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村,董家。
胡秀秀在竈上炒菜,董老太在竈下燒火,董立芳在案闆上切菜,娘兒三個邊幹活邊說話。
“媽,我聽大嫂說,二嫂現在發财了,是麼?”董立芳有些好奇地問。
董老頭嗯了一聲:“你二嫂現在倒騰起了中藥材生意,掙錢了是肯定的,不過,發财不發财,那就不知道了。”
見婆婆這樣說,胡秀秀的眉頭微微皺了一下。
自從上次家庭會議,瑞巧把家裡的羊争去賣了之後,公公婆婆對瑞巧的态度,明顯有一點不一樣。
以前提起瑞巧,都是撇着嘴,語氣裡帶着那麼點瞧不起。
可是現在提起瑞巧,臉上居然帶着笑,再也沒有以前對她的那種對立的情緒,反倒還有點把她當成自家人的意味。
這可是胡秀秀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可是,這段時間,她也老實了不少。
因為醫藥費的事情,公婆心裡對自己有了成見。她老公董立海告誡她,最近說話做事要格外小心些。
于是,胡秀秀忍住心裡的不快,順着婆婆的話說:“是啊,我聽說,她現在當起了老闆,都花錢雇人幹活了呢。”
“雇人幹活了?那可不得了了!”董立芳吃了一驚,同時又有點難以置信:“二嫂平時看着斯斯文文的,一副軟弱的樣子,真能這麼厲害?”
胡秀秀拿起醬油瓶,倒了一點醬油進鍋裡,一邊翻炒鍋裡的雞肉,一邊說:“看來,爸媽這個端午節,應該能收到好禮了。”
“大嫂,咋說?”董立芳立刻問。
“瑞巧那麼孝順,她發财了,過節能不孝敬咱爸咱媽!”胡秀秀微笑道。
董立芳嗯了一聲,又說:“媽,你不是說請了三姨和表哥一起來我們家過節的嗎?怎麼他們還不來?”
“傻丫頭,這才幾點,人家怎麼可能這麼早過來。”董老太一邊說,一邊透過竈洞往外望了一眼。
隻見兒子董立松正把自行車往樹底下停,媳婦抱着孩子已經下了車。
董老太就笑道:“瞧,你二哥二嫂回來了。”
說話間,董立松和瑞巧就進了屋。
董老太見了瑞巧,就和顔悅色地說:“瑞巧啊,你這段時間黑了,也瘦了,可得注意身子啊!”
“媽,我注意着呢!”瑞巧抱着小米,坐在了飯桌前的闆凳上。
董立芳看見小米白胖可愛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她放下菜刀,伸出雙手:“來,小米,老姑抱抱!”
小米有些驚恐地把頭扭了過去。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胡秀秀就說:“瑞巧啊,你以後可得帶着小米經常來,不然,小米就不認識爺爺奶奶姑姑伯伯了。”
這時候,董立松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五十塊錢的人民币,徑直走到董老太面前:“媽,過節了,兒子也不知道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這五十塊錢,你拿着,給你和爸買點喜歡的東西吧。”
“立松啊,你小家庭過日子也不容易,再說你爸這次住院,你也花不少錢了,這錢你就拿回去吧。”對于自己的兒子,董老太還是心疼的。
“媽,您就拿着吧,我月月有工資,日子能過下去。”董立松堅持道。
“你工資又不高,小米還喝奶粉呢。”董老太難道為孫女着想了一回。
見婆婆這樣推辭,胡秀秀可着了急了,老太太手裡有了這個錢,那夏天做衣裳就不用問做自己要錢了。
于是她就說:“媽呀,給你你就拿着,你要不拿,人家會說立松這個兒子不孝順的。”
“就是媽……”董立芳也放下了菜刀:“二哥現在可是有錢人了,你要他幾個錢也沒錯。”
聽了她的話了,瑞巧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這就是董立芳,你永遠别指望從她嘴裡聽到一句得體的話。
有時候,瑞巧也覺得奇怪,董家兄弟姐妹四人,董立梅總體來說是個憨厚人,董立海精明狡詐,一張嘴極是能說會道,最擅長巧言令色花言巧語,極會說場面話和漂亮話。而董立松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說話文绉绉的自然也是得體的。
唯有董立芳,把尖酸刻薄發揮到了極緻。
這次,董立松給他媽五十塊錢,瑞巧倒是沒一點意見,因為早上的時候,董立松也給了她娘家爸媽五十塊錢,兩邊父母都是一樣給的。
所以,她也就跟着說:“媽,你就收下吧,這是我和立松的一點心意。”
董老太這才收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