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浔用力搓搓自己起雞皮疙瘩的手臂,把突如其來的寒冷抛諸腦後,繼續從背簍裡往外拿菜,邊拿還邊在和阿雅商量打算怎麼做這些菜。
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說,阿雅默默記她想吃什麼菜,然後在心中安排什麼時候做。
安排着安排着,就把往後三天的每頓吃食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菜全部拿出後,江浔又從西屋裡抱出一根幹竹子,用砍柴刀從竹子頭部砍下,豎着把竹子分成幾根。
再橫着砍成幾段。
這樣就得到高有一米左右,大小均勻的一把竹片。
她打算做籬笆,把小雞苗圈在院牆邊喂養。
但做籬笆需要把這些竹片插到土地中,再用繩子編織在一起,讓縫隙小到雞鑽不出來。
是一項很繁瑣的活計。
江浔劈完竹子後,就要趕着去開鋪子門,沒有時間在這裡編籬笆,所以就朝阿雅交代道:“你可千萬别自己把籬笆做好了,等我晚上關門後,我們一起編。”
反正家裡也沒有什麼能用的繩子,放在西屋裡的繩子早就朽了,隻有她鋪子中的繩子還能用。
就算阿雅想提前編籬笆,也無法。
“藥罐裡的藥你多看着點,能喝了就喝,喝完吃點我買回來的糕點,嘴裡就不苦了。”
交代完,江浔洗了把手,端着茶盅拿着擦汗帕,略顯悠閑地往鋪子中走。
她發現穿到這個世界後,身體明顯好很多,即便早上出去買那麼多菜回來也不顯累,不會像以前那樣,出趟門精力就耗空,隻想躺着休息。
到鋪子中,江浔開始認真工作起來,打着醫館要的針灸針,和其他鄰裡街坊要得各式物件。
坐在院裡的阿雅,則看看手中兩隻嫩黃毛茸茸小雞,用手指點它們尖尖的,卻還沒有什麼威懾性的喙部。
揚起眉毛,故作兇狠的小聲警告它們:“你們最好多多生蛋,不然把你們炖湯喝!”
老母雞湯最是滋補,要是它們蛋生少了,就拿給江浔補身體!
“叽——!”
兩隻小雞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反正就是炸毛了,像兩顆海膽似地緊貼在一起瑟瑟發抖。
吓得不行。
警告完,阿雅把兩隻小雞放在地上,讓它們适應新環境,自己則撐着矮桌站起身子,搖搖晃晃朝竈台走去。
抱起一顆大白菜,把最外層最老的有些打黃的菜葉子扒下,用菜刀飛速切成碎末,然後把這些菜葉子碎末放在牆角。
起初,兩隻膽小的小雞還不敢動,隻敢縮在原地瑟瑟發抖。
但漸漸的,它們發現好像不會被立馬炖來吃掉後,膽子逐漸大起來。
在院子中走來走去,三角形小腳丫在院裡留下一串串可愛腳印。
它們巡視自己的領地,在領地中發現一團菜葉,立馬埋頭“叨叨叨”。
看着它們吃的香,阿雅笑了一下,接着用布包住藥罐滾燙的手柄,把黑色藥液全部倒入大陶碗中。
等待藥涼的過程,她把藥罐中的藥渣全部倒掉,洗幹淨罐子,往裡面裝入菊花、枸杞、薄荷。
煮一刻鐘左右,一壺菊花薄荷茶就泡好了。
她舀起一勺,吹涼後,小心翼翼嘗試一口。
薄荷的味道很是清涼解暑,菊花又恰好帶上一絲甘甜花香,口感細膩順滑。
也沒有和苦藥竄味兒。
這時,她的藥已經放涼,她沒有停頓,一口幹下,再含入一顆蜜餞,苦味兒還沒有竄起就被壓下。
心中甜滋滋的。
喝完藥,阿雅把江浔買回來的糕點一塊一塊裝入白盤子中。
剛來江浔家時,家裡什麼碗具都沒有,還是後來兩人一起趕集,她專門挑了幾個用的上的碗、盤帶回家。
糕點有四種,棗糕、栗糕、大耐糕、軟酪,每種四塊,江浔足足買了十六塊!
不知得花去多少銀錢!
阿雅猶豫好一會兒,還是每樣隻拿了兩塊放在盤子中,端着朝鋪子中走去。
四樣糕點中,棗糕和栗糕最為樸素,也是味道上絕不會出錯的糕點。
而大耐糕和軟酪,是江浔沒有吃過的糕點。
大耐糕是由李子去皮去核,放入梅子和甘草煮的湯中,煮到李子變得湛紅鮮豔。
碾碎核桃肉、松子肉、榄仁、瓜仁,加入蜂蜜攪拌,塞入李子中心,再把李子放到蒸籠中,蒸半盞茶的功夫,便制成了大耐糕。
暑季裡人們常常會食欲不振,這大耐糕酸甜開胃,是大家常吃的一種糕點。
軟酪則和江浔所知道的雪媚娘差不多,表皮雪白像個奶團子,内餡兒為奶酪、酸奶、糖攪拌均勻順滑如同奶油。
皮包裹住餡兒,一口咬下去清甜絲滑不膩人。
是最好的夏季美食了。
阿雅進入鋪子後,江浔一眼就看見了她。
正在打的東西不算要緊,江浔趕忙打完最後幾下,就把東西放下,接過阿雅端着的盤子,扶着阿雅到桌邊坐下。
“怎麼來找我了?”
她身上全是汗,用帕子擦一遍後才重新靠近阿雅。
“給你送點吃的,再給你的茶盅換水。”阿雅端起茶盅一看,發現裡面的水隻剩一點底了,立馬改口,“你把這點水喝了吧,我煮了一罐菊花薄荷茶,給你帶過來。”
說着就要往院子中走,江浔攔住她,“我去吧,你在這裡等我。”
阿雅的腳還是少走路的好。
江浔風風火火到院子中,看見藥罐中裝的晾涼的茶水,又帶了個碗回到鋪子裡。
為兩人都倒上茶水,坐在一起邊吃茶水點心,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