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是在林樾歸隊前,兩家算下來最好的日子了。
一大早,林樾就提着“兩瓶白酒,兩條煙,兩個臉盆,兩個熱水瓶,喜糖,布料”等上門了。林家逃荒過來的,家裡沒什麼親戚,林樾又早早入了軍隊,也沒什麼玩伴,請了紅柳大隊大隊長的兒子幫忙,長輩的話除了林母,又請了關山武。
李家就熱鬧了,除了李父李母,劉家的舅舅舅媽們,交好的鄰居高青姨和他兒子小義,還有董宇青也作為朋友來了。
一路走來,向前大隊的社員算是都知道李枝念的婚事定下了。聽到動靜的村民們,都走出院門,站在路邊看着。之間林樾雙手提着煙酒走在最前面,林母在後面發喜糖。
“這長得真挺俊啊,個子也高!”
“不愧是軍人,出手真是闊綽,酒呀,煙啊,還有那麼厚厚一摞布料。”
“你看見沒,枝枝手上這幾天帶上了個手表,肯定也是男方買的!這真是大手筆!”
“手表?天呐,光一塊表就一百塊錢了,别說還要手表票。”
“别是打腫臉充胖子,定個親把家底賠光了!”說話這人是李老太,李學書的娘。“不是說是軍人嗎?這笑得一臉不值錢的樣子,一看就沒啥地位威望!小兵一個嘛!
旁人聽到這話都默默地遠離她。人家大好的日子誰不長眼去除黴頭啊。
這可就冤枉林樾了,說他笑得一臉不值錢的樣子他認了,要娶心心念念的老婆了,大喜的日子,可不就開心激動了!但在部隊他可不是這樣和顔悅色平易近人情緒外露,要不然小小年紀怎麼管的住手底下的兵。當然這些也犯不上跟李老太解釋。
“他大娘,你也不積點口福,你親孫女的好事,你在這邊潑冷水!你快回家吧,要是被桂玉聽到了,她可不依!”
李枝念家,沒人聽到這些倒人胃口的話。一片喜氣。
林樾把定親的聘禮放下,“這些是晚輩的一點心意,孝敬您二老。”接着有些慚愧地說,“是我沒有提前準備好,本來說要買輛自行車的,自行車票都換到了,但是前兩天去鎮上,剛好沒有了,就把票和錢給您,我這兩天就歸隊了來不及了,隻能麻煩二老方便的時候去線上買回來。”
“這是彩禮,366元,圖個吉利!順順利利的。”
衆人都是愣住了,這也太闊綽了!!
作為父母,李學樹和劉桂玉也沒在未來女婿跟前漏了怯,但現在要給閨女撐場面,就收了下來。私下裡可以再補給閨女。不然小林的積蓄都花光了,兩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見二老終于收下了,林樾一臉釋然,随即改口,“爹,娘!”
“哎,起來吧。”信城風俗,定親起就可以改口了,男方随女方稱呼父母兄弟姐妹。随着這些年時代變化,漸漸有些人家改為結婚後再改稱呼。但林樾這就迫不及待叫起來了。“爹,娘收了聘禮,就是同意把枝枝嫁給自己了!!闆上釘釘的事情,誰也改變不了了!!”
李枝念也是有點呆住,草草算了一下,林樾這手表都買了,她以為彩禮不會給那麼多了,88頂天了。結果一下又出366元。而且還弄到了自行車票,還把買自行車的錢也另外備好了。光錢就花了快700,更别說那些票了,這麼算下來得攢個一兩年吧。
“大手筆,花吧,人生大事嘛!”李枝念随即想開。大日子,可不得喜氣洋洋風風光光的。“就是這自行車票和錢,我得找個機會沒下了,空間裡的自行車可算是有機會出來見見天日了。”
外面熱火朝天,喜氣洋洋;廚房裡也是熱火朝天。不過是燒過做飯的熱火熱氣。
劉桂玉作為女方家長,不方便離席。一早就說好請幾個舅媽幫忙準備定親飯。
這年頭也沒什麼講究了,李家早備好了食材,三斤肉,一條魚,粉條,各種蔬菜,炒就是了。
二舅媽驚歎:“這麼多肉,桂玉這以後日子不過了??”
大舅媽接受良好,“就這一次,咱老劉家這一輩唯一的閨女,肯定要大辦啊!再說人也多,沒個葷腥面子上也過不去。”
但其實,這還是被劉桂玉克制後的份量,本來按照李枝念的知識儲備,定親,婚禮這都是大事,平時再怎麼節省簡樸,這種大日子每家每戶咬咬牙也會擠出些葷菜來吧。李枝念豬肉拿出來五斤,排骨拿出來2斤,還有魚也拿出來2條足有5斤重的黑魚。
劉桂玉忙制止了他,讓她收回去點!定親當天人來人往的,不太方便,太打眼了不好。再說後面還有結婚要忙。在這公社裡,你可以比别人過得好,但不能好太多。至少露在明面上,别人能看到的方面,要不過分出挑。
就這樣,在平常人家眼裡也是很拿得出手的飯菜了。
幾個舅媽合力做了九個菜出來,九九同心,寓意長長久久。人多,每個菜的份量也大。
席間,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定親飯結束後,各自歸家。
李枝念出門送一送林樾。
關山武關大爺幫忙趕着車送林母回家,林樾得以和李枝念有片刻獨處時間。
“今天怎麼沒見小山?”李枝念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