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古代燒瓷器 > 第2章 章節2

第2章 章節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泥土上走路幾乎沒有聲音。

崔雁竹條件反射回頭,良好的修養讓她第一時間禮貌道:“您好,我在……”

話說一半她緊急住嘴,自己下意識用了現代的普通話,這裡的人怎麼可能聽得懂,自己還是先少說多觀察吧。

關大嬸住在崔家隔壁,她是個好心腸的婦人,平時對這個頭腦不大靈光的小女孩很是照顧,這會正要給在地裡耕田的男人送飯,她哦呦了一聲,仔細瞅了眼崔雁竹的下巴,還真是崔三妹。

“你咋跑出來了嘞,病好點沒有?照嬸子看以後就把臉蛋露出來,成天遮着臉隻露出個下巴多悶呐,來,關嬸這裡有橘子,給你一個。”

說着也沒指望崔雁竹回答,不容拒絕地朝她手中塞了個黃中帶綠的小橘子。

“謝謝關嬸。”崔雁竹乖巧接過,脆生生回答道。

她想過了,既然要在這裡生活,就不能永遠當之前的崔三妹,要讓村子裡的人逐漸認識到她已經好了,不僅是身體上,更是思維上的。

“這孩子……”關大嬸探手撫上崔雁竹的額頭,直念叨着破天荒了,“平時問十句話也不回答一個字,是不是還在發燒?”

“關嬸,我的病都好了。”崔雁竹揚了揚手裡的玉米,當時崔母一共給了她兩根,剛吃了一根,還剩下一根正好可以作為借口,“現在要去給我哥送玉米吃,嬸子知道他現在人在哪嗎?”

“那你爹娘可得高興壞了吧!”對面的人瞧着她眼神清明,思緒也仿佛一個正常人,感慨崔家這也算是苦盡甘來,牽起崔雁竹的手說:“你哥正耕地呢,嬸子帶你去。”

崔雁竹跟着她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逐漸回憶着在現代看過有關農林種植的書,崔家有八畝農田,對他們一家來說任務并不是很重,除了每年收割麥子的農忙之外,尚有餘力做一些其他的活計。

崔母會繡手帕,編一些竹制品到集市上賣,崔父和崔二哥偶爾也會幫着殺豬宰羊,或者替人口少的人家收麥子。

她想,他們家也許可以采用現代化的種植方式,比如将兩種根系發展深度不同且不會互相影響的作物套種,還有加設大棚,以增加溫度濕度的方式種出反季作物,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産量産值,還能豐富飲食。

不過按照崔家目前這個狀況,加上土地肥力不足,植物的生長周期等問題,可能達成以上目的還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突然,崔雁竹眼尖的發現遠處有一個拱形的建築,那樣式她十分熟悉,但還是有些遲疑地開口:“關嬸,你知道那是什麼嗎?”

關大嬸擡起頭,“那個是窯爐,咱們周口縣以前啊有個廠子,工匠們在這裡燒些陶碗陶罐分到鄰縣去賣,許是賺不到銀子,也就荒在了這裡,不過這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那塊兒全是碎陶片,沒什麼人去。”

很久以前,有個姓盛的工匠無意中發現這附近的粘土燒制成功率極高,不易開裂炸窯,于是在這裡建了一個窯爐,打算賣往各地。

但恰逢災荒,周邊各州縣窮得都要揭不開鍋了,哪裡會在意用什麼東西裝食水?講究點的也許會買,不講究的人家圍着半爛的鍋子也能吃,再加上陶器易碎,在古代道路多崎岖,運輸不易,久而久之陶廠虧損嚴重,便不做這個生意了。

崔雁竹渾身一震,陶瓷……

“麻煩關嬸幫我把玉米帶給我哥,我還是有些不舒服,就先回家了。”把橘子揣到袖子中,崔雁竹果斷打算自己探索一下那裡。

“哎好,去吧去吧,趕緊躺着休息。”

一路順着窯爐的方向走去,崔雁竹思緒紛亂,雖然自己很熟悉陶瓷器應該如何制作,如何燒成,可是平心而論,自己并不熱愛這份祖上傳下來的技藝。

在前十幾年的人生中,她始終想不通家中所有親長對瓷器的癡迷,那是一種近乎狂熱的态度,狂熱到可以廢寝忘食,日夜鑽研,為了一個器形争論不休。

即使有專業的工人在一旁掌握溫度,控制時間,他們還是會連續好幾日蹲守在窯爐旁寸步不離,因而錯過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她的生日,畢業典禮,工作室剪彩儀式,他們一次也不曾來過。

上坡走得吃力,何況崔雁竹大病初愈,她撐着膝蓋拾階向上走,窯爐的全貌逐漸展現在她的眼前。

被熏黑了大半的建築矗立在前方,由于長時間沒有人打掃清理,野草和植被遍地,還被低矮的灌木遮住了一部分,崔雁竹走近扯掉雜草,發現這座陶窯是經人為破壞過的,也許是之前工匠撤離的時候不想讓他人用此牟利,所以有損壞的痕迹。

探頭從火口往裡看,窯室下方有一個火膛,位置較深,她伸手往下摸了摸确認火道的數量,受手臂長度和姿勢的局限,隻能粗略估計。

大約有三四股。

崔雁竹收回手一看,滿是草木灰,還有幾塊木炭碎屑,圍着整體轉了一圈,發現窯壁的上部有往裡收縮的趨勢,總體樣式與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窯很像。

旁邊有一個滿是晾曬闆,但沒有牆壁的木制小屋,崔雁竹走近捏起下方幾塊被風吹落破碎的小殘片,碗壁厚薄不一,沒有紋飾,看來這些都是還未修形燒制的陶碗,大概是當初走得匆忙所以舍棄了許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