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世家子弟對桓瑛還是頗有好感,明明可以一事無成當個纨绔公子,但他卻非常努力的參加科舉,還一路往上走,小小年紀就是舉人了,到了十五歲就是貢士,估計不到十七就是進士,前途無量。
宋王世子還是很佩服桓瑛的,世家子弟尤其是有爵位繼承的,沒有幾個能考得上進士的,都隻想着坐享其成,或者看着父輩的榮耀過完一輩子。
小齊侯就是典型的案例,他母親是長公主屬于皇親國戚,自己的父親齊平侯又是一方元帥。偏偏小齊侯非得跟桓瑛做對,憑什麼大家都是四家子弟你。偏偏還得努力,豈不是顯得我更加無能。
小齊侯看不上淮陰回家沒有任何家庭,隻不過是從秦王桓鳴這才開始起步。
桓鳴隻是個泥腿子,隻不過他運氣好,依靠戰功才能被晉封為秦王。
小齊侯家的爵位是從他爺爺那一輩就流傳下來的。
“進士又有什麼了不起的。”小齊侯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處境,他身為幼子,其他兄弟都能夠安排官職,到了他,估計官職也不夠了,他又不願意去父親的軍隊曆練,小齊侯吃不了那苦。
甯陽長公主就縱容着小七和大不了他身為長公主進宮,觐見皇上之後,為小兒子再求一個爵位,哪怕是一個的伯爵的爵位也行。
“母親你聽說了嗎?上次會是懷英這個家夥竟然敢去參加了,就憑他那點肚子裡的那點墨水也敢參加。”小齊侯非常看不上桓瑛,認為桓瑛京城雙璧的名頭也隻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他肯定是作弊得來的舉人功名。
“你擔心他做什麼?你先關心你自己看你這次又不參加科舉考試。”
“實在不行就讓父親給我煎一個五品的同知。”小齊侯不以為然,“考試多辛苦啊,我才不想考呢。要連着考這兩三天我才不去受那個苦呢。”小齊侯就進考場都不想考,讓他寒窗苦讀十幾年,他才不樂意。
“你父親也說了,要是你能通過科舉入仕最好不過了。”甯陽長公主前不久才把甯氏休回娘家,說是把命事休回娘家,大家都心知肚明,甯氏的娘家根本容不下他,那是隻好在外面找了個宅子住自己住着。
面對烈士的遭遇,甯陽長公主沒有非常冷血心腸,甚至連甯氏帶過來的嫁妝都不給她帶走。
甯氏被休之前還來到了公主府求了甯陽長公主哭哭啼啼到至少得讓他把一半的嫁妝帶回去。不然她回娘家怎麼過日子,她那個嫂子又是貪圖富貴的人,她沒有把嫁妝帶回去,她嫂子豈能容他。
甯陽長公主絲毫不同情吝甯氏的遭遇。認為這是甯師的命,誰叫他沒有遇到過好娘家。
甯氏是被空手修回娘家的,她回去之後連娘家的門都沒得進,隻好去找外祖父顧閣老。
顧閣老一大把年紀了,還得為自己的外孫女做打算,顧閣老把甯氏一直居住的别院買了下來讓甯氏好安頓一生。
齊侯侯世子對自己的發妻還是多多少少有點感情的,但是他也是分毛不出也沒有給甯氏任何銀兩。
甯氏對齊平侯世子也徹底絕望了,他是個懦弱的人,沒有任何主見,凡事都聽從甯陽長公主,如今他正在沉迷于兩個妾室的溫柔鄉,哪裡還能想到他這個發妻的處境?
甯氏隻好收好休書回家。
甯氏被休了之後,就沒有再找過齊平侯世子,她對自己這個前夫已經徹底的絕望。
幸運的事,甯氏身上佩戴的首飾沒有被搜刮走,總不能在大庭廣衆之下撥開她的衣襟景,把她脖子帶的手上帶的腳環上帶的金環,玉佩,手镯都拿走。
這些是甯氏從娘家戴過來的,她生母給她的她出嫁的時候,甯氏的大嫂隻給一個很普通的手镯,拿去當鋪典當也換不了多少錢。
看到甯氏身上的首飾都被夫家收去了一大部分。
與其他相比之下,桓瑛還送給了甯氏一塊翡翠平安扣,讓她保平安。
甯氏非常高興的收下。
“大不了,你以後可以拿去換錢。”桓瑛知道甯氏需要玉佩去充門面。
甯氏回不了娘家,又被齊平侯府休掉,身邊都是一些趨勢之人。
“我被送到莊子上後,以前的發小,手帕交,什麼的,都沒有過來探望過我。”甯氏說不難過都是假的。
怎麼說桓瑛也跟甯氏做了一段鄰居了。
“那你之後住那裡?”
“還能住哪裡。”甯氏苦笑着,“繼續住在這裡的宅子。”
“這裡荒郊野嶺,你一個女子住在這裡不安全。”桓瑛如果不是有武藝高強,他一個人也不敢住。
“這個宅子便宜,買得起,隻能住這裡了,再說我外祖父現在年事已高,我不想再給他添麻煩。”
桓瑛的身體好很多了,他現在完全可以單挑小齊侯,小齊侯雖然長得壯,可他不是練家子。
“不是還有你,有你在身邊,我不怕。”甯氏住的房子與桓瑛隻有一牆之隔。
“我并不是經常居住在别院,等我考完殿試會搬出去。”
“你不是剛考完會試嗎?”甯氏沒有想到桓瑛對自己這麼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