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異族早已被曹操打服,此刻大概率不會進犯。魏蜀吳三軍都在自己視野範圍内,沒聽說過還有什麼很強的勢力。
郭嘉完全沒有料到這種情況。
“還有多少兵?”郭嘉問道。
司馬懿冷靜道:“目前沒有可以立即調動的兵,孟門隘守兵隻有三千人。我也不信還有哪裡來的萬人大軍,我們先去孟門隘一探究竟。”
郭嘉思酌片刻,立即随司馬懿下樓,全速前往孟門隘。
**
等兩人趕至孟門隘時,正看到城下圍着烏壓壓的人海。
“關下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徐晃執槍厲喝。
攻城将領并不将徐晃放在眼裡,既不退兵,也不進攻,隻是緊緊等着漏刻上的格數,算着時辰。
局勢不利。
郭嘉凝眉,早已将從附近地帶調兵的軍令下達。
忽然,隻見漏刻被領頭之人砸在地上,其餘大兵正要攻取關隘,卻被另一支大隊包住後路。
後面那支軍隊的領頭之人身着紅衣,似乎是一位姑娘。
郭嘉起初還未看清,直到那抹紅影越來越近——
曹節此時長發高束,一手執着缰繩,一手反持紅纓槍,領着近萬餘兵前來。
“皇後?”司馬懿眼珠子險些瞪出來,立馬往城樓下跑去。
徐晃則看着兩人和城下的兩支隊伍,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攻城将領似乎意識到局勢有所微妙。
身後來兵皆身着大漢兵服,且人數不少;更何況,自己處于夾擊的不利之勢……
見後來之兵的領将是位女子,那位将領忽地一笑,抱拳道:“敢問姑娘是哪方之人?”
“曹家次女,曹節。”曹節爽快道,望着那名未知名的将領,嘴角揚起一抹挑釁。
這時,孟門關隘大開,司馬懿率衆人出來相迎。
“微臣司馬仲達,恭迎皇後娘娘入城。”
“原來是皇後娘娘,在下蔣欽,實在是失敬!”蔣欽連忙下馬行禮。
局勢一下子改變,原欲攻城的那批人忽地都将手中兵器放下,齊聲行禮道:“參見皇後娘娘。”
場面一時間竟有些壯觀。
郭嘉仍立于牆頭,冷靜觀察着局勢。
“蔣欽,你方才問本宮是何方之人,你自己又歸屬何方?”曹節加緊馬腹,孤身率兵在前,領兵越過蔣欽的萬軍之隊。
蔣欽随即給出手勢,大軍立刻分立兩側為人兒讓出道路:“在下是孫權帳下的右護軍。”
“既是江東人士,怎麼來冀州湊熱鬧呢?”曹節繼續上前,絲毫沒有畏懼,“今日是本宮兩位哥哥約戰之日,蔣護軍不會是想趁此機會做些什麼吧?”
被戳中心思,蔣欽隻能用尬笑掩飾:“誤會,都是誤會。”
“本宮說笑呢,蔣護軍别當真。”曹節一邊笑着,翻身下馬的同時也給蔣欽找了個台階下,“料蔣護軍和本宮一樣,也是來湊熱鬧的吧?”
“正是,正是!”蔣欽連連應下。
“孟門隘外可看不到精彩的對局啊。蔣欽,你把兵馬留于這裡,随本宮一起登上銅雀樓看看吧。”
司馬懿連忙躬身,作出一個“請”的手勢:“既然皇後娘娘都說了,來者是客。蔣護軍,請吧。”
蔣欽無法拒絕,隻得應下,随曹節前往銅雀台。
銅雀台高聳,不遠處的戰局陷入焦灼,直至目前,仍未分出勝負。
周圍都是曹節的侍衛。
蔣欽跪坐在墊上,還得和司馬懿有一搭沒一搭聊着,如坐針氈。
曹節則抱着郭嘉倚着欄杆在另一側,商量對策。
郭嘉本意是等吳兵消耗得差不多後,曹植假意投降,可思來想去無論結果如何,總有一方難免落人口舌。
看見曹節,郭嘉心中忽生一計。
這時,不遠處飄起一縷青煙。
青煙為信号,預示着這場“表演”将近收場。
“阿節,可以收網了。”郭嘉提醒道。
曹節點點頭,抱着郭嘉來到司馬懿和蔣欽面前晃悠:“這打來打去的,本宮也看膩了。依本宮看,這繼承人的事情,還不如換種選法。”
司馬懿連忙接話:“依娘娘看,魏王繼承人選該如何定奪啊?”
“你先讓兩位哥哥停戰,就說本宮自有定奪。”曹節轉身,走至樓台之中。
司馬懿遣人敲響銅鑼,鳴金停戰。
“皇後口谕,立刻停戰,前來銅雀台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