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璟晏到來第二日,揚州知府因官商勾結、貪污受賄、玩忽職守等罪名被查處收押,查處其家産白銀三百萬兩有餘,房産、店鋪、田地若幹,由錦衣衛押送至長安進一步審理。同錦衣衛一起送入長安的還有一封寫着下一任揚州知府名字的信件。
海棠樹下,夏璟言躺在躺椅上聽完林峥的彙報,感歎道:“揚州果然有錢啊。”
林峥笑道:“如今這些都是陛下的了。”
夏璟言點了點頭,道:“速速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範太師,創辦幼安堂和安濟院的費用總算有着落了。”
夏璟言低頭飲了口冰鎮酸梅湯,涼涼的液體滑入喉嚨,夏璟言滿足的眯起了眼睛,喃喃道:“若是再查幾個趙知府,朕也不用這麼窮了。”
“言兄是一國之君,竟然還會窮嗎?”顧千城笑道。
夏璟言歎了口氣,無奈道:“豈止是窮啊,父皇攢下的家業,不過幾年,就被我敗光了,今年可一定别再有天災了。”
“陛下,天災并非是陛下的原因。”夏璟晏道,“父皇生前定下國策,主張無為而治,以休養生息為主,天災頻發實為意外,這才會出現國庫空虛之勢,此事,是臣與範太師之責,與陛下無關。”
“唉…可若是再有天災怎麼辦,我的小金庫可支持不了多久了。”夏璟言又歎了口氣,或許真的是因為自己德不配位才導緻天災頻繁的。
“原來言兄為此事煩惱,”顧千城道,“别的我幫不上言兄,可我顧家就是錢多,我讓父親捐些給國庫便是。”
“啊?”夏璟言詫異道,“顧兄不必如此,這是朕的責任。”
顧千城道:“能為國分憂,是我顧家的福分。”顧千城起身拱手道:“還望陛下給我顧家一個報國的機會。”
夏璟言猶豫了下,他确實很需要錢,他想要在九州各地創建幼安堂和安濟院,照拂無家可歸的流浪兒和無人贍養的老人,這些都需要錢,很多的錢。
“如此,就多謝顧兄了。顧兄幫了朕大忙,朕一定會好好感謝顧兄的。”
顧千城笑道:“區區銀子而已,言兄何須在意。我這就回家去找父親商量此事。”
“首富的兒子,果然有底氣啊。”夏璟言望着對方的離去的背影,感歎道,“顧兄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要好好想想賞賜顧兄什麼才好。”
“臣倒是有個想法。”夏璟晏道。
“哦?皇兄說來聽聽。”
“聽說顧千城是顧家的第三個兒子,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是妾室所生,二哥是第一任夫人所生,也是嫡子。這無論是按嫡按長,這繼承人之位都難以落到顧千城頭上。”
“皇兄是說朕幫他拿下繼承人之位?但…”夏璟言有些遲疑,這對顧千城固然是最好的賞賜,但…若是用自己的天子身份,若是插手别人的家事….未免不太好看。
夏璟晏看出對方的擔憂,笑着解釋道:“陛下不用親自插手此事。顧千城是陛下的好友,顧家又如此愛國,陛下走之前不如去顧家吃個飯感謝一番。”
“唔…隻需吃個飯?”
“鹽商仰仗于官府,隻要顧盛不笨,就知道該如何選擇。”夏璟晏莞爾,意味深長的說道,“鹽業可是利潤頗豐啊,顧家在這行又頗有地位。顧千城與陛下關系如此交好,若陛下若幫他一把,想必他會知恩圖報的。”
“唔…”夏璟言若有所思的眯了眯眼睛。片刻後,勾了勾唇,道:“那我們就幫幫顧兄吧。”
夏璟晏到達小院的第三天,夏璟熠傅洵之前來揚州的消息也到了。彼時,夏璟晏正在監督兩個小朋友紮馬步。兩個小朋友在這三天中對夏璟晏的崇拜之情與日俱增,吵着鬧着要學功夫,夏璟晏閑來無事,便教起了兩人。
前來送信的禦林軍來到小院時正看到這麼一幅場景:一大一小兩個小朋友狂抖着雙腿但一臉堅毅的蹲紮在院子裡,夏璟晏一臉嚴肅的看着兩人絲毫沒有心軟的樣子,而夏璟言則笑眯眯歪在秋千上看話本。
夏璟言接過信,看了一眼,詫異道:“璟熠和傅将軍也來了?皇兄,你知道這事嗎?”
“璟熠和洵之來揚州了?”夏璟晏來之後傅洵之才決定要來,他自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
“信中說他們是五日前出發的。”
“那再過個十五日左右就能到了。”
“十五日可到不了,”夏璟言搖了搖頭,笑道,“信是傅将軍寫的,傅将軍說他們會在路上多玩幾天。若是我們回去的早,就在半路彙合。”
“陛下想什麼時候回去?”夏璟晏問道。
“不着急,”夏璟言收起信,對送信那禦林軍說道,“告訴璟熠和傅将軍,我們在這等着他們。”
夏璟晏走了過來,面帶憂慮的遲疑說道:“可朝中...”
“皇兄就别擔心了。”夏璟言将對方拉到身邊坐下,好在秋千夠長,足夠兩人同坐,“朝中之事就交給範太師吧,範太師三朝元老,不會出亂子的。皇兄安心休息便是。”
“臣這幾日已經沒再頭疼,身體無礙了。”
“那皇兄不喜歡這裡嗎?”夏璟言輕輕蹬了下地,秋千帶着兩人在空中前後晃動着。
“自然不是。陛下在這裡,臣怎麼會不喜歡這裡。”
夏璟言莞爾道:“那就多待段日子便是,回去之後,也不知能不能這麼光明正大了。”
“陛下是擔心範太師他們不同意嗎?”夏璟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