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行北上,車馬辚辚,多日過去,無見任何異動,一切,平靜得有些可怕,但韋小寶心中,卻委實,是半刻,也不敢松懈,雖然,他曾伺機,向随行的侍衛請教,但都收效甚微,隻好每日,都認真練練小玄子,教他的功夫。眼看着,他們,已入了真定府内,相信,快則三日,多則五日,便可抵達京城。
天際,褪下了最後,幾抹殘晖,一行人,照常投宿下來。
“小玄子,幾年不見,你怎麼,瘦了這麼多啊?是不是,太想我,太舍不得我了?”客房之中,韋小寶,坐在康熙身旁,痞裡疲氣地望着他,眼中,情誼綿綿,心下,卻有如磐石壅塞。這些年,磕磕絆絆,兜兜轉轉,無論苦痛,還是幸福,早已深深,融進他的骨髓,再無法磨滅,他們一起,經曆了那麼多風霜雨雪,生死離别,複念起,這幾日的溫存,他怎舍得離開?哪怕,就隻是幾天。
自他眼中,康熙,又怎會讀不出,此盛意拳拳?隻是,一看到,他那一臉壞樣兒,想及從前,那一樁樁,一件件,如今,竟還有臉明知故問,嗔怨之火,頓時熊熊,“沒有,朕,隻不過,是為國事操勞罷了。”
“小玄子,你别騙我了,你心裡想什麼,我比誰都清楚。”他這樣說着,心口,卻好像被人,正用一把鋼錐,生生刺穿。
“哦?那你倒說說看,朕現在,在想什麼?”康熙聽來,甚不以為然,更很是不服,反問道。
韋小寶,動了動雙眸,“你無非,是想趕我走,是不是?”
此話入耳,康熙才蓦然醒悟,就在這你一言,我一語的不經意間,自己,已掉進了這小無賴,給他設下的陷阱。他若答是,便是承認了那人,知他心中所想,可若答否,小寶這次離家,已有幾月光景,這樣下去,始終不妥,左右想來,自己橫豎,都是輸了,一時間,真是又氣又惱。果然,這耍無賴的功夫,自己,是怎麼也比不上眼前,這滿身痞氣的家夥。
康熙無奈,壓下怒意,咬了咬後槽牙,平靜地道:“别油嘴滑舌了,這幾日,一切如常,我們先前的推測,應當無誤,這探子,應該還在宮裡。今天一早,朕收到消息,說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明晚,我們,就在這裡分手吧。”
韋小寶,讷讷不語,心中,苦悶已極。講真,這般心境,他從未體會過,不似生死契闊那般凄苦,卻又說不清,道不明。
“怎麼,你不願意?”康熙見他如此,不知他,究竟在為何事傷懷?心下迷惘,淡淡問道。
“我……我真的,很舍不得。”韋小寶,不知是被什麼鬼魅,給附了體,與數日前,他們剛剛,在嵩山重逢之時,還對回京百般憂慮,深感為難的他,判若雲泥。
康熙素來知道,他這大羅神仙,也要甘拜下風的馬屁功夫,可是,無論如何,他還是願意相信,分别三載,這次重聚以來,小寶,對他說過的話,還有他們,對彼此,許下的承諾,皆情真意切,一言九鼎。
“小玄子……我們,一起回京吧,好麼?你别趕我走,天下間最好的地方,就是留在小玄子身邊,我這樣說,是千真萬确的啊!”韋小寶,說得傷心,好像,自己這一去,今生,就再也見不到他了。
初初聽來,他口中所道,與平日裡,那些不着邊際的花言巧語,并無相異,可是,在那言語,神情之間,翻騰的赤誠,還有,那紅到,幾乎,要流出血淚的雙眼,卻令他怎麼,也無法忽視。
“小桂子,你别這樣,朕相信你!朕不是,要趕你走,朕也想你,留在朕身邊,隻是……”康熙柔聲安慰着他,向他解釋着自己,心中所想,“……你還答應過朕,我們君臣,相伴六十年呢,對不對?就算你想走啊,朕也不會輕易,放你走的,再說,我們,就隻分開幾天而已,怕什麼嘛。”
無可奈何,韋小寶,呆呆點了點頭,他知道,小玄子,說得一點兒不錯,自己,也是該回去看看了,可突然,說到明晚分别,他的心中不舍,卻又實實在在……“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我想,在離開之前,和小玄子,一起出去走走,行麼?”
康熙,碰了下他的肩膀,幸福的笑,隐隐,映在臉上,“說起來,這麼多年,每一次中秋,你不是遇險失蹤,就是在外,替朕辦事,全都錯過了,好,那明晚,朕就陪你走走。”
翌日黃昏,待天色漸暗,兩人,攜了幾名身手最好的侍衛,離了落腳之處。走在街上,這裡,與那笙歌鼎沸,車水馬龍的京城,雖自無從并論,卻也别具一番韻味。月色宜人,秋高氣爽,街頭巷尾,目之所及,張滿了絢麗缤紛的彩燈,裝點着,這小鎮的黑夜。街道兩旁,技藝娴熟的雜耍藝人,香氣四溢的各色小吃,琳琅滿目的民間玩意兒,無一,不令這位久居深宮的少年君主,目不轉睛。
對于出身市井的韋小寶來說,這般景緻,早已見慣,心中,并無多少驚喜,卻也不忍,掃了小玄子的興緻,他耐心地,陪在他身旁,興緻勃勃地,向他解釋着,每樣玩意兒的名頭,當如何賞玩,不時,也買下幾樣東西,揣在懷裡。
“買它做什麼?”康熙看小寶,似童心大起,好奇問道。
“買些好玩兒的東西給建甯,我出來這麼久了都沒回去,要不買點兒東西哄哄她,這瘋婆子,準又得百般尋我晦氣!”韋小寶,帶着幾分抱怨地解釋道。
“建甯,她還好麼?”
看得出,他們“兄妹”之間,親情猶在,韋小寶,欣慰地笑了:“她?好着呢!每天生龍活虎的,就是常常,跟我吵着……”說到這兒,他壓低了聲音,“吵着要見你。”
康熙點點頭,說道:“嗯,下次吧,等你準備好,把她們,都接到京城來的時候。”
滿心歡喜的兩人,并肩向前步去,這街上,翩翩公子也好,販夫走卒也罷,人來人往,形形色色,卻無一人臉上,不因這節日的歡愉,挂着暖暖的笑容。
相别于各級官吏筆下,口中,那些燦若披錦的奇文瑰句,這小鎮之上,視野之中,衣着素樸的百姓,他們的眉眼,嘴角之間,所展露出的笑意,盎然,淳厚,可是半點,也做不了假。他殚精竭慮,日夜操勞,所求的,正是物阜民安,造福天下,“值得!”他在心裡,對自己這樣說道。
“小玄子,如今,百姓安居樂業,可都是你的功勞啊。”韋小寶在他耳邊,柔聲說着,将幾塊兒桂花糕,遞到他手中。
“你在其中,同樣功不可沒啊,好吃麼?”康熙微笑着問。
“馬馬虎虎啦。”這小鎮上做的桂花糕,似乎,是令韋小寶,略感失望,可神情,卻很是滿足。
“那你還吃這麼多?慢點兒吃,别噎着,等回了宮啊,有你吃的。”康熙擡手,拂了下小寶,被桂花糕,撐得鼓鼓的兩腮。
“兩位公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知是否願意,讓我為你們,畫一張像?”幾句低沉,夾生的漢語,自南面飄來,循聲側首,目之所見,竟是個金發碧眼的洋人。
“湯瑪法……”康熙,想起了一個人,動了動手,示意附近衆侍,不必驚異。
“敢問這位大叔,是哪裡人士?何以,會雲遊到此呢?”康熙不緊不慢,輕聲問着,探出了手,觸了下那洋人,身旁的畫闆,此中所繪,正是這今夜,鎮上的街景。
洋人,有些不好意思,苦笑幾聲,将境況所遇,坦蕩相告。原來,他自小,便愛四處遊曆,覽各地名勝,風土民情,隻是途徑到此,事出不巧,盤纏用盡,方才鬻畫,換些銀兩。
“哇……這畫得,也太像了吧!”韋小寶,咽下口中糕點,一時瞠目,連贊不絕。
“這應該,是西洋的技法。”他這樣說着,笑容滿面,神采飛揚,将小寶,摟在臂中,“那,就有勞大叔,為我們畫一張吧。”
皓月皎皎,似廣寒仙鏡,将凡間此夜,煙火絕麗,映在清冷秋幕,如洗碧空,幻出玉龍曼舞,迤逦天涯……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别時圓?”信步在月色下,遙望夜空,低語沉吟,就在一天之前,他還對小寶,紅着雙眼,所吐露的濃濃不舍,甚為不解,想不到如今,他的心裡……此時此際,他才終于明白,古人詩中,所謂“憶昔錢塘話别,十年社燕秋鴻”,是怎樣的滋味?
“想不到,畫張畫兒要這麼久,累死我了!”韋小寶揉着脖子和肩膀,抱怨着說,“小玄子,你幹嘛,給他那麼多錢啊?”
癡癡,望着手中的畫,過得許久,康熙,才開口回道:“這麼多年,今天,還是第一次,能跟你一起,過中秋節啊,這畫裡,鎮上街道,清逸古樸,萬家燈火,溢彩斑斓,月華之下,三三兩兩,惬意談笑的人群,還有,相與其中的你我,難道,不是無價之寶麼?”
韋小寶若有所思,看出了,他心底的憂傷,“這畫,雖然珍貴,可是,以後每個中秋,小桂子,都會陪在你身邊的。”
“真的?”康熙轉過頭,稍驚之後,兩人,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