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基地】
新公司很快就開起來了,名字用上了萩原家的姓氏“萩原株式會社”。萩原研二是沒有任何職位的“總經理”,松田陣平、降谷零、諸伏景光和伊達航以出資入股。由于最初隻是想利用公司的名義進行一些個人不方便進行的事,包括諸伏景光在内的其他人對于其運營沒有任何想法,完全任由萩原研二施為。
諸伏景光需要的隻是把非記名賬戶下的資金以股東投資為由,投入到公司賬戶中。
之後公司租下了怎樣的辦公場所,需要什麼硬件設施,招聘怎樣的人才,諸伏景光一概不管。他隻自顧自尋找了東京一處偏遠的地産,以公司名義購買下來而已。
雖然資金賬戶有大數額的進出必然會通知到萩原研二那邊,但既然早就說明了會借用公司的名義做些事,對方不會産生疑惑,更不會插手其中。甚至,萩原研二在看到諸伏景光為了彌補公賬購買地産的虧空,又投了一//大筆錢進公司後,還擔憂地詢問諸伏景光錢是否還夠。
被擔憂的諸伏景光半點兒不拿錢當回事,他正因為自己的能力産生變化而感到高興,停滞許久的長期任務終于有了些許變動。
【長期任務之二:富裕的仗—改善經濟】
【子任務:家園系統】
【任務描述:擁有自己的基地】已完成
【子任務:發展家園】
【任務描述:基地的發展離不開人,人的存活離不開食物,請在基地中種植主食15單位,蔬菜15單位】未完成
原本升級家園的任務一直處于灰色狀态,提示基地無可用耕地。在購買了新的地産之後,這個選項已經從“無法完成”變成“未完成”了。
之後就是要在新購買的耕地上種植任務要求的作物了。在日本進行農耕活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日本農業協同工會的存在,他們會給農民提供種子、農藥、耕種指導、收獲,同時也将統購統銷農産品。除了正常的農業活動之外,他們還建設公共設施、提供醫療保障、養老服務和保險服務。可以說,隻要是日本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農協。
但這對諸伏景光來說可是個麻煩,如果家園系統本身就會提供種子,并且需要将種植出來的東西囤起來,那麼農協插手就會影響他的任務進度。
他這麼糾結着,和降谷零在升上六年級前的最後一個假期,前往買下的地産所在地。
寸土寸金的東京,要找出一片農田可是非常困難的。其大部分的農業資源都集中在練馬區,可就算是擁有東京大部分農業資源的練馬區,也隻有寥寥三千畝農田罷了。
高度城市化的東京,農業自給率低得發指,其中主要原因是東京的高房價、地價,另外還包括日本農業用地被農協掌握等原因。
諸伏景光此次購買的土地也不是正兒八經的農業用地,隻是将附近幾塊宅地買了下來,合并成一個占地面積巨大的空間。
諸伏景光的想法很簡單,他不能去碰農用地,但自己家裡有個大院子,種上點兒花花草草的。自己家院子,農協自然也管不了他。
而日本建築本就有遮蔽率和容積率限制,遮蔽率60%,容積率200%,剩餘的空間自然就是院子了。
原本老舊的房屋被齊齊拆除,将地面規劃齊整,改造地基将整體房屋擡高了近30厘米,預設各種管道。特别是排水管道,一旦下雨,設計合理、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統能維持整個房屋的地基不被潮氣腐蝕。
由于占地面積相較于普通民宅大很多,諸伏景光委托設計師,将住宅設計為上下兩層。二樓面積小于一樓,空出了不小的陽光平台,同樣能用來種植花草。
既然已經推翻重建,在預算極為充足的情況下,設計師對房屋做足了各種适應現代化生活的改進。預留巨大的停車場空間不說,建立起整套新風系統,防潮防黴,還能将屋頂的暖氣與下方的冷氣進行熱交換。
利用房檐方向和地面傾斜雨水收集起來,巧妙地儲存在院子中的蓄水池中,經過沉澱處理後作為花園中魚池的替換水。
那魚池裡的水呢?為減少水體富營養化,會将過多的水引入另一個蓄水池中,做沉澱處理。随後由澆灌系統少量定時澆灌給花園中的植物,增加植物的營養。
另外如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闆以提供室内用電這種常見操作就不多做贅述。
由于諸伏景光強調了儲物空間的重要性,整間屋子有多處可儲物的部分。有幾個櫃子隐藏得天衣無縫,與牆壁融為一體,倒是比諸伏景光原打算用來藏違禁品的地方更隐蔽一些。
至于以後如何運用,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種植15個單位的主食和15個單位的蔬菜占據面積不大,花壇裡劃拉出個地塊整整齊齊種下就好。甚至不必占用一樓的院子,隻需要二樓陽台就能把它們全部種下。
在諸伏景光将注意力聚焦在家園系統上的時候,另一個任務【長期任務之二:富裕的仗—裝備收集】也在悄然變化着,進度增加了幾乎微不可察的0.1%。而給它加分的竟然出自萩原研二和松田陣平之手。