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姐敲定好交易時間數量和地點,今天進城的目的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了,李枝念又在縣城逛逛,在縣一中的附近看到了個報亭,後面是個廢品站。
“有人嗎,可以進裡面看看嗎?”臉上蓋着報紙,正躺在躺椅上曬太陽的老人,聽到聲音慢慢坐起來。“小李啊,好久不見你了,又過來找舊書啊!”
看來認識自己,李枝念在記憶裡翻找了片刻,想起來,這個爺爺,本來是在學校門衛當安保,後來身體不太好了就退休回家了。但老人閑不住,家裡孩子就幫他支起了報亭,就在學校附近,這幾年又打打砸砸的,丢了好多書本,雜物,爺爺就在報亭後的空地打起了廢品站,有人要就來挑挑揀揀,也能收一些錢。
原主高中時經常來這裡看舊書,爺爺不僅不收她錢,還經常幫她打掩護。
“爺爺,你在啊,我剛剛沒仔細看,以為沒人在呢?”李枝念跟報亭爺爺打了招呼。
“小李,不得了哦,你都上報紙了。”爺爺把報亭裡擺的一張報紙拿出來遞給李枝念看。
看到照片就知道,是之前小王記者采訪的那篇報道刊登了。
李枝念沖爺爺不好意思地微微笑了一下,“爺爺,我進去啦!”
在原主的記憶力,她來這經常是看一些舊書,偶爾淘一些教輔資料。
李枝念這次來就是想随便淘淘,撞撞運氣,或者看有沒有什麼自己合眼緣地東西。
這一轉悠,還真被她淘到了點東西。發現了一些古籍,古書,還淘到了幾枚銅錢。
報亭爺爺轉頭看到她拿着銅币把玩,笑她還是個小孩,“這種小玩意兒,這裡多的是,不值錢就是破銅爛鐵,你看表面腐朽的不成樣子。”
虧得李枝念還以為自己淘到寶了,在心裡惋惜“看來我還是不适合來廢品站淘寶,早知道就多學點文物考古相關的知識了。”雖追悔莫及,但隻能接受現狀。
随即繼續看自己感興趣地舊書了,倒是翻到幾本有意思的古籍,就拿上了。“小李,你挑好了啊?來秤這裡我給你按斤稱!”
這是兩人常用的暗号了,是在告訴她有人來了。
李枝念應了聲,”來了。“随手将這幾本古籍塞在一疊舊書裡。
正把這小疊舊書搬到了報亭爺爺的秤砣上。迎面撞上了幾個帶着紅袖章的青年人,領頭的看到李枝念抱着一疊書,翻了翻,沒看到什麼就沒為難她,讓她走了。
幾個青年在廢品站敲敲打打,左右翻找沒看到其他人又相繼離開了。
報亭爺爺歎了口去,“這一年年的,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李枝念安慰道,“會好的,遲早會好的。我們整個社會也會越來越好。”
“希望那一天早點到來!”老人眼含熱淚,長歎一口氣。“小李,兩分錢,呐這報紙爺爺送你一份,可得好好收藏,多光榮的事情啊!”
李枝念道了謝,将舊書放進背簍裡,回家了。
李枝念家,劉桂玉,林美雲,高青對坐着聊天。院子裡林義和江山在追逐打鬧着,兩個男孩隻差兩歲,正是爬高上低鬧騰的時候呢。李枝念推開門看到的就是這一幕,兩個孩子看到李枝念回來都齊齊跑過來,“姐姐。”
“停打住”李枝念,爾康手。雖然自己也風塵仆仆走路回來,但是比這倆滿膝蓋泥土好。雖然喜歡跟孩子玩鬧,但現在對這兩個髒娃娃,李枝念難以下手撸娃。“你們倆先玩,姐姐洗洗手,喝點水再跟你們玩!”哄着兩個小孩自己去玩了。李枝念把背簍放下,簡單洗了把臉,進了堂屋。
不出所料,三個女人正熱火朝天地聊着。“娘,美雲姐,青姨。”幾人又聊了會兒就各自告辭了。
下午,小王記者騎着車前來,把刊登的報紙送過來,“本來一早報紙登出來就想過來跟你門報信地,但是被領導叫住開了個會了”
“沒事,其實我們也看到報紙了,枝枝今天早上去鎮上看到了,也帶了份報紙回來。”劉桂玉沒當回事,直以為小王記者客氣,還誇他,“你這篇報道寫得真好!照片拍得也好看!”
“不是,我是想說市裡要開個表彰大會表彰光榮英雄事迹。李同志被選上了。”李枝念和劉桂玉兩兩對視,“啊??這就英雄了?”
“年前采訪你的時候,我把稿子拿給了領導看,他當時就把你也報上去了。現在結果下來了。年初八,市裡開表彰大會,到時候你方便記得讓大隊長開介紹信去市裡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到時候還有獎勵呢!”
見兩人不說話,小王以為她倆擔心錢地問題,又說,“市裡可以報銷路費的,而且我們報社到時候也會派人去參加表彰大會驚醒報道地。”
“哦!去,初八是吧,我一會兒就去找大隊長開介紹信,這麼光榮的事,我們肯定會去的,到時候我們一家一起去!”劉桂玉激動的應道!!
當晚,一家吃飯的時間裡,劉桂玉跟李學書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學書,你那天也請個假,我們全家一起去看枝枝領獎。”
“明天,我就要趁大家都在的時候,去找大隊長請假,就拿着報紙去,告訴他們我閨女上報紙了!我看誰還敢在背後胡咧咧。”
李學書和李枝念看着劉桂玉的樣子,大笑。
李枝念也跟父母說了今天接了個做糕點的活。當然粉飾了一下。
一開始劉桂玉還擔心,“這是不是算投機倒把啊”,聽到李枝念說定價8分錢一個都驚呆了,“鎮上人這麼有錢嗎?八分錢一個的糕點也吃得起!”
“你說的,那個張姐訂了60個,就是4.8元??這還不算票?”
“是的!”李枝念跟父母解釋了一下自己之所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為了安全考慮,大量的糧食不說拿着不方便,還引人注目。要是換成糕點的話,不僅單價高,賺的多,東西還小,好攜帶。
剩下更深遠的考慮,倒是沒說那麼多了,畢竟社會還沒發展道那個階段,等後面再循序漸進跟家人透露。
劉桂玉問,“那原料哪裡來,你空間的夠嗎?”
“前期是夠的,我先做這一單試試。反正就做一頓糕點就能賺四五塊錢,前期的原料相當于不花錢。不行的話也隻當是練練手了!”李枝念解釋道,寬慰父母不必太憂心。
“行,爹支持你幹,就是你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嗯,我前面就慢慢來,甯願少做一點,等後期銷路穩定了再擴大生産制作。”
“行,爹娘看你是有主意的,你要是有什麼地方需要爹娘幫忙,就直接說。”
李枝念想了想,倒是真的有需要幫忙的,她想把豆糕也做成後世那種方方正正的形狀,就會需要模具,還有後期可能會需要一塊大一點的平的鐵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