春光後,青青草色濃。绮羅驚翡翠,暗粉妒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