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匆匆趕到廚房,一臉大難臨頭的模樣,與采買的師兄哭訴道:“法照師兄,這下可怎麼辦,那位女施主看起來十分生氣,我……我是不是闖禍了。”
法照是慈恩的親傳弟子,也是自幼在香山寺長大的孤兒,向來對慈恩這個師傅唯命是從。
慈恩不讓透露酥塔的來曆,不管外人如何打聽,都撬不開法照的嘴。
或許也沒人能想到這樣的點心是出自一個小孩子的手藝,寺中僧人除了和楊桃相熟的三人,也都不知情。
法照安撫了小沙彌幾句,去菜地裡叫來觀塵,讓他去書院找楊桃救急。
觀塵看了眼天色一臉為難,距離下學就剩一個時辰了,他是見過那點心的制作工序是有多複雜的,哪裡趕得上呢?
可平日裡師兄們都對他很好,觀塵隻能硬着頭皮去找楊桃。
“現做要好幾個時辰呢......”
楊桃也是一臉苦惱,她想了想又道:“我換個沒有酥皮的做法,先給你拿去應急好嗎?若她還是很生氣,你回去跟師兄說,我明日再多做幾個給她賠罪,想必那位夫人也不會太為難你們的。”
觀塵忙不疊地點頭,開始給楊桃打下手。
雖然酥皮的制作很費時間,但曲奇底的蛋撻就省事多了。
楊桃隻需要揉好面,在模具上鋪好底,再倒上蛋液進行烘烤,一個時辰完全來得及。
隻因為楊桃個人是堅定的酥皮黨,所以之前一直沒有想過要做曲奇底的蛋撻。
沒想到等蛋撻烤出爐後,陳力和觀塵二人卻說更喜歡曲奇底的。
“這個新皮更合我心意,香脆油潤,比酥皮的口感更佳醇厚!”
“酥皮很好吃,但是這個新皮更好吃!”觀塵形容不出來更具體的,隻能連連贊歎,又松了口氣道:“好在那位施主是第一次來,想必也不知道區别。”
楊桃聽着靈機一動,翌日,趁着午飯前,她就先烤了一爐曲奇底的蛋撻送到寺裡。
“法照師傅,今日的酥塔底有些不同,但做法更省時些,一日除了酥皮底,我也能多出一兩爐新底的,若是香客們還是更喜歡酥皮底,今後我就不送來了,這一爐你先拿去試試!”
因這點心裡放了雞蛋,法照沒吃過,想象不出來這受人追捧的點心到底多好吃。
但如今光看外形,好似都差不多。
主持為了改善齋菜的水準,不惜請來城中的大廚,可自禅會過後,倒是這點心更受人喜愛些。
主持也讓自己将其他票數較多的點心買回來湊數,可那些點心如今城裡也能買到,沒幾天就無人問津了。
如今為了能住進客院,富戶們捐香火錢都更大方了些。
可因為楊桃一日能做的量實在太少,昨日更是差點鬧出了事,若不是有觀塵與她相熟,法照對書院那個脾氣暴躁的山長還是挺敬而遠之的,他那兒的院衛更不是吃素的。
若隻是變了個皮就能多出幾爐,法照自然樂見其成。
他将酥塔送到客院,正好遇到慈恩。
“怎麼今日上午便送來了?”
“師傅,是小桃施主說她換了配方,縮短了時間,但是怕口感會有變化,便讓弟子先送過來給大家嘗嘗。”
“才過了這些日子,她竟又琢磨出了新配方?”
慈恩驚訝,若是讓城中點心鋪子的掌櫃知道她這天賦,隻怕這小姑娘麻煩就大了。
他沉吟片刻後道:“日後她若出了什麼新點子,你都隻管先收下,若後續反應不行,再停掉就是,囑咐好他們,不可因小失大,惹來信衆不滿,雖然分量是小了些,但也不要催她,你按分配好發下去就是,不必忌諱誰來。”
法照知道他是在說昨日的插曲,羞愧地低下頭應道:“是,徒兒知道了。”
如楊桃預料的一樣,曲奇底與酥皮底竟開始平分秋色,此後,她與寺院的供需關系也開始穩定下來。
到了年底,楊桃已經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足足十兩!
她履行承諾,給幫助自己最多的陳力買了一份大禮,其他人也收到了她精心準備的禮物。
太康縣的冬日今年早早便來臨,臨近年底下了一場雪後,陳柏石已經定下了冬至那天放假。
在放假前一日,楊桃從陳力分給她當雜物間的房間裡扛出一個大包袱,那是她早就準備好的禮物,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她都準備了。
謝淵日日與她在一處,自然知道楊桃總是偷偷嘟囔苦惱,不知道要給陳力送什麼禮物好。
其他人卻很驚訝,不知她是何時準備的。
楊桃送給陳力的是一頂狐狸毛皮一體的雷鋒帽,從精心選好材質到去店鋪定制,足足花了楊桃三兩銀子!
因這新穎的款式,讓鋪子的掌櫃眼前一亮,他還隻收了楊桃毛皮的成本價。
楊桃拿到帽子後,還在百忙之中抽空在帽子額前繡了一個歪歪扭扭,卻紅得亮眼的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